动态话语中隐喻的鉴别机制
2011-11-02王东梅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王东梅(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动态话语中隐喻的鉴别机制
王东梅(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对在动态话语中产生的语言隐喻进行研究突破了国内隐喻研究的局限性。研究隐喻首先须建立有效的隐喻鉴别机制,从隐喻鉴别的效度及信度两方面考虑,才能保证不忽略任何一个值得探讨的隐喻。
动态话语;隐喻;鉴别机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不是概念性的,而仅是词语的用法,而且是其非常规性用法,不适合日常言语,仅适合于修辞和诗歌[1]。而在新兴的哲学——体验哲学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思维的隐喻性原则,认为隐喻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而不只是诗人和作家创作的产物[2]。国内关于隐喻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静态语境下或文学作品中的新颖隐喻(novel metaphors),分析新颖隐喻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等,对于动态语境下在线生成的隐喻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无形中就忽略了对隐喻的普遍性特质的研究,也低估了规约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Cameron提出了隐喻的日常观(A prosaic approach to metaphor),把隐喻放在具体的话语语境中去研究[3]。她认为日常生活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人们在说话时所采用的隐喻性语言和人们当时多进行的隐喻性思维是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也就是边说边想互动模式(talking-and-thinking-interaction)。要研究隐喻在动态话语中的特点和功能等,首先得鉴定出隐喻。本文以转写的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辩论环节的两个事例为语料,试图总结出动态话语中在线生成的隐喻的鉴别机制,从而为隐喻引导的话语分析(metaphor-led discourse analysis)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语料的描述
本文对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辩论环节的两个事例进行转写,获得一个小型的约2000字的动态语料。辩论选手在选定题目后只有15秒的思考时间,接下来便开始与答辩小组展开激烈的辩论。答辩小组由三位英语表达能力尤为突出的知名人士组成,其中还包括一名外籍人士。由于思考的时间较为短暂,选手和外籍人士之间的辩论语言几乎都可以看成是在线产生,作者以其中的两个辩论为语料来详细说明如何去鉴别动态语境中所产生的隐喻。语料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话题 具有争议性的国内或国际问题语言风格参赛选手答辩小组持续性的辩论中国各大高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汉语母语辩手两个汉语母语辩手和一个英语母语辩手
例 1:Are people educated overseas entitled to a higher salary?
部分转写内容如下:
S:um-the third point you(I)remember you said was umthey're more
um-professional or um-but you know many people refer to the returnees from overseas as bananas.They have yellow skins,but inside...they're white,but personally.I don't like eat bananas.I doubt that-I doubt that I doubt that those employers in the companies were like(P:What's wrong with...)bananas.We need apples,we need other common fruits as well(P:What's wrong with...).
P:What's wrong with being a banana,as long as we can,kind of reach a deal.
S:Being a banana is fine.But...are you willing to pay,like 10 Yuan for a banana,when you can enjoy the same nutrition,by paying 5 Yuan for an apple.Of course not.I mean——each kind of fruit,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and it doesn't mean that,you are a banana,you have to be paid,in a higher price,or you're in any way,superior than those common fruits.
例2:Is workingexperience anecessarysupplement to acollege student?
部分转写内容如下:
P:you said as a uni-college student.You have to prepare for everything for life.
Therefore you have to have an internship...shall we practise marriage in the college education?Shall we have a little kid during the college education?I don't think so.
S:No.We're going to get married,So before we get married,we'll have to fell into love with my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and romance together,then test each other whether their characters suitable for to each other.That's the internship.
