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惠庆自传》中的辛亥革命
2011-10-31吴建雍
吴建雍
陈 光(民革成员 北京赢嘉律师事务所律师)
《颜惠庆自传》中的辛亥革命
吴建雍
颜惠庆先生,1877年出生于上海。他的父亲严永京曾于青年时赴美留学,归国后,参与创建圣约翰书院,任学监。童年时代的颜惠庆,读过私塾,后转入教会所办的英华学塾和英人开办的同文书院。1895年,前往美国留学。五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回国后,颜惠庆执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兼任商务印书馆和《南方报》的编辑。1906年10月,他赴北京,参加清廷举行的游学欧美毕业生考试。1908年2月,颜惠庆被聘为二等参赞,出使美国,从此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909年冬,应召回国,在外务部任主事、参议。1912年民国建立后,颜惠庆任唐绍仪内阁外交部次长。1913年,离京出任驻德国、瑞典、丹麦三国公使。1920年8月,回国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此后,曾三次出任外交总长,数次兼、代、署理国务总理。在南京政府时期,先后任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驻美公使、驻国联代表团首席代表、驻苏联大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颜惠庆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由于对国民党的统治失去信心,他经常托病,不去南京开会。1949年2月,颜惠庆受李宗仁的委托,赴北平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事宜,并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1950年5月24日,颜惠庆病逝于上海。
颜惠庆是较早接触西方文明的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最初参加清廷考试以及在外务部任职期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后。依据日记及各种文献撰写的《自传》,不但记述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对北京的社会实况包括民众心理、习俗的嬗变也多有翔实记载。这些资料极其珍贵,展现了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往往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
会试
1906年的夏天,颜惠庆第一次来到北京度暑假,后来又参加了在京举行的“考验游学毕业生”的会试。这时科举制度已被清廷正式废除,但任用留学生的考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
颜惠庆与泰戈尔在景山庄士敦家门前。前排坐者:泰戈尔(左)、颜惠庆(右),前排站者:任萨姆(左)、林徽因(右),中排左起:徐志摩、伽梨陀莎·那加、恩厚之、沈摩汉、润麒、难达婆薮,后排:某女士(左)、庄士敦(右)
颜惠庆在《自传》中写道:“这次会试与传统的科举考试截然不同,堪称史无先例。主考官是唐绍仪,副考官有严复、詹天佑等,此外还有太医院的御医、法部、大理院的官员数人参加。应试者计有五十余人,专业不同,或留学美国或日本”。颜惠庆报考的专业是哲学,由严复出题,试卷及答案均用英文。试后发榜,颜惠庆名列第二。前十名,取为最优等,赐进士出身,几乎都是留学美国者。其余四十余名,列为二等,多为留学日本者,赐举人出身。其中有一位牙医,虽成绩属优,但时任总理大臣兼军机大臣的庆亲王奕认为进士头衔只能赐给读书人,像牙医这样的方术之士没有资格跻身此列,他只好屈居二等,仅得举人头衔。后数日,中试者至颐和园,由学部尚书带领觐见慈禧太后及光绪帝。觐见时,不准戴眼镜。颜惠庆记载道:“太后目光敏锐地打量着每个人,频频点头,似乎是在表示对我们外貌的赞许”。最后,他被授职于学部。
