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战争小说研究在中国

2011-11-02李公昭

外国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战争论文小说

李公昭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美国战争小说研究在中国

李公昭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十几年来,我国美国战争小说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了大量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基金。一些院校还为本科与研究生开设了美国战争小说课程。但美国战争小说的研究还存在布局不平衡、视野不开阔、研究不深入等问题,需要我们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予以加强。

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综述

一、现状概述

美国是一个从各种战争中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国家。美国战争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无疑是其中最常见、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形式。美国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战争小说。如《间谍》、《红色英勇勋章》、《永别了武器》、《裸者与死者》、《追寻卡西阿托》等早已成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也成为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这在我国也不例外。在近十几年中,我国美国战争文学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在中国知网键入关键词“美国战争小说”可以发现,1994-2009的15年间共有392条相关记录。剔除许多与美国战争小说无关的条目,如《后革命时代的文学意义》、《台湾早期后殖民文本尝试——司马桑敦的〈高丽狼〉与韩半岛》——这些文章被归入到美国战争小说检索中只是因为在摘要中提到了战争二字而已——可以检索到146篇真正从战争角度论述美国战争小说的论文,但通过对《红色英勇勋章》、《飘》、《永别了武器》、《裸者与死者》、《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等五部作品的检索又可以发现325篇相关论文,去除与前面统计重复的论文,总计471篇。年均31篇之多,以2006-2008三年最多,分别为55、67、80 篇,如表1 所示。①本文统计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1994-2009年11月前的数据和本人自己有限的了解,缺漏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兔,敬请指正。

表1 1994-2008年间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论文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471篇论文中以表现内战、一战和二战的最多,分别为128、105和204篇,表现独立战争的最少,只有一篇。

表2 中国知网1994-2008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论文统计

这些论文多数集中在克莱恩、米彻尔、海明威、诺曼、海勒、冯尼格特等少数作家与作品上。单部作品的概率最高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129)、《永别了武器》(104)和《飘》(87)三部作品,如表3所示。

除了发表的学术论文外,还涌现了大量学位论文,表明英美文学研究生对美国战争小说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共有六篇。其中2008年通过答辩的有三篇。研究范围涉及到美国内战、一战、二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等战争小说,如表4所示。

表3 单部作品概率

表4 中国知网2000-2009年间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

以研究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的为最多(50%)。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硕士论文更是不胜枚举,2001-2008间仅被评为全国优秀硕士论文的就有44篇之多,如表5所示。

表5 2001-2008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优秀硕士论文(44篇)

和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学术论文情况相似。这些优秀硕士论文研究最多的仍然是美国内战与二战战争小说,如表6所示。

表6 中国知网2001-2008年间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优秀硕士论文

一战相对较少,独立战争和朝鲜战争小说均为零。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相似。这些优秀硕士论文关注最多的仍然是《红色英勇勋章》、《永别了,武器》、《裸者与死者》、《五号屠场》和《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五部作品,见表7。

表7 单部作品概率

有意思的是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受关注程度排名第二的《飘》(第一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却较少受研究生的关注。在所有博士论文和44篇优秀硕士论文中只有一篇研究《飘》的硕士论文。这与学术界对《飘》的浓厚兴趣与高度关注形成了很大差异。也许是《飘》的通俗性阻碍了志在严肃文学研究的研究生们的脚步,让他们在《飘》的面前踌躇再三,终而弃之。

我国的美国战争小说研究还获得了国内外的一些社科基金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今,至少有六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两项、省部级社科基金三项、国外社科基金一项,如表8所示。