其中 S(Student)代表参赛学生,P(Panel)代表答辩小组。
二、隐喻的鉴定
(一)隐喻的定义
如果想鉴定特定话语中的隐喻,首先得确定隐喻的定义,即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被称为隐喻。隐喻是用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工具[4]。 只有大概的描述,没有精确的定义。正如Cameron所指出的那样:大概描述隐喻(A general type of descriptionofmetaphor)通常是不同学派的理论家和研究者所能达成共识的唯一水平[5]。在其他的重要著作中有类似的“定义”[6-9]。
(二)隐喻种类
1.语言隐喻与加工隐喻(linguistic metaphor and process metaphor)
我们所鉴别的是“语言隐喻”[3,10],而非“加工隐喻”,前者是以语言作为证据,而后者需要以隐喻的在线积极加工为证据。研究者无法声称能够获取话语参与者的真正语义,即使可以获取,也只是根据可能的意义和活动来构建“最好的”阐释[11]。语言隐喻是思维概念的表征,我们鉴别语言隐喻,也就是鉴别有潜力从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隐喻。
例1中说海归派是香蕉(Returnees are bananas),一般把在海外出生长大的中国人称为“香蕉人(banana)”,指的是他们长得像香蕉:外面是黄皮肤,而里面的瓤是白色的,即他们接受的是西方白人的教育。
我们没有心理语言学证据来证明辩手说这样的语言的时候心理是否在进行积极的隐喻加工,但以语言为证据,在特定的动态话语中对语言隐喻进行探讨,为话语分析和隐喻研究都开辟了新的路径。
2.狭义的隐喻与广义的隐喻(narrow metaphor and broad metaphor)
狭义的隐喻指的是新奇的、活的和创新的隐喻;广义的隐喻范畴可以包含很多次范畴,如类比、明喻、夸张、转喻、拟人等。
“隐喻”包含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如明喻、类比和夸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明喻、类比和夸张都是隐喻,只有能把源域和目标域联系起来的明喻、类比和夸张等语言形式才能称为隐喻[12]。
我们建议采用广义的隐喻范畴,因为看似与主题不相关的“噪音”隐喻(noise metaphor)经过研究都有可能变得更有趣了[12]。Thelen&Smith认为研究复杂系统的原则是不要过早地抛弃任何一个数据,而辩论话语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13]。Cameron把这种广义的隐喻说成是“像隐喻一样使用的语言”[11]。我们研究的是有潜力被隐喻化加工的语言(metaphors with a potential for metaphorizing)。
(三)隐喻的效度和可信度(validity and reliabilityofmetaphor)
1.效度
要想建立鉴别隐喻的程序并找到分析这些隐喻的理论框架,首先我们得确定鉴别的效度。确保隐喻的效度,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要寻找什么,对于正在被鉴别的建构体(constuct)我们要有足够的理论描述,而且理论描述与我们总的理论研究框架要相吻合[11]。
上文已经说过我们鉴定的是语言隐喻和广义的隐喻,即有潜力实现从源域到目标域进行投射的隐喻。
强势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说话者在讲话的时候能够获取概念隐喻[11]。“隐喻语言的表达形式……来自于说话者能把源域和目标域联系起来”[14]。这样一来我们所要鉴定的就是加工隐喻了,鉴定的是基于概念隐喻之上的各种不同的隐喻表征形式。但是不通过心理语言学实验,我们无法知道说话人在产出一个语言隐喻时有没有利用概念隐喻中的跨域映射,因此我们还得另辟蹊径。
Ortony建议把隐喻看成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15]。家族相似性是“复杂的、重叠的、纵横交错但又充满相似性的复杂网络”[16],它把隐喻系统性地联系在一起。Cameron也认为“隐喻”不是单一孤立的现象(unitary phenomenon),若采用家族相似性的视角来看待隐喻可能会更有帮助[17]。
Cameron首先确定以新奇隐喻为出发点来构建隐喻的必要条件[11]。不考虑新奇隐喻中所需要的积极的隐喻加工情况,而是利用新奇隐喻有进行隐喻加工的这种潜力扩展开来,把新奇隐喻作为有潜力进行隐喻加工的原型成员,根据新奇隐喻的特点建立了语言隐喻所要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s):
(1)来自迥异(或者不协调)的两个语义域的两个词项(lexical items)。
(2)具备由于把这两个不协调的词项放在一起而产生额外语义(extra meaning)的潜力(potential)。(Cameron,2007b)
简单地说就是在特定语境框架下喻体的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可以通过意义从喻体到本体的迁移而消除[3]。
例1中把国内大学生说成是苹果(Collegestudentsathome are apples.),例2把婚前恋爱说成是实习(Premarital romance is internship.)。本体国内大学生和喻体苹果来自两个迥异的语义项,两者放在一起我们推导出“国内大学生是普通的”这样一层额外含义,不协调性通过把苹果的意义迁移到国内大学生而得以消除。而例2中的不协调性同样可以通过把实习的意义迁移到婚前恋爱得以消除。
使用中的语言可以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做新的事情,从而产生语言的使用等级,要想给语言的使用画个清晰的边界是不可能的[18]。某个词汇单位在一个语境下不是隐喻,这并不能说明在其他语境中它也不是隐喻,在复杂的语言现实面前尤其是动态的即兴发挥的语境下,我们几乎找不到隐喻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conditions)。 而只能以这两个必要条件为参考,本着隐喻边界是模糊的这一家族相似性原则来有效地鉴别隐喻。
2.隐喻的可信度的实现
对于隐喻可信度的实现,作者总结出三个方面:
(1)借鉴隐喻鉴别程序(MetaphorIdentificationProcedure,下文简称MIP)。
Pragglejaz Group是一个专门从事隐喻研究的小组,他们在2007年提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鉴定隐喻的方法MIP。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作者或者说话的人是否在有意利用语言来表达隐喻意义,MIP或许可以看成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研究方法,从而确定语言能否在特定语境中传达隐喻意义[19]。他们还把这个方法比喻成是抵抗直觉的利剑(intuition-sharpener)。MIP鉴定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获取语篇大意。
