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1-11-02黑龙江展翼飞
黑龙江 展翼飞
黑龙江省中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黑龙江 展翼飞
黑龙江省中职学校发展相对发达省市还比较滞后,其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在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建设上发展较慢。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供职教同行参考。
中职学校;发展;问题;解决
一、中职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省教育内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谐调,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高中生比例失调,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仍然很滞后;在办学条件上,我省职业院校无论是教学房屋建设,还是设备设施都与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相差甚远;从社会需求上,招生困难重重。我省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导致我省职业院校的一些专业设置重复,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小而分散,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职教发展。
1.办学方向不能紧密围绕市场经济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将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4:38。同时,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了重点的发展方向。但是,我省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中第三产业比例过大,服务业人员供大于求;而一、二产业的人才较少,农业、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生产、食品加工类高技能人才紧缺,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技术几乎是空白,这不符合农业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省情,更是难以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型人才支撑。
2.职业学校办学模式落后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这是它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因此,一方面,职业院校办学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学生可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积极吸引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共同培养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省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办学还是采取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方式,中职学校模仿普通高中,高职院校效仿普通高校,导致这些学校办学过程中缺乏职业教育特色,难以培养出符合我省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3.课程设置不合理,与职业岗位需求不对接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僵化,即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多学校没有按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与岗位能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造成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的需求,降低了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4.专业建设不够规范化
专业设置不规范,学校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基本条件,单纯为了扩大招生数量和追求办学规模开办新专业。一是硬件条件不具备,没有实习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二是没有开办专业的师资力量,“双师型”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三是没有规范的专业设置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四是没有进行社会需求调研,部分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科学论证;五是学校没有主打专业,其专业包罗万象,使得区域内专业设置重复;六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各校开办的专业缺乏统筹,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什么专业容易招生就设置什么专业。
5.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
首先,校企合作没有较好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推进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在办学实践中继续探究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其次,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宏观政策机制不健全;三是校企双方互动双赢的局面未能形成,校企合作的原则是双方参与、互惠互利,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四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阻碍校企合作;五是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由于没有校企合作的有效沟通平台,校企各自为战,不能产生真正的合作效应;六是校企合作受限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6.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建设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而且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困难,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基地建设不够规范,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明显滞后,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和深度合作,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也不够科学,“双师型”师资短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训基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7.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仍有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没有达到本科学历,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企业生产实践经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强,其“双师型”教师也不是真正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由于多数地市政府和人事部门招聘教师仅限于师范类本科生毕业生,导致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理论基础好,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
二、改革的建议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布局和结构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充分发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市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当地职业教育规划,统筹本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确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宏观结构,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的合理比例,负责调整、合并现有的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办学效益,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制度
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是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快了办学体制改革,增强了办学活力。
3.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
继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需要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变革,着力形成以专业能力体系中的能力和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
4.加强专业规范化建设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规范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评估体系,对职业学校所开办专业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教学文件、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及校企合作等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检查,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不允许开办新专业,对已开办的专业条件不具备的要限期完善并达到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专业要禁止招生。要定期进行重点专业评估,加大对重点专业的投入。加强专业调整,建立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构建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的专业设置标准。
5.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与新模式
政府出台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探索实施多种模式拉动校企合作,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研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整合,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推动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校企合作,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6.规划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各级政府要强化统筹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支柱产业分布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科学管理,利用国家和省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引导、扶持、统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合理布局,避免仅以学校基础条件优劣进行布局,并加强实训基地的评估工作,集中投入建设综合性、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实训基地,建设多种形式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和考核,理顺“双师型”教师认证机制,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商业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