表8 关于美国战争文学的国家与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一览表

此外,一些高校还相继开设了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课程,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开设了美国战争小说选读、美国越南战争小说、战争与美国社会等课程。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20世纪美国战争与科幻作品、影视战争文学欣赏等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一部融文学史与作品选读于一体的《美国战争文学史及作品选读》(2009)。遗憾的是,目前开设美国战争小说课程的主要是军队院校。一些学者对美国战争文学研究抱有一些错误偏见,视其为旁门左道,不登大雅之堂。而实际上世界上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战争文学。且不说《黄帝战蚩尤》、《三国演义》、《战城南》等中国古典战争文学作品,也不说《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罗兰之歌》、《熙德之歌》等西方史诗,或是《麦克白》、《李尔王》、《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莎翁名剧,仅看美国的《红色英勇勋章》、《永别了,武器》、《裸者与死者》、《五号屠场》、《第二十二条军规》等作品便知一二。

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我国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学术文章与学位论文几乎涉及到美国发生或参与的,从独立战争到越南战争的所有重大战争和美国战争小说的主要方面。研究美国独立战争小说的有李公昭1999年发表的《从詹姆士·库柏到肯尼斯·罗伯茨——美国独立战争小说发展概论》,重点阐述了美国独立战争小说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现代表现。可惜的是目前我国研究美国独立战争小说的仅此一篇。比较而言,对于美国内战战争小说的研究可以说是我国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及米彻尔的《飘》上,也有少数几篇研究安布罗斯·比尔斯的文章。

研究《红色英勇勋章》论文的角度、方法各有不同,体现出极大的丰富性,既有从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角度分析作品,也有从修辞、比喻、颜色、意象、心理、人物、动物的角度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很好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篇论述作品主题的文章。一篇是梅华的文章——《战争在美国青年心灵上的投影——评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1],另一篇是杨金才1999年的文章《评〈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战争意识》。[2]两篇先后发表在同一重要学术刊物的文章表现出对作品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与阐释,实际代表着国内外评论界对《红色英勇勋章》的两种主要解读。梅华论文的主要观点是:(1)《红色英勇勋章》不是一部战争小说,而是一部心理小说,表现了作品主人公在战争中的心路历程;(2)《红色英勇勋章》塑造的是一个“从害怕死亡的懦夫到英勇无畏的英雄”的形象。与梅华不同的是杨金才的观点:(1)《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战争小说,还是一部“参与文化政治运动,诠释战争和重新评价武装行为的著作”;(2)作品主人公并非经历了一个“从害怕死亡的懦夫到英勇无畏的英雄”的心路历程,而是经历了一个对战争的认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即作品主人公并没有成为一个英雄,而是通过战争看穿了所谓英雄主义的光环,作品的用意在于警告世人“战争是可怕的、荒谬的,战争是一场噩梦,它使人丧失理智,丧失人性”。

对于《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女人主公郝思嘉的形象与性格的挖掘上,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普遍深度不够,多数文章的观点与方法雷同。个别文章则另辟蹊径,给《飘》的研究吹入一股新风,如从家园意识重读作品。浙江大学隋红升、杨怡人2005的论文《〈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3]指出家园意识是贯穿小说《飘》的重要主题,家园意识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完整统一,更是维系郝思嘉与美国南方传统的纽带,正是这利强烈的家园意识使得女主人公不断获得力量,在乱世中生存与奋斗下去。许红蛾2006年[4]的文章《〈飘〉标题的深刻内涵》细致分析了CONE、WITH、THE、WIND四个字对于点题的重要作用,如“WIND代表战争,CONE飘逝的是女主人公的爱情与南方骑士传统,GONE的过去时态也预示着古老陈旧的飘逝后,未来与新气象将随风而至,与该书最初的书名《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相吻合,预示着女主人公郝思嘉、男主人公瑞德和艾希礼的明天和南方的明天”。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关于《飘》的学术论文均发表在八个重要的语言文学期刊之外的学术刊物上,只有一篇发表在1997年的《外国文学研究》上(周明燕《一曲无尽的挽歌——评美国小说〈飘〉》)。

关于安布罗斯·比尔斯的的研究论文最早发表在1998的《外国文学》(李公昭[5]),论述比尔斯的战争观。此后又有王艳娥分析《一个失踪的士兵》[6]和华侨大学陈海蛟、王艳娥的《安布罗斯·比尔斯的战争小说艺术》。[7]这些作品从思想与艺术方面分析了比尔斯的作品。为我国读者了解这位美国内战战争小说家提供了参照。

