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英语测试学课程建设初探
2011-10-30麦肖群
麦肖群
(东莞理工学院 外语系,广东 东莞 523808)
网络环境下英语测试学课程建设初探
麦肖群
(东莞理工学院 外语系,广东 东莞 523808)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为英语测试学课程建设提供了契机。然而,网络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学习素材需要多样化,教师要从认知的角度调查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影响。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英语测试学
英语测试技能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Pvii)语言测试与评估也从英语教学法的一个章节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据调查,语言测试与评估课程被明确列入全国120多所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2]。在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英语测试学是英语师范方向的必修课之一。作为本课程的授课教师,笔者在不断地寻找突破传统的讲授模式的途径,而我院在2007年启动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项目无疑为此提供了契机。在了解和学习该教学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后,笔者产生了利用该平台建设英语测试学课程的构想。
一、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皮亚杰(Piaget)认为,儿童在学习中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的体验和发现、调整中建构新的知识与技能[3](P39)。根据刘昕[4]的研究综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知识观: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形成的;课本知识虽然包含真理,但不是终极答案。课程观:课程设置应强调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选择真实性的和整体性的任务。教学观:理想的教学环境应该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即通过创建真实情景来实施师生或生生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师生观:教师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建构主义被用于指导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其中,关于它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最多[5]。建构主义提倡在情景中合作,通过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去发现知识和规律。而随着研究者对网络课程建设的不断探索,如今网络课程的设置也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几大模块。
(二)我院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特征
我院在2007年引进并推广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为每门课程提供6大功能模块: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班级与角色管理、作业与考试、学习路径的设定和平台内交流。课程内容模块包含课程章节的创建、课程的发布和导出等功能;教学资源模块能储存各种格式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网上通过班级与角色管理功能实现学生的分组和角色分配;作业与考试功能可辅助生成各种类型的练习与测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路径设定功能灵活地规定学生学习的进度与路径;平台内交流功能则可以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据了解,目前我院已利用该平台建设了超过60门的网络课程[6]。其中,外语类的专业课程只有两门,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国内英语测试学课程建设情况简要回顾
Yan Jin[2]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国内英语测试与评估类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待改进。比如,课程需要增加教育心理测试方面的内容,课时有限,学生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不足,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专业的教材等。
二、课程建设探索
(一)教学内容和章节体例
国内关于语言测试的专著不少,它们或侧重于理论的梳理,或侧重于实践中的案例分析,适合做教材的并不多。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对这些专著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之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事实上,国内许多院校都是这么做的[2](P565)。笔者通过比对,初步定下了13章教学内容: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语言测试的基本概念、考试的功能和类别、常见题型分析、考试规范的制定、考试项目的制定和分析、试卷设计与施考事项、考试分数的报道与解释、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语言测试的社会性、接受性能力测试(阅读、听力)、产出性能力测试(写作、口语)、文献阅读与批判。每一章节均包含4个基本模块:章节教学目标、课前阅读与分析、教学内容和思考与运用。
(二)教学实施流程
图1呈现的四步教学法是笔者根据Willis[7]的交际课堂中的任务教学模式构思的。该模式认为,一项完整的任务应该包括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环节(task cycle)、聚焦环节(focus)及任务后环节(post-task)。如果把一个章节的教学比作一项任务,那么,任务前阶段就是师生共同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任务中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过程;聚焦环节是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和运用;而任务后环节应注重对学习活动的反馈。基于上述构思和我院网络平台的实际,最后参照和修改李周平[8]的模式而形成图1的教学实施流程。
图1 教学实施流程
因为课程使用的是整合的资源而不是现成的教材,所以教师应在课前4~5天发布课程信息,告知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并对课前活动提出要求。教师通过网络上传与章节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预习后简要回答2~3个问题,并提前至少一天上传到网络的练习区。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资源模块上传课堂教学可能使用到的素材(包括PPT课件、待分析的案例、超级链接等)。
基于对学生课前预习活动情况的把握,教师把课件上传到教学内容模块下以辅助课堂教学,课堂活动主要是提问和讲解相结合。
讲解结束后,学生在网上完成思考与练习题。课后的练习以解决问题的合作型题目为主。教师在后台先对学生进行配对分组,通过组间讨论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最后把各组的方案公布在平台上。教师要求学生跟帖,也就是评价同伴的方案。
(三)学业评价方式
该课程的学业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包含4部分内容:预习情况、课堂出勤与参与情况、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参与同伴评价的表现。终结性评价以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为参照。
三、实例演示
下面是该模式在“写作测试”一节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活动
教师提前发布课程信息。先阐明三大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能力的构成,了解写作试题的制定方法,比较不同的评分方法。然后教师上传预习的阅读材料,如,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规定,Kathleen M.B.的《语言评价研究》中的Three Approaches to Scoring Writing Sample的章节等。要求学生阅读后简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
(1)W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writing activities in our daily life?
