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台湾政局回顾

2011-11-02刘世洋

统一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立法机构施政马英九

■ 刘世洋

2010年台湾政局回顾

■ 刘世洋

2010年,国、民两党围绕“五都”选举、马英九当局施政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审等议题展开激烈较量,岛内政局在某种程度呈现“国守民攻”、“蓝消绿长”态势,但“国强民弱”、“蓝大绿小”格局并未改变。马英九当局施政绩效逐渐显现,但执政压力并未解除。“五都”选后,马英九党内地位更加巩固,2012年竞选连任的严峻形势有所缓和。蔡英文在民进党党内地位继续巩固,但党内派系之争、路线之争、权力之争更加激化。

“五都”选举成为主轴,“蓝大绿小”格局并未改变

“五都”选举被视为国民党的“政权保卫战”、民进党“再起关键且具指标性的一役”,更是2012年大选的前哨战。国、民两党经历年初两次立法机构补选练兵后,立即展开激烈攻防。结果,国民党守住台北、新北、台中“三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大胜,国民党以337万票、44.54%得票率落后于民进党的377万票、49.87%得票率,呈现“蓝赢席次、绿赢票数”的局面。与此同时,国、民两党还围绕马英九当局施政展开激烈较量。民进党继续“逢马必反”,蛮横干扰立法机构审议“地方制度法”、“产创条例”、“二代健保”等重大法案,利用马英九执政两周年契机攻击当局“施政溃败”,借“凡亚比”台风侵袭等事件给马英九贴上“无能标签”。马英九当局则改变“只守不攻”状况,加大反制力度,全力扭转被动挨打局面。

整体看,2010年岛内政争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呈现“蓝守绿攻”、“国降民升”态势。民进党不仅掌握选战议题主导权,而且得票率和得票数不断增长,在巩固南部基本盘的基础上开始向北蔓延。二是“蓝大绿小”、“国强民弱”格局并未改变。蓝军在基本盘及岛内执政大权、立法机构、“五都”、地方县市等执政资源都领先民进党。三是“北蓝南绿”的政治版图更加强化,逐渐形成“北部浅蓝、南部深绿、决战中台湾”态势。四是“第三势力”未成气候,国、民两党差距逐渐缩小, “两党格局”不断强化。

蓝绿围绕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展开激烈攻防,成为岛内政争重要主线

马英九年初即称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工作”,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也称反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民进党力拼“五都”选举和2012年大选的两个“最大的政治工程”之一。蓝绿围绕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审议展开激烈交锋,成为2010年岛内政坛重要主线。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方面,绿营大肆攻击“程序不透明”、将引发“主权流失”,先后提出4次“公投”案、发动“5·20”静坐、“6·26”游行等活动。马英九当局则通过完善配套措施、下乡说明政策、国际权威背书、举行“双英辩论”等措施,拉抬民众支持度。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审查方面,6月29日协议顺利签署并进入立法机构审查程序后,民进党祭出“小火慢炖”策略,企图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审议开辟为新战场。马英九当局则凭借立法机构多数优势和强大民意支持,使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顺利通过审查,从而能如期生效。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效应方面,由于岛内70%的民众支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而国民党大打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牌,为选情加分。而民进党则极力回避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两岸议题,并被迫宣称若重新执政将“延续前朝政策”,缓解因先前反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可能造成的冲击。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议题之所以引爆蓝绿激烈攻防,主要是因为该议题将深刻影响台湾未来发展及两岸关系走势,并对岛内政治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民党希望借此奠定台湾未来发展的基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进程,并通过为岛内业者和民众创造巨大商机来争取民众支持、改善“五都”选情、拓展执政基础。民进党则企图通过反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达到“五都”选举动员、“抹黑”“抹红”马英九当局、阻止国民党加分等目的,从而获取选举和政治利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最终顺利完成签署及审议,不仅标志着国民党在与民进党的交锋中胜出,更对其“五都”选情及马英九当局施政带来明显利多,并对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形成压力。

马英九当局施政及改革成效初现,但执政压力依然很大

2010年,马英九当局继续力拼经济,全力推进施政与改革。一是提出“六国论”及“黄金十年”愿景,积极修法降税,拓展海外市场,强化全球招商,吸引资本回流。二是迅速处理司法官集体贪渎案,推动成立“廉政署”,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并对扁家部分弊案做出三审有罪宣判,将陈水扁发监服刑。三是确立“庶民经济”理念,更加注重民生,全力疏导“民怨”,及时平息原住民迁村、苗栗征地、台中枪击、六轻大火等社会争议事件。四是加快党务改革进程,提名清廉人选,推动“党产”招标,积极向选举机器转型,同时大力完善党政沟通机制和平台,重新找回传统支持者。五是进一步松绑两岸交流限制,完善“三通”直航政策,洽签并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审议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推动陆资、陆客、陆生赴台。