一些关于美同内战的近作也引起了我国评论界的关注,如查尔斯·弗雷泽的《冷山》(又译《寒山》)、E.L.多克特罗的《进军》、杰拉尔丁·布鲁克斯《马奇》等。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杨华荣、冯宪光的《穿越时光的旅程——冷山文本分析》[8]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战争的恶与对人性的扭曲,不过文章主要是对作品内容的阐释,并不揭示作品的艺术特性。上海理工大学李园的《史诗与科学的艺术结合——试析查尔斯·弗雷泽〈冷山〉》认为小说《冷山》既是一部艺术品,又是一本科学读物,因为作品所描写的自然景观涉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然而文章未能揭示作品如何在表现内战的过程中体现出史诗或科学的特性,而只是对作品作了一个总体评论。复旦大学张琼关于多克托罗《进军》的论文《虚构比事实更真切:多克托岁“进军”中的文化记忆重组》[9]从历史文化记忆的角度探讨了《进军》如何通过艺术虚构中的文化记忆元素对所谓的真实进行重组、建构和改写,从而达到意义空缺的填补和有目的的改变和还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的《历史的回忆,真实的再现——评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小说〈马奇〉》[10]从《小妇人》与《马奇》情节上的内在关系出发,分析了《小妇人》中缺席的马奇先生在美国内战时的故事,以及作品如何将《小妇人》中的家庭场景转变为《马奇》中的战争场景。文章以文本细读为基础,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活动的刻画,很好地揭示了作品反战的深刻内涵,是国内第一篇也是唯一评论这部获普利策奖的作品,表现了金莉对美国文学最新发展的关注与研究。

关于美国一战的战争小说基本集中在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上,从中国知网1994到2009年的检索看,共有103篇关于《永别了,武器》的论文,多数阐释了作品的“迷惘一代”特征与反战思想,包括李公昭的《幻灭与成长——论弗雷德里克·亨利的伤感教育》[11]。从文体、意象、象征等角度分析作品则较少。个别作品角度新颖,颇具启发,如宁波大学陈晓菊的《〈永别了,武器〉中的雨及其他》[12]将天、地、人的象征与人物活动巧妙结合起来,以大量的文本证据提出“雨”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深切的内心矛盾与痛苦,雨也预示着不幸与死亡。安徽机电学院朱莉的《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谈海明威三部长篇小说的书名的寓意》[13]分析了《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三部作品的题目如何巧妙体现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文章因为《永别了,武器》表现亨利与凯瑟琳的篇幅长于表现战争的篇幅就认为《永别了,武器》是一部爱情小说,而非战争小说则是可以商榷的。聊城大学韩玉平、苏明海的《战争的创伤与治疗——从文学治疗的角度谈海明威的创伤与创作》[14]从创伤角度分析海明威的战争作品,据笔者所知是我国第一篇运用创伤理论研究海明威战争小说的论文。文章切入很好,但论述逻辑性不够,如在“生理创伤与创伤治疗”一节基本没有涉及创伤,尤其是创伤治疗。只是简单分析了海明威三部战争小说中战争的残酷性。除了论述海明威战争小说的论文外也有个别论述美国一战战争小说家的论文,如李公昭[15]的《文本与潜文本的对话——重读〈我们的一员〉》重读了薇拉·凯瑟多年来被严重误读的战争小说《我们的一员》,通过对这部作品表面文本与潜在文本冲突的分析,指出这部作品并非如海明威、库柏曼所认为的那样是一部鼓吹战争的小说,而是一部极具现代性的反战小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胡亚敏的《一部具有前瞻性的战争小说——论威廉姆·马奇的〈K连〉》[16]论述了鲜为我国读者了解,但却是十分重要的美国一战战争小说《K连》及其反战思想与表现手段。