有关当时北京的民俗风情,颜惠庆写道:“1906年的北京依然处在守旧的氛围中。皇城占据着都城的中心,行人和车马必须绕行,人为地增加了不同地点之间的交通距离”。“这个城市里只有少量的马车,骡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到颐和园去,至少需要四个小时”。官员乘坐的骡车,因品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低品位的官员,所乘车的车帏底边是绿色的;尚书和侍郎车帏底边是红色的,与他们所佩戴的顶珠颜色一致。“时为朝官的唐绍仪,拥有两辆西式马车,由他本人亲自驾驭,在京师官场颇招非议,以为不成体统”。其时,颜惠庆的弟弟,担任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分段工程师,在南口主持开凿隧道的工作,办公室和住地就在长城内侧脚下。《自传》称:“房间的装饰很现代化,食物定期从北京城里运来,还有许多马匹可供驱策”。
回京
翌年,颜惠庆以二等参赞身份,随同出任中国驻美公使的伍廷芳赴华盛顿。1909年,又与在使馆任参赞的周自齐一起,被调回北京外务部,筹建新闻处。当时,北京只有三四名外国记者(其中包括《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大部分新闻稿都是他们发出的,国外对中国的了解只能通过他们。新闻处的成立,旨在转变西方记者左右中国报道的现象,由本国记者向国外发布新闻。颜惠庆被举荐作新闻处处长。
1909年12月,颜惠庆回国至北京,在外务部新闻处任主事,主管新创刊的英文版《北京日报》(The Peking Daily News)的出版,兼任清华学堂总办。
《自传》记述了这个时期外务部官员的衣食住行:外务部为部员提供免费午餐,厨师是一个重要的员役,不仅掌厨,还负责发放俸银。官员们领到的是钱庄银票,须兑换成白银(既有银锭,也有小额碎银),才能使用。即使是五六品官员,也要购置整套官服、礼服,服装面料种类繁多,冬服所用毛皮料即有白鼬、羔羊、狐狸、黑貂等,置备齐全,最少也要数千两白银。外务部的主要官员,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国外生活过,兴起了按照现代式样改造居室的时尚。他们在室内铺设木制地板,安放大型火炉,摆设洋式家具,悬挂厚实窗帘,还安装了电灯。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北京社会生活变得富有魅力。新落成的外务部大楼,厅堂宏敞,陈设华丽,很多盛大集会都在这里举行。越来越多的女士,包括满族皇室格格们,都对社交活动产生了强烈兴趣。北京赛马俱乐部规模有限,跑马场并不宽敞,可是每次举行的比赛,都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颜惠庆受聘于商务印书馆,主编《英华大辞典》,这是第一本完全由中国人编成的大型英汉辞典
《自传》还记述了1910年清廷为取得进士资格的留学生举行殿试的情景。当时,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五年,但官员的升迁依然要经过殿试,才能获得实职。这年的殿试,照旧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时值酷暑,留学生们身着常朝服,剪掉辫子的还须在帽子后面缝上假辫子。应试时,在拜垫上盘膝而坐,伏在一张矮小的书桌上答卷。试题取自经书,每人须写一篇策文。监试官中有不少的王公贝勒,其中有一位蒙古亲王,见留学生们身着朝服、头戴顶戴,又不惯于席垫而坐、暑热难耐的窘态,便慈悲大发,准许应试者脱掉帽子。于是,巨大的红色殿柱上,挂满了缝有假辫子的帽子,庄重的殿堂演出一场滑稽戏。然而,考官并不难为留学生,只要答卷字体工整,策文无大错,浅通论述题目,便不难过关。试后,他们被分别授为翰林院编修、检讨,或各部主事,或分发各省,用为知县。
关于筹建清华学堂之事,《自传》记述道:在派遣什么样的学生留美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产生了分歧。学部认为应派遣国学基础扎实的成年学生出国,外务部以尚书梁敦彦为首,则主张选派年少者,理由是只有树苗而不是已长成的树,才能经过修剪,培育成有用之材。最后决定,成立一个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旨在使选中的学生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学习时间为四年。
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3日,溥仪正式退位,从此结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从官职设立、称谓至服饰,皆于仓促中草创,北京街头呈现出一幅新旧交错的纷杂景象。《自传》记述道:袁世凯把很多海外留学生招集在他周围,其中包括一些留学日本的人,他们的建议尤为他所重视,对他的帮助很大。
颜惠庆在天津的旧居