第二步:确定语篇中的词汇单位(lexical units)。
第三步:(a)建立每个词汇单位的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把词汇单位前后文语境考虑在内。(b)确定词汇单位是否有更基本的意义(morebasic meaning)。更基本的意义倾向于更具体,与身体行动有关,更精确而不模糊,出现的时间更早。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并不一定是使用最频繁的意义。(c)如果词汇在其他语境中比在当前语境中具有更基本的当代意义,确定当前的语境意义是否可以和词汇的基本意义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是否可以获取当前的语境意义。
第四步:如果答案为“是”,就把这个词汇单位标记为隐喻性的[19]。
我们可以通过鉴别例1中的隐喻来看看 MIP是否方便有效。
例1的语篇大意也就是辩论的话题:海归派是否应该给予更高薪水?(Are people educated overseas entitled to a higher salary?)词汇单位:切分可以分开的一切句子成分,即but/you/know/many/people/refer to/the returnees/from/overseas/as/bananas。以 banana一词为例。banana在文中的语境意义是海归派,而它的基本意义是水果的一种。海归派外表是中国人,黄色皮肤,会说英语,内里接受的西式白人的教育,所以 banana当前的语境意义——海归派与其基本意义——水果的一种可以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获得 banana的当前语境意义吗? 答案为“是”。因此把banana标记为隐喻性的。
为了增加鉴别隐喻的可信度,在鉴定的过程中,Pragglejaz Group也强调了专业字典的使用,如基于语料库的且主要关注当代英语的字典《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Macmillan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日常词汇和短语如何具有隐喻意义,虽然我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隐喻意义。
MIP第三步的(c)中所提及的语境意义是否与基本意义产生对比,其中的对比(contrast)和两个条件中的第一个即不协调性是一致的。通过这种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语境意义,这一点其实是和上文提及的两个必要条件中的第二个即不协调性可以通过意义从喻体到本体的迁移而消除也是一致的。
(2)找其他隐喻研究者一起鉴定,再对比结果。
(3)利用专业的字典,来验证评定者的直觉,增加鉴定的客观性。如Cobuild dictionary能够反映喻体每种意义所使用的相对频率。
(四)鉴别的单位
MIP虽然对鉴别隐喻非常有效,但对所要鉴别的词汇单元似乎并不太适合于持续性话语的研究。它是本着“可分解”(decomposability)的原则,尽量把鉴别的单元缩小为单个的单词。如对习语的鉴定,他们建议能分则分,不要整体考查。但这样的词汇单元似乎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淡化了。为了加强语言的产出与思维运转的密切联系,作者在本文中决定采用Cameron的做法,鉴别的隐喻单元包含单词、短语,也包括句子,这样能更好地反映说和想的互动过程[11]。
另外,隐喻的语法和词汇形式并不局限于Ais B的形式,A和B都是名词。Cameron研究话语中的隐喻时发现使用中的隐喻大多数是通过动词来实现隐喻化,而非通过名词。其他词类也可以实现隐喻化,因此鉴别的语言隐喻的词汇形式具体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句子等[11]。
例如,例1 reacha deal中的动词reach,例2testeachother中的动词test,例1 in a higher price中的形容词higher以及例2 fell into love中的介词into都是隐喻性的。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1.习语(idioms)或规约隐喻、拟人或有生命的隐喻(personification and animating metaphors)、转喻(metonymy)(如 I see一般指的是I understand)和类比(analogy)。以上四种情况只要满足上文提到的两个必要条件,我们便把它们归为隐喻。
2.明喻(simile)。把含有“像”字(like)看成是明喻充分且必要的标志,这种肤浅的定义会导致明喻和隐喻之间的关系出现混乱[5]。亚里士多德认为,明喻当然有可能也是隐喻,而属于隐喻的明喻需要更多的思考[20]。
因此,我们认为若是把抽象的东西比作具体的物理性的东西,能够实现第一条必要条件即两个域间的不协调的话,我们认为是隐喻,而若只是做简单的物理性的对比,我们认为不是隐喻,是明喻。
3.对 Something,anything,thing 的处理。若表示抽象的某个东西,我们认为是隐喻。
4.如何处理去词汇化了(delexicalized)的动词(take,make,put,do,have等)、介词或介词词组(from,off,through,on,on to,up,down,behind,in front of,into,after,between,of,for,with)、动词词组。
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观告诉我们,这些动词和介词的基本意义都是表示物理动作或者空间位置的。因此我们规定若这些词汇在话语语境中不是表达物理动作或空间位置而是表示抽象的概念,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归类为隐喻。如Quirk和Greenhaum 对介词 in 以及 Lakoff对介词 over的阐述[21,22]。动词have和do以及介词of、for和with由于过于规约化,可能无法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不协调及意义迁移两个条件,在分类时不予考虑。
5.指示代词this和that,指代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是隐喻。
隐喻的鉴别要看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若是研究文学语篇中的隐喻语言的话,我们可能只要考查新奇隐喻就可以了,而当我们研究日常对话或在没有任何准备下进行即兴发挥的动态话语时,我们是抱着这样一种设想:无论是新奇隐喻还是规约隐喻都会和说话者的思维紧密相连。此外,既然无法知道说话者当时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加工隐喻,有没有唤起源域和目标域的概念,我们只能研究语言隐喻,研究所有有潜力激活讲话者深层的概念体系的隐喻。当然,要兼顾鉴别隐喻的效度和可信度,把两个必要条件与MIP结合起来才能相对客观地鉴别“像隐喻一样的语言”。