论述美国二战战争小说的论文从数量上看远远高于美国其他战争的战争小说数量。但与美国内战战争小说的论文情况相似,美国二战战争小说的论文也集中在少数几部作品上,主要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及《裸者与死者》。少数论文论述了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詹姆斯·琼斯的战争三部曲。

论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作品的荒诞主题与黑色幽默方面。其中不少为一般的介绍欣赏。也有不少论文探讨了作品人物形象及意义。令人印象较深的是一些运用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分析研究《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论文,如张彩红运用狂欢化理论对作品进行的分析《孤独的狂欢——论狂欢化理论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异化》[17];王士红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18]程锡麟运用叙事学家热奈特和查特曼的理论分析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在结构、时间和语言等方面的叙事艺术及其作用,揭示了这部作品通过表面零散的叙事表现讽刺、荒诞与幽默的象征手法与叙事特点,很好地梳理出作品的零散与结构的矛盾统一(《零散、荒诞、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艺术》)。[19]这些论文或因具新颖的角度,或因具所运用的文学理论得出了很有新意的观点与解读。

关于《五号屠场》的论文约有三分之一的文章论述了作品的荒诞与黑色幽默特征以及作品的反战主题。但评论界更感兴趣的似乎是作品的叙事技巧。如孙庆双的《荒诞之中见神奇——论〈五号屠场〉的叙事手法与主题深化》、杨丽的《〈五号屠场〉的叙事技巧分析》、《〈五号屠场〉与反战叙事》、于瑞君的《〈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技巧》、郭红的《〈五号屠场〉的时间机制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策略》等。这一现象不难解释。如同《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五号屠场》的叙事结构与特点是这两部作品最突出与最重要的艺术特征,理清其叙事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创伤角度研究《五号屠场》是今年出现的新现象。刘丽的《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看艺术的精神治疗作用》[20]试图通过分析作品主人公的形象,揭示出作者如何通过艺术的创造,摆脱联军对德累斯顿轰炸的阴影,说明艺术的精神治疗作用。李健康的《冯内古特的创伤书写艺术——解读〈五号屠场〉中毕利的时间旅行与外星经历的创伤内涵》[21]通过对文本细读与深入挖掘,指出毕利的时间旅行与外星经历实际是他战争创伤的反映以及治疗这种创伤的策略。

对《裸者与死者》的研究也是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的一个热点。师华的《非常态环境中的非常态——试析〈裸者与死者〉》[22],是我国较早研究《裸者与死者》的论文之一。文章从战争环境切入探讨了战争中人的命运。此后又有不少论文从自然、环境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作品人物的命运,很好地揭示了作品对于战争与人的思考。从权力角度分析作品主题是研究《裸者与死者》的另一重要方面。较早的有温华的《徘徊在权力与战争中的〈裸者与死者〉》。文章认为,作品通过对美国军队内部的法西斯倾向的揭露与批判,概括了美国三四十年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权力的独特理解。[23]西北师大孙淑丽《权力与人性的冲突——解读梅勒的〈裸者与死者〉》[24]则从人性特点入手,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和裸文化意象的运用探讨了战争和人性的纠结关系。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文学批评理论分析阐释作品,加深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除了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五号屠场》、《裸者与死者》的研究外,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系列也成为一些评论关注的对象。不过有趣的是,美国评论界更为关注,内容也更为深刻的《该隐号哗变》却没有引起我国评论界的注意。至今没有一篇文章论述沃克的这部作品。讨论美国二战战争小说的还有姚乃强论述詹姆斯·琼斯的战争三部曲的文章和欧华恩论述欧文·肖《幼狮》的文章等。