在上述举措推动下,马英九当局各项施政指标取得明显改善。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据台湾“主计处”估算,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达9.98%,人均GNP达1.9万美元,进出口将首度突破5000亿美元。二是国际排名跃升。台湾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5月公布的世界竞争力评比中由第23名大幅升至第8名,在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9月公布的投资环境评估中高居全球第4名。三是施政满意度有所改善。《远见》杂志民调显示,马英九施政满意度由年初23.2%的低谷,逐渐回升至4月的26.6%、7月的32.2%、10月的38.2%。多家知名民调显示,“五都”选后马施政满意度持续上升。四是马英九党内共主地位更加稳固,“马金体制”战力增强,马英九基本获得代表蓝营参选2012的入场券。但也应看到,马英九当局仍面临较为严峻的执政压力。一是亮丽的政绩数字并未给基层民众留下深刻感受,房价、治安、环境、贫富差距等社会与民生问题频发,引发较大民怨。二是国民党改革手法粗糙,触及地方派系利益,引发强烈反弹;出售党产明显减少了党中央资源能量,改革党工制度则严重削弱了基层动员的意愿;马英九与宋楚瑜等蓝营要角在诸多问题上意见分歧,导致内部未能实现高度团结。

民进党保持上升势头,但权力斗争激烈,路线调整阻力加大

2010年,民进党逐渐走出低谷,整体实力和绿营士气有所提升,重夺执政权的欲望增强。一是民进党基本盘持续回笼,基层实力有所增强。民进党在“五都”选举中虽只维持两席,但大赢国民党40万票,而且在年初两次立法机构补选、5月农田水利会长选举、11月“五都”市议员选举等基层选战中均取得进展。《天下》杂志所做“县市长满意度调查”显示,民进党囊括前6名,维持较强的上升势头。二是党中央积极推动改革,逐步调整路线。民进党推动“十年政纲”,大打“治理能力”和“幸福生活”,先后释出“延续前朝政策”、“成立智库,强化两岸政策论述与交往能量”等主张,朝“稳健柔性台独”方向调整两岸政策。三是蔡英文党内地位日趋稳固。蔡英文就任党主席以来,带领民进党打赢多场选战,首次参选新北市长也刷新民进党地方选举得票纪录。加上蔡英文具有女性、清新、理性、年轻等特质,掌握党机器并与新潮流系结盟,其党内地位更加巩固,与径自宣布参选台北市长却大输17万票的苏贞昌相比,暂时取得2012年大选民进党候选人提名先机。

但民进党发展仍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一是党内山头林立,矛盾重重。尽管新潮流系坐稳党内“派系老大”,但与其他派系的矛盾仍然突出;除苏贞昌维持“人气天王”外,谢长廷“复出政坛”并“辅选有功”,吕秀莲“GOGOGO市议员连线”网罗了半数党籍市议员,以陈水扁为招牌的“一边一国”连线逐渐派系化,实力均不容小觑。二是“世代交替”压力增加。蔡英文、苏嘉全、陈菊、赖清德等新“四大天王”党内实力和影响增加,但苏、谢、吕、游等旧“四大天王”拒绝退出权力核心,仍将通过各种方式,对党内权力生态、发展方向、两岸政策调整施加影响。三是政党形象没有根本扭转。尽管蔡英文力推民进党转型,但该党在立法机构不断上演肢体冲突,加上扁案三审有罪定谳、陈致中召妓案的发生,使民进党的恶质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四是急“独”势力牵制能力仍然很强。“十年政纲”难产、陈致中高票当选、“一边一国”连线当选率高达9成,印证了急“独”势力仍有一定的能量,显示深绿仍能在较大程度上继续影响民进党未来发展。

2011年台湾政局发展前景预测

2011年台湾政局将围绕年底立法机构及2012年大选提名展开,国、民两党将展开新一轮更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双方将在力争立法机构最大席次的基础上,提前为2012年大选布局。

国、民两党内部将以党务改革、路线调整、公职候选人提名为核心,加强整合。国民党发展主要有三大主题,一是继续坚持“马金路线”,推进党务改革;二是大办“百年庆祝活动”,力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效益发酵,争取“四中群体”支持;三是坚持大陆政策的基本发展方向,但可能向“本土论述”靠拢,以讨好中间和浅绿选民。民进党发展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继续塑造“中间偏左”、弱势群体代言人的政党形象;二是陆续提出完整版本的“十年政纲”和务实理性的两岸政策,以获取选举利益。但受“基本教义派”牵制,其两岸政策不可能放弃“台独”路线。

猜你喜欢

立法机构施政马英九
慕容皝施政措施浅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pulsemodulated radio-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assisted by a pulsed discharge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为施政和立法之依据:近代中国政府基督宗教调查研究
卖水果
不够用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国家赔偿范围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