鉴别隐喻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对这些隐喻进行系统性分析,看它们的浮现特征、看它们是如何在话语中为说话者服务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王寅.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J].哲学动态,2003(7):24-30.
[2] 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3] Cameron,Lynne.Metaphor ineducational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4]Burke,K.A Grammar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 Hall,1945.
[5]Cameron,L&Low.G.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 Kittay,E.Matephor: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inguisitc Struc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Black,M.More about metaphor[C]//Metaphor and Thought.Ed.A.Orton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8] Gibbs,R,W.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9]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IL: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10] Steen,G.Understanding Metaphor in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1994.
[11] Cameron,L.Confrontation or complementarity?Metaphor inlan-guage use and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7(5):107-135.
[12] Cameron,L.and J.Stelma.Metaphor Clusters in Discourse[J].Journal of AppliedLinguistics,2004(1):7-36.
[13] Thelen,E.andL,Smith.ADynamicSystems Approachtothe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Ac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14] Kovesces,Z.Metaphor and Cultur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5]Ortony,A.The role of similarity in similes and metaphors[C]//Metaphor and Thought.Ed.A.Orton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186-201.
[16] Wittgenstein,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Oxford:Blackwell,1953.
[17] Cameron,L.Defining,knowing and describing metaphor[C]//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Eds.L.Cameron and G.Low.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2-105.
[18] Pawley,A.&Syder,F.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M]//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Eds.J.Richards and R.Schmidt.London:Longman,1983:191-227.
[19] PragglejazGroup.MIP:AMethodforIdentifying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2007,22(1):1-39.
[20] Aristotle.Rhetoric[M].Translated by H.Lawson-Tancred.London:Penguin,1991.
[21] Quirk,R.,&S.Greenbaum.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5.
[22] 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Metaphors in Dynamic Discourse
WANG Dong-mei
A careful study on linguistic metaphors in dynamic discourse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etaphor research at home.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metaphor research.In order to ensure that we will not ignore every metaphor worth discussing,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should both be taken into account.
dynamic discourse;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H059
A
王东梅(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