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一直未受我国评论界关注。这种局面直到2005年才有所改观,朴玉明、李公昭合作发表了《歌颂、质疑、批判——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主题的三部曲式》[25]后才被打破。这篇文章在分析研究美国重要的朝鲜战争小说后得出结论,与美国历次战争的战争小说相似,美国朝鲜战争小说的主题也经历了一个从歌颂、质疑到批判的三部曲式过程。此后李公昭又发表了《满洲里候选人与洗脑——从冷战妄想到反恐妄想》[26]、《美国朝鲜战争战俘小说中的志愿军形象》[27]、《朝鲜战争:被遗忘的战争与未被遗忘的文学》[28]等论述美国朝鲜战争小说的论文,为我国研究美国朝鲜战争小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美国越南战争小说是我国文学研究的新热点。至今至少有15篇这方面的论文。较早研究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的论文是姚乃强的《恶之果——读罗伯特·斯通的小说〈亡命之徒〉》[29]和陈敦全同年发表在《国外文学》上的《一部越南战争沉思录——蒂姆·奥布莱恩的〈迫寻卡奇亚托〉》。[30]这两篇文章选择美国越战小说中被公认为最佳三部越战作品中的两部进行研究,是后来我国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研究的起点。此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胡亚敏又在《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五篇论述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的论文,是我国目前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一位学者。武汉理工学院的甘文平也是我国研究美国越战小说的主要学者之一。他在2006-2008的三年间连续发表了三篇论述斯通、奥布莱恩、黑尔、菲力普·卡普托等人越南战争小说的文章。

除了对个别作品的研究外,还有一些文章从宏观角度论述了美国战争小说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王勇的《美国二战小说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31]、李公昭的《两条战线的战争——美国战争小说中的真正敌人》[32]、《分裂的声音——美国内战小说与评论综述》、王海燕的《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研究现状与走势》[33]、罗小云的《从自然主义到新历史主义——美国战争小说流变》[34]、卢珊的《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英雄主义困境解读》[35]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战争小说的概貌与特征,为我们研究美国战争小说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参照。《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研究现状与走势》一文中提出的几个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系统研究、对比研究、阶段性研究以及运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解析文本对我们研究美国越战小说,甚至战争小说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虞建华2008年发表在《英美文学论丛》上的《重提战争话题——昔日的阴影和今天的焦虑》[36]。文章对美国近年来战争题材小说屡获美国国内重大文学奖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战争话题不断引起美国作家、读者与评论界的关注反映了美国人民对当前的伊拉克战争的必然反思,战争文学作品表现出对历史、政治、人类命运的高度关注,自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一个亮点。

在2001-2009年间出现的六篇研究美国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中三篇研究美国越南战争小说。其中甘文平的《论罗伯特·斯通和蒂姆·奥布连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37]是最早研究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也是我国最早研究美国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文章对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主题和艺术形式两方面考察斯通和奥布莱恩小说的异同,既展示了美国越南战争文学的总体特征,又揭示出他们作品的独特个性。

如果说甘文平的论文重点放在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作品上,那么同样研究奥布莱恩越战小说的柳晓则将研究重点放在奧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作品上。其博士论文《越战创伤叙事——蒂姆·奥布连90年代后作品研究》[38]运用修辞叙事方法和创伤理论,关注不同文本中隐含作者、文本策略和读者判断这三者之间的动态性交流,并结合作家本人的创伤化经历,揭示出这些作品在性别、种族、暴力和爱情婚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作家本人创伤化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体现的作家深切的道德、现实关怀。

胡亚敏的《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论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对越战的解构》[39]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阐释了美国越南战争小说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批判与解构,涉及作家、作品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像出来的。第二部分分析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像的越战。第三部分指出,尽管美国越战叙事文学解构了美国公众以前想像的越战,但这些作品呈现得更多的是美国人的越战,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体现出美国作家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美越间的文化误读。

卢珊的《文化视野下的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40]以美国在20世纪所经历的主要战争为历时性线索,以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作为切入点,在梳理美国20世纪战争小说发展脉络的同时,在文本的不同结构层次中展开对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的解析,以深入发掘20世纪美国的精神文化困境。论文共选取了《太阳照样升起》、《裸者与死者》、《追寻卡西亚托》等14部20世纪较为经典的美国战争小说作为评论对象,但没有选择任何一部美国朝鲜战争小说。

