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人才流动的博弈分析

2011-11-01唐德祥曹树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局中人采取措施收益

唐德祥,鲍 婷,曹树伟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西部地区人才流动的博弈分析

唐德祥,鲍 婷,曹树伟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从博弈论的视角找出西部地区用人部门和流失人才之间的占优策略,认为应从人才激励保障、人才结构的优化,发展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着手吸引人才。

西部地区;吸引人才;博弈论;实现途径;机制设计

一、引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大潮,一方面起了推动内陆经济走向崛起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把大量内陆人才吸引到了东南沿海一带,一度时期形成“百万人才”下海南、闯深圳“热”,把许多西部人才吸引走了。海南、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当地沿海开放城市人才、内陆人才、国外人才三方面人才相结合而产生的智能结晶。在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吸引并留住人才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本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960年Schultz就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Becker(1964)采用经济方法观察人力资本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历史性的突破[2]。到 20世纪 80年代,在 Schultz和Becker的研究基础上,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一些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纳入到新经济增长模型中去。主要代表有Lucas(1988)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以及Romer(1986)的知识溢出模型[5],Uzawa(1965)的两部门模型[6]。Lucas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的方法把Schultz的人力资本概念和Solow的技术进步因素[4]具体化为人力资本,得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Romer和Uzawa都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考虑。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大部分都接受了Schultz的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总结、分析和应用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如王明杰和郑一山(2006)[7]、杨俊龙(2006)[8]、李福柱(2005)[9]、夏绘秦和李勤 (2005)[10]、黄璜(2003)[11]、闫永琴(2004)[12]等等;另一方面是运用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或地区甚至产业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如王鹏(2006)[13]、陈永平(2009)[14]、李从欣,李国柱和韩宇(2008)[15]、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6]、樊文汉(2006)[17]等等。

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研究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本文拟运用博弈论分析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并设计相应机制,为有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二、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博弈分析

近些年,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其根源主要在于:西部地区气候条件差、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思想观念落后,以及长期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下面我们用博弈论中的反应函数法[18],对西部地区采取的留住人才的措施进行博弈分析。

1.局中人的设定

局中人A——西部流出人才;

局中人B——西部地区用人部门,包括西部地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用人部门。

2.博弈模型的假设

假定局中人A、局中人B都是“理性”的,寻求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局中人A一旦选定东部或者留在西部发展的策略后,再作逆向选择的成本相当大,因此假定局中人A一旦做出选择就不会再改变策略;局中人B采取措施留住人才需要花费一定成本,但留不住人才,其收益(包括经济、社会收益)就会变小。局中人A不知道局中人B的策略选择,因而会随机选择去东部发展或者留在西部发展的策略,局中人B同样不知道局中人A的策略选择,也会随机选择“采取措施”和“不采取措施”策略。于是,局中人A与局中人B之间就展开了混合战略博弈。

3.战略空间

局中人A的战略空间包括“去东部发展”,“在西部发展”两个元素;局中人B的战略空间包括“采取措施”和“不采取措施”两个元素。

假定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时的成本为C。当局中人A选择去东部,局中人B选择不采取措施时,局中人A的收益为a1,局中人B的收益为b1;当局中人A选择去东部,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时,局中人A的收益为a1,局中人B的收益为b1-C(不采取措施时的收益减去采取措施的成本);当局中人A选择留在西部,局中人B选择不采取措施时,局中人 A留在西部的收益为 a1-Δa1(Δa1为在局中人B不采取措施时,局中人A选择东西部时的收益差),局中人B的收益为b1+Δb1(Δb1为在局中人A选择东西部时,局中人B选择不采取措施的收益差);当局中人A选择留在西部,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时,局中人A的收益为a1-Δa1+Δa2(Δa2为在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或者不采取措施时,局中人A选择留西部时的收益差),局中人B的收益为b1-C+Δb2(Δb2为在局中人A选择东西部时,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的收益差),为使模型有意义,我们假定Δb2>Δb1。

4.博弈支付矩阵的建立

根据以上设定,我们可以建立博弈净支付矩阵(这里的支付,是指的局中人的收益),见表1。

表1 博弈净支付矩阵

由于局中人A、B或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者的行动同时,局中人、对彼此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知识,故此博弈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面我们利用反应函数法找出这个二人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设局中人A选择去东部的概率为p,留在西部的概率为1-p,局中人B采取措施的概率为q,不采取措施的概率为1-q,则局中人A的期望支付为:

A的目标是期望支付越大越好,而A只能选择p而不能选择q,因此当Δa1-Δa2q>0时,因为Δa2>0,即的时候,A把p选得越大越好,但p是概率,最大不能超过1,所以就选1;当Δa1-Δa2<0时,A把p选得越小越好,最小不能小于0,所以就选0;当Δa1-Δa2=0时,A可以在区间[0,1]之内随便选一个p。

所以A的最佳反应函数为:

同样,我们可以把B的期望支付整理成为

同样可以求出B的最佳反应函数:

我们在以p为纵轴,以q为横轴的直角坐标里,把A和B的最佳反应函数都画出来,两个反应函数重合的地方,就是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显然由此均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如果Δa1越小,Δa2越大就越小,局中人A选择去东部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西部地区想吸引人才,就必须提供更有利于他们个人价值实现的各项政策;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人才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必然最终会选择去西部发展。

(2)如果Δb2-Δb1越大,C越小就越大,局中人B选择采取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西部用人部门同样作为理性“经济人”,会在收益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使得成本收益最大化。

三、西部地区人才制度设计

博弈结果显示,在目前西部人才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吸引人才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9]。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人才激励保障、人才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建立健全西部地区人才制度。

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以充分体现人才价值,从而激发人才活力。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的工资制度。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类人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结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重要保证,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调查人才结构、配置人才资源中的重要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环境凝聚人才,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结构调整,加强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优秀人才的作用。要加大人才结构优化的力度,引入大批专业化、创新型人才,扭转高层次人才占总人才比例偏低的局面,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开发体系,彻底改变西部地区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

此外,优化西部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规范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力度;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西部人才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提供保障,从而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结论

吸引人才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西部地区建立健全人才制度,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让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地位和实惠;建立完善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事业中去;注重人才结构的优化,改变西部地区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同时,优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合理配置资源,让西部的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利用起来,这将对西部地区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2]Becker G S.Human Capital(2nd e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3]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2(2):3-42.

[4]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

[5]Solow,Robert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70):65-94.

[6]Hirofumi Uzawa.“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IER,1965.

[7]王明杰,郑一山.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8]杨俊龙.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9]李福柱.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05(6).

[10]夏绘秦,李勤.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与缺陷[J].企业活力,2005(1).

[11]黄璜.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J].实事求是,2001(3).

[12]闫永琴.对人力资本内涵的再认识[J].经济问题,2004(9).

[13]王鹏.台湾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3).

[14]陈永平.人力资本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8).

[15]李从欣,李国柱,韩宇.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4).

[16]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 (12).

[17]樊文汉.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

[18]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铁明太.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两个析径与启示[J].求索,2009(5).

[20]李宝平.金融危机背景下破解农民工就业之道[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

[21]胡新华,何莹.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境外经验及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 (5).

[22]宋奇成,王永涛.重庆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

[23]刘清华.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分配视角[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4]黄国华.劳动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5]王云多.收入分配理论及其演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6]朱士光,薛小荣.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框架重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Abstract: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of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growth.,but a very key factor constr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the loss of tal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this paper plans to analyze the dominant strategy between western region employing department and western outward talent.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it proposed some specific measures.Attracting talent should proceed from talent incentive security,optimization of talent structure and wester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ey words:western region;attract talent;game theory;realizing way;mechanism design

Game Analysis of Mobility of Talent in Western Region

TANG De-xiang,BAO Ting,CAO Shu-wei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0,China)

F240

A

1674-8425(2011)10-0022-04

2010-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840056)阶段性成果。

唐德祥(1972—),男,四川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

(责任编辑 邝坦励)

猜你喜欢

局中人采取措施收益
云南:铁路采取措施全力应对低温和雨雪天气影响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电器着火
你丢弃的塑料袋是怎么爬回餐桌的?
张一山、潘粤明联手 演绎《局中人》
2×2型博弈决策均衡的归一化解法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超对策模型中多形式结局偏好认知信息融合的0—1规划方法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