每天,袁世凯都与他的智囊团共同进餐,很多重要决策就是在饭桌上作出的。在混乱的局势中,他面临着许多非常棘手的问题:敷衍皇室和不妥协的激进派,结束战事,避免与外国发生纠葛,争取赢得列强的支持,特别是在财政方面。他必须策划出将来的立法和行政举措;创造一套共和政体的表达术语,以代替旧王朝的用语。他要选择并任命数以百计的新人,填补空缺职位。他必须设计新的制服,颁布不同政府部门的服饰规定。最后,他还须制定行政级别制度,对各个级别给予适当的称谓。为了迎合共和形式,并且尽可能抢在激进派前面,袁世凯把“大臣”的称谓改成“首领”,相当于英语中的Chieftain。这样的称呼不免显得粗俗,起码是不雅。袁世凯将自己称为临时政府元首,即最高首领。
当时发生的另外两件有趣的事是剃发和易服。理发匠、裁缝乃至皮鞋匠的生意顿时兴隆起来。由于不知怎样梳分头,一些剪掉辫子的人索性把头发全部剃光,犹如寺庙中的和尚。至于服饰,也出现了稀奇古怪的搭配。有人穿着西式晨礼服,却戴着便帽;有人在晚礼服内衬上皮里(由于北京天气寒冷);还有人穿晚礼服,却配上直条纹的呢裤等等。对于这些社会景象,颜惠庆评论道:所有这些奇特的现象,恰恰反映了社会思潮走向,即除旧布新。尽管其中不乏有为衣食计者,但保守主义和顽固守旧派的围墙已被打破,这给改革和现代化运动带来了强劲动力。
在任外务部参议时,颜惠庆受命陪同袁世凯造访驻京各国外交官,特别是那些英语国家的使节,使其有机会接近并观察袁本人。《自传》写道:袁世凯身材不高,但长得粗壮,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果断、精力充沛的人。按照民间观相家的说法,这样的体格属“虎型”。他的头很大,双目炯炯有神,动作虽有些迟缓,但有条不紊。一次,因陪同袁世凯去东交民巷,颜惠庆先赴袁宅,亲眼见到,即使是从寝室所在的后院至大门这么短的距离,他也要乘肩舆,从不走路。后来,袁移居外务部新址,上下楼也必坐肩舆。这或许说明袁世凯确实患有足疾。
有关满汉关系,《自传》写道:清帝退位后,那些知名的、胆小的满族官员,包括一些皇族,纷纷迁居到大连和天津,在租界地寻求庇护所。一些汉族官员,也惶惶不可终日,举家搬往青岛的德国租借地。下层八旗官员或无力离开北京,或不愿放弃职位,便匆忙改用汉姓,伪称汉族,以避免麻烦。实际上,除了南方少数有驻防旗人的地方由于满汉居民交恶,有小范围残杀外,满族人并未受到粗暴对待,甚至未受到歧视。这不仅因为当时有关满族待遇条件的明文规定,也由于“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
《自传》还记载了,为了躲避到南京就任,袁世凯策划了北京兵变:1912年2月29日晚,曹锟率领第三师发动了兵变。这支军队是在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时调入北京的。当时,颜惠庆正在朋友家吃饭。席间,突然听到外面枪声大作。这位朋友的房子是一栋两层的西式楼房,对面是一家当铺,那里着起火来,遭到抢劫。他们上楼张望,看到东边、北边有数处火光,枪声时断时续。惊慌失措的房主匆忙地把银子、元宝、细软等藏到床下。据说,总统官邸的卫队也参与了抢劫,有许多卡车载着抢劫来的东西,开进了外交部大楼的院子。第一天,兵变只限于东城。翌日,西城也遭抢劫。那些匆忙逃往天津避难的人,不幸在那里遇到了同样的灾难。天津的叛兵比北京更加肆无忌惮,对居民的骚扰尤甚。这一系列兵变造成的恶果,很快影响到其他城市,实启军纪窳败之端。
陈 光(民革成员 北京赢嘉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北京等地市场上,台版图书存在着严重的“曲高和寡”情况,价格“畸高”是个突出问题。未在大陆出版的图书、两地均引进的图书、两地均有出版和销售的图书、台湾原创出版发行的图书等几类图书,在大陆市场销售的价格均高于台湾销售价格。由此可见,台版图书的标价虽然由台湾本地市场决定,但在大陆市场上换算成人民币后,价格还是上涨了很多,极大影响了两岸的图书文化交流。
建议应进一步加快出版机制改革。大陆作者的著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能够率先在大陆出版,以便利大陆读者。应尽力避免著作在海外出版后再进口,从而推高图书的售价。二是进一步加强两岸版权合作。从扩大消费群体和读者面的角度考虑,可以更多地出版影印版等形式的图书,进而降低图书价格和加快图书引进速度。三是加强两岸间图书文化的沟通交流,以及两岸共同与第三方的沟通。避免大陆已经从第三方引进的图书,再从台湾引进。如果大陆已经引进并且售价较低,要争取能够出口到台湾,从而实现两岸图书领域的互惠互利。此外,还应利用两岸在电子图书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两岸电子图书市场和电子图书版权交易,使 “两岸图书文化交流”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系国家清史编委会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