这一缺憾在朴玉明关于美国朝鲜战争小说的论文中得到了弥补。朴玉明的《美韩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女性形象比较研究》[41]以比较文学、形象学、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为理论框架,结合朝鲜战争的大量史料,通过对美韩朝鲜战争小说中韩国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探讨东西两个民族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视野观察和反映韩国女性,以及这些不同形象如何传递作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思维方式。论文考察了27部(篇)美国和南朝鲜的朝鲜战争小说,在细读的基础上论证了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女性形象看似真实,实际上只是一种肤浅、模糊、片面的书写,更是西方借此贬低东方、彰显自我的书写。而韩国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女性形象,才真正呈现了韩国女性的真实面貌。

李健康的博士论文《战争创伤与文学再现——克莱恩与冯尼格特战争小说中的创伤研究》[42]运用创伤理论,考察美国战争小说家对战争创伤的探索与对创伤历史的再现。论文选取了克莱恩和冯尼格特这两位具有历史悲剧意识的美国小说家作为考察对象,在文本细读与扎实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指出,《红色英勇勋章》和《五号屠场》尽管都是表现胜利和正义战争的文本,但两位作者并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来讲述这两场战争中关于自己一方的“英雄”故事,而是以人类灾难的眼光和苦难的意识来审视战争,审视历史,书写战争给人们所造成的创伤,将这两场战争再现为美国以及整个人类的受难史。作者认为克莱恩和冯尼格特的叙事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叙事,体现了一种更高的道德价值,对后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上述六篇博士论文是作者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写作后产生的结果,其角度之新颖、涉及之广泛、探讨之深入、结论之有力是多数已发表的论文所不能企及的。这些博士论文部分已修订出版,将我国美国战争小说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尽管我国在美国战争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我国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的论文虽然数量不少,但多数研究集中在《红色英勇勋章》、《永别了,武器》、《五号屠场》等少数几部作品上,而美国战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家与作品未成为我国评论界关注的对象。2006年笔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研究学者时利用其图书馆资源搜索发现。1952-2005的53年间共产生了89部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博士论文,平均每年1.68部。这些论文并没有集中在少数几位作家身上,而是涉及到Cooper、Simms、Faulkner、Cawdwell、Cather、Jones、Cozzen、O’Brian 等几十个作家,有些作家在我国闻所未闻。我国研究美国战争小说的学者也应进一步开阔视野,在加深与拓宽对克莱恩、海明威、梅勒、海勒、冯尼格特等人的战争小说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国外学者早就关注并取得了较高研究成果的美国战争作家与作品,如内战小说家威廉·德福莱斯特(William DeForest)、乔治·华盛顿·凯布尔(George WashingtonCable)、马莉·约翰斯顿(Mairy Johnston);一战作家如戴尔顿·特伦波(Dalton Trumbo)、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e.e.卡明斯(e.e.cummings)、查理·哈里森(Charles Harrtison);二战作家哈里·布朗(Harry Brown)、约翰·赫西(JohnHersey)、约翰·霍克斯(John Hawkes)、威廉·伊斯特莱克(William Eastlake)等;越战作家詹姆士·韦布(James Webb)、大卫·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拉里·海涅曼(Larry Heinemann)、加斯塔夫·哈斯福德(Gustav Hasford)、斯蒂芬·赖特(Stephen Wright)、罗恩·科维克(Ron Kovic)。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美国朝鲜战争小说家。

2.我国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的历史幅度不够广泛。大量的论文集中在内战、一战和二战战争小说上,美国独立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小说研究的力度、深度与广度显然不够,尤其是对前两个战争产生的战争小说研究薄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关注和加强。

3.我国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的质量还应进一步提高。一个简单但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全部471篇关于美国战争小说的论文中,只有51篇(11%)发表在国内七家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刊物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报上,如表9所示。