(2)What are the possible components of one’s writing ability?
(3)If you are to design a proficiency test paper with your potential colleagues,which part would you like to design?Listening,reading,cloze test or writing task?Why?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借助PPT课件开展。由于课时有限,课堂讲解主要围绕3个议题:写作的本质和能力构成,写作试题的制定与分析,3种作文评价方式及其比较。教学主要采用讨论和案例分析。如谈到写作试题的制定与分析时,教师通过链接为学生提供若干道不同时期的写作试题,引导其分析比较。提问环节结束后,教师呈现交际型写作命题的几大要素(情景、目的、写作对象、分值等),以供参考。
(三)思考与练习
课堂讲解结束后,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章节作业。本章的作业形式以解决问题的合作型作业为主,包括两项:第一,运用有关写作试题制定与分析的知识,把“Travel broadens the mind”这个名句扩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写作项目,包括提示(写作情景、写作目的、写作对象)、题目与要求(字数、写作要求)。第二,教师上传两篇初中生作文,要求学生与同伴合作评分。学生可用总体印象法分别给作文评分,并比较自己与同伴评分的差异形成的原因;也可用客观评分法,计算出两篇作文的篇章指标(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
(四)反馈
教师通过后台操作把各组在开放性题目中的回答向全班公布,要求学生从中选择至少一个案例进行反馈与评价。这个平台是开放式的,被评价的小组可以对评价进行回复。
(五)章节学业评价
本章的学业评价包括学生预习情况、上课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同伴评价的次数。
四、评价和反思
笔者借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初衷是想克服当前英语测试学课程建设的不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已初步实现。
在教学内容上,多方资源通过平台得以整合,使教学内容摆脱了传统纸质教材的苑囿。例如“考试分数的报道与解释”一节,课本的教学内容只有短短两页,以分数的转换公式介绍为主(如Z分和T分),而没有涉及分数报道方式的优劣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如果完全按照课本内容组织教学,这堂课很可能会变成数学课。笔者认为,公式的代入与计算完全可以由软件协助完成,了解分数报道方式的社会性也许更有意义。恰逢广东省的高考分数的报道方式在2007年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用标准分报道变为用原始分报道。笔者把广东省高考分数变化的相关文件、专家访谈等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比对了解不同的分数报道方式。这些文字、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平台构建的协作与会话情景,使教学双方通过意义协商实现对意义的建构。Vygotsky[3](P51)认为知识是在合作和协商中形成的,师生共同创设的互动的学习社区(community of learning)是知识发生和发展的最佳地点。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社区除了表现在课堂上的合作以外,还表现在课外作业的互动合作上。以往,教师为了批阅的便利,极少布置开放性的作业。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相对而言,英语测试学这门学科中开放性的问题较多,需要一个观点可以自由碰撞的平台。而在校园网络辅助下的教学模式里,学生的作业是要在平台上向全班公布的,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从中知道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评价,并及时反馈。例如,文献阅读课后,有学生在讨论区表示想对比不同的题型(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对小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但又被一些实际操作上的细节所困扰。在平台上获悉这个情况后,教师及时加入讨论,提供指引。最后这些想法被付诸实验研究,形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
网络教学平台对学习评价方式的改变是普通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平台更有利于开展形成性评价,使得教学双方更注重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结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不大重视日常的表现,不预习、迟交甚至不交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网络平台完全克服了这样的问题。网络上可以显示学生上传作业的时间,学生交作业的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网上的学生平时的作业就相当于学生的成长档案袋(portfolio)。据观察,实施网络辅助教学以后,极少出现学生迟交作业的现象。
网络平台辅助英语测试学课程的建设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首先是网络平台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比如,目前学习路径功能模块利用得比较少,而随着教学班级人数的增加,个体学能的差异也会越大。如果教师能开发出难度不同的学习材料,通过路径的设定,让学能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学习区域,则更能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其次,学习素材需要进一步的多样化。目前许多章节的学习素材还是以文字素材为主,视频和音频材料需要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学生强烈要求增加的中小学英语口语测试材料。此外,教师要从认知的角度调查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影响。
[1]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Yan Jin.The Place of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a[J].Language Testing,2010(4).
[3]John.W.S.Educational Psychology[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5.
[4]刘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缘起、基本观点及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8(4).
[5]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6]陶晓静.关于我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的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1).
[7]Skehan,P.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6(1).
[8]李周平.校园网环境下的发现讨论教学模式的探索[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H319
A
1673-1395(2011)10-0076-04
2011-08-09
麦肖群(1976-),女,广东三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和教学评价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