表9 重要文学研究刊物刊载的美国战争小说论文

一些文章的论述较为草率,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特别是综述类的文章。如有文章在分析美国二战战争小说时认为《裸者与死者》表现了作品对美国军队的幻灭感,但在最后又肯定了小说中的军人形象,认为作品中塑造的军人形象努力尽职,具有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不知作者的这个结论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另外文章将《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归入讴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作品类,认为这两部作品反映了美国70年代的价值观,但文章并没有表明70年代的价值观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为什么在越战反战浪潮高涨之时会产生这样一种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另一些综述美国战争小说的文章中的观点与美国战争小说的特征并不十分吻合。如认为美国战争小说表现出一种“道义模糊性”的特点,但并没有就此观点做深入的、令人信服的论述。文章将肯尼斯·罗伯茨(Kenneth Roberts)的《武装的暴徒》(Rabble in Arms)归入库柏传统也是对作品的误读。更多的综述性论文十分笼统地概述了美国战争小说的发展与传统,许多重要的美国战争小说家与作品没有涉及,让读者误认为美国战争小说只有文章提到的作品与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建议

第一、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美国战争小说的研究要开阔视野,关注更多的美国战争小说家,注意发掘一些目前尚不知名,但将来很有可能跻身经典作家行列的战争小说家。查尔斯·哈里森的《光荣之路》、理查德·康顿的《满洲里候选人》等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些作家与作品。

第二、要加强对内战和一、二战以外的战争小说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美国朝鲜战争小说的研究,因为在美国参与的所有战争中只有朝鲜战争和我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最为紧密。在参照我国,甚至朝鲜、韩国朝鲜战争历史与文学的基础上研究美国朝鲜战争小说必将会得出许多有意思、有意义的发现。鉴于美国朝鲜战争和独立战争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待开发阶段,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较容易得出较有创见的观点与论文。

第三、对美国战争小说的综述类文章应更加深入、严谨。所有阐释、论点与结论均应建立在深入研读原作的基础上,避免道听途说和妄加评论,以免误导读者或以讹传讹。

第四、对美国战争小说的研究还应加强系统性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1)美国战争小说反映了美国参与的历次战争,这些战争构成了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美国战争小说要有宽阔的历史视野,努力从战争小说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政治态度、人物心理、社会宗教、军事外交等了解特定历史阶段的真实面貌,以挣脱官方叙事的束缚,形成我们独立的见解。(2)美国战争小说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评价美国战争小说必定要结合特定时期的文艺思潮和文学理论,如新兴的创伤理论、生态批评、文化身份等。这些思潮和理论为我们研究美国战争小说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角度,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战争小说研究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目前研究美国战争文学的专著尚不多(已知只有甘文平和胡亚敏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专著)。尽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专著问世,但这与美国战争文学的成就与规模很不适应。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更多高质量的美国战争小说研究专著。同时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开设美国战争文学课程,也希望有更多学者以美国战争文学的课题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1]梅华.战争在美国青年心灵上的投影——评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J].外国文学研究,1998(2):104-106.

[2]杨金才.评《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战争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9(4):94-98.

[3]隋红升,杨怡人.《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5(1):63-65.

[4]许红蛾.试论《飘》标题的深刻内涵[J].高等函授学报,2006(2):39-41.

[5]李公昭.安布罗斯·比尔斯的战争观[J].外国文学,1998(6):54-57.

[6]王艳娥.寓深刻于简洁,寓严肃于诙谐——评析安布鲁斯·贝尔斯的代表作《一个失踪的士兵》[J].绥化师专学报,2000(1):56-57.

[7]陈海蛟,王艳娥.安布罗斯·比尔斯的战争小说艺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55-58.

[8]杨华荣,冯宪光.穿越时光的旅程——冷山文本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127 -129.

[9]张琼.虚构比事实更真切:多克托罗《进军》中的文化记忆重组[J].英美文学论丛,2008(2):230-242.

[10]金莉.历史的回忆,真实的再现——评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小说《马奇》[J].外国文学,2007(3):114-119.

[11]李公昭.幻灭与成长——论弗雷德里克·亨利的伤感教育[J].外国文学评论,2000(1):44-51.

[12]陈晓菊.《永别了,武器》中的雨及其他[J].阅读与欣赏,2000(4):79-83.

[13]朱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谈海明威三部长篇小说的书名的寓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1):59-61.

[14]韩玉平,苏明海.战争的创伤与治疗——从文学治疗的角度谈海明威的创伤与创作[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112-113.

[15]李公昭.文本与潜文本的对话——重读《我们的一员》[J].外国文学评论,2007(1):60 -67.

[16]胡亚敏.一部具有前瞻性的战争小说——论威廉姆·马奇的《K连》[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32-35.

[17]张彩红.孤独的狂欢——论狂欢化理论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异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7(1):56-58.

[18]王士红.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2):116-119.

[19]程锡麟.零散、荒诞、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艺术[J].外国文学,2006(4):43-48.

[20]刘丽.从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看艺术的精神治疗作用[J].世纪桥,2009(7):62-63.

[21]李健康.冯内古特的创伤书写艺术——解读《五号屠场》中毕利的时间旅行与外星经历的创伤内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107-112.

[22]师华.非常态环境中的非常态——试析《裸者与死者》[J].外国文学研究,1995(3):40 -43.

[23]温华.徘徊在权力与战争中的《裸者与死者》[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3):18-21.

[24]孙淑丽.权力与人性的冲突——解读梅勒的《裸者与死者》[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117-118.

[25]朴玉明,李公昭.歌颂、质疑、批判——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主题的三部曲式[J].外国文学,2005(6):82-87.

[26]李公昭.满洲里候选人与洗脑——从冷战妄想到反恐妄想[J].外国文学研究,2007(4):78-86.

[27]李公昭.美国朝鲜战争战俘小说中的志愿军形象[J].英美文学论丛,2008(7):173-193.

[28]李公昭.朝鲜战争:被遗忘的战争与未被遗忘的文学[J].外国文学,2008(1):70 -78.

[29]姚乃强.恶之果——读罗伯特·斯通的小说《亡命之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89 -94.

[30]陈敦全.一部越南战争沉思录——蒂姆·奧布莱恩的《追寻卡奇亚托》[J].国外文学,1998(1):46-51.

[31]王勇.美国二战小说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1995(3):88 -91.

[32]李公昭,胡亚敏.两条战线的战争——美国战争小说中的真正敌人[J].外国文学,2003(2):66-69.

[33]王海燕,甘文平.我国美国越南战争小说研究现状与走势[J].外国文学研究,2006(1):166-]72.

[34]罗小云.从自然主义到新历史主义——美国战争小说流变[J].译林,2004(2):204-208.

[35]卢珊.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的英雄主义困境解读[J].北方论丛,200(3):46 -48.

[36]虞建华.重提战争话题——昔日的阴影和今天的焦虑[J].英美文学论丛,2008(2):8 -13.

[37]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蒂姆·奧布连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8]柳晓.越战创伤叙事——蒂姆·奧布连90年代后作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

[39]胡亚敏.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论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对越战的解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0]卢珊.文化视野下的20世纪美国战争小说[D].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

[41]朴玉明.美韩朝鲜战争小说中的韩国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8.

[42]李健康.战争创伤与文学再现——克莱恩与冯尼格特战争小说中的创伤研究[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9.

责任编校:李伟民

A Survey on American War Novel Studies in China

LI Gong-zhao

In recent years,the American war novel studies in China have made much achievement.There appeared numerous published academic essays and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s.Some studies even won state and provincial research funds for humanities.Some universities have provided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But so far,such studies have not been balanced,broad or deep enough.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cope and depth of American war novel studies.

America;war novel;study;review

I712.074

A

1674-6414(2011)01-0001-09

2010-02-20

李公昭,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战争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战争论文小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