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添动力十年奋进谱华章
——兖矿集团济宁三号煤矿打造独具特色、安全高效、生态文明现代化矿井

2011-10-27济宁三号煤矿矿长吴向前

当代矿工 2011年6期
关键词:矿井煤矿发展

□济宁三号煤矿矿长 吴向前

科学发展添动力十年奋进谱华章
——兖矿集团济宁三号煤矿打造独具特色、安全高效、生态文明现代化矿井

□济宁三号煤矿矿长 吴向前

济宁三号煤矿(以下简称济三煤矿)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核定年生产能力800万吨,配套建设有年入洗能力800万吨的大型选煤厂、装机容量27万千瓦时的煤矸石热电厂、年吞吐量500万吨的山东省内河最大的港口——济宁泗河口煤港,是国内第一座集煤、电、港于一体的特大型现代化井工煤矿。矿井于1993年12月19日开工建设,2000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井田面积11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8亿吨,可采储量5.3亿吨,设计服务年限81年。

投产十年来,济三煤矿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守“博采众长、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和“科学发展、平安富美”的发展理念,用大手笔、大思路、大气魄建设矿井、发展矿井,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不断超越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一部气势磅礴的时代华章。

回首十年,济三煤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十年,是探索与实践国有现代化大型煤矿科学发展的十年,是创建特色、培育品牌、展示行业窗口形象的十年;是亮点纷呈、硕果累累、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十年。十年来与时俱进的发展足迹,印证了代代济三人自强不息、干事创业的无比艰辛,饱含着勇往直前、搏击壮歌、建设现代化一流煤矿的满腔热情,铸就了企业科学发展的辉煌业绩。

十年探索,安全预控力持续提升

济三煤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决定一切、影响一切”的思想,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区队班组管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考核奖惩九大安全体系,使全员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大幅提高,干部的安全管控能力和职工的技能素质显著提升;不断加大安全装备投入和安全技术攻关力度,重大灾害防治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系统安全可靠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创新实施了以“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的“三为”核心理念为指导,以“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这“六预”为运作流程的“3+6”安全预控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抓安全的有效方法,实现了由事故被动控制向超前防范的转变,安全预控力逐步增强。“3+6”安全文化课题荣获了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优秀成果二等奖。截至2011年3月2日,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790天,安全产煤3811万吨,被命名为“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煤矿”和“山东省防治水、一通三防、瓦斯治理示范矿井”。

十年奋斗,生产经营成效卓著

济三煤矿始终坚持走新型现代化矿井安全高效发展之路,矿井安全监测、采煤、提升运输及洗选设备分别从德国、英国、美国、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引进,创新应用了兖矿集团综采放顶煤核心技术,实施了矿井生产技术改造,将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由5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前期达到1000万吨),等于在资金投入不增加、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再建一座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矿井,放大了矿井的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实现了安全、产能、效益的有机结合。

针对特殊的地质条件,济三煤矿优化开采布局设计,创新全煤巷采区巷道布置、异型工作面布置方式,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创新采掘生产工艺技术,探索实施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上行开采、不规则工作面开采、岩巷快速掘进、短壁架后充填开采等一批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应用了顺槽超前液压支架、工作面电动单轨吊、普掘快速机械化作业线、无轨胶轮车、转弯皮带等一批新装备,提高了生产组织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了投产初期厚煤层工作面生产的高产高效,保持了后期厚薄煤层配采的产量稳定,创出了班产1.26万吨、日产3.72万吨、月产93万吨、单个综采队年产量608万吨、全员效率52吨/工、10天安装一个综放工作面等一系列中国井工开采最高纪录,树立了特大型深立井“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当年达标”的典范,2003年产量达到1008万吨,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年产千万吨的立井煤矿,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多次被评为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

济三煤矿创新推行内部市场化、全面预算、成本内控管理,突出煤质发运“三零工程”和“四个优化”,实现了调品种、提质量、增效益,生产经营效果显著。十年来,济三煤矿累计产煤68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130亿元,为煤炭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年创新,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济三煤矿大力推进科技兴矿战略,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十年间累计投入科研、技改资金2.5亿元,开展科研项目700余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61项,其中74项获集团公司及以上奖励,13项自主发明获国家专利,《立井无轨胶轮车运输》《放顶煤工艺条件下上行开采》《冲击地压防治》等一批技术成果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高效洁净安全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的创建与实践》获全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基于工业以太环网的集视频网络、数据网络、控制网络三网合一的功能齐全、覆盖全面、高效可靠的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实现了安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监控、井上井下主要系统设备的远程控制、各类管理数据信息的内部网络共享;打破传统煤矿企业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握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发展趋势,在文化管理的更高层次引领企业发展;创新实施企业文化、准军事化、内部市场化、精细化“四化”管理,管理质量上升到新的层次,形成了以“3+6”安全文化、“四自五精”管理文化、“五心四德”美德文化、“六为四建”廉洁文化四位一体的“同舟文化”模式,并系统融入兖矿“天地人和”责任文化,提升了发展软实力,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中国安全文化管理典范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编制的《济宁三号煤矿准军事化管理条例及考核细则》,获山东省行为科学管理成果一等奖;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5E6S、编码定置、走动式等管理手段,建立了涵盖9项内容87个工种的岗位精细标准手册和标准操作体系;创新实施全员绩效考核、星级区队竞赛、区队正职考核、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等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与2000年相比,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增长了19%和22%,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增长了129%和29%;实施全面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矿井通过了环境、质量、职业安全健康、测量四项体系认证,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荣获了全国煤炭工业质量奖。

十年建设,生态文明形象焕然一新

济三煤矿充分利用地处孔孟之乡、濒临微山湖畔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区域生态优势,实施了以构建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及绿色洁净生产园、循环利用产业园、青山绿水工业园、低碳发展示范园、平安富美和谐园的“一化五园”绿色生态文明矿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安全高效、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矿井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减量化、低排放、再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开发利用“三废”资源,探索应用了煤矸石井下充填、采空区涌水井下直供、矿井水深度处理复用、粉煤灰注浆、太阳能风能新能源利用等一大批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成果,初步建立了资源高效利用的内部循环链,最大限度减少了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分区规划矿井布局,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矿井呈现出碧水环绕、绿树掩映、鱼虾成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形象,实现了煤矿“矸石不上井、出煤不见煤、产煤不用煤”,展示了“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风采,被国家能源局、中煤加工利用协会联合选定为全国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试点,成为全国首批达标的10个中华环境友好煤炭单位之一,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联合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十年发展,职工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济三煤矿健全了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机制,规范了矿务、区务公开制度,职工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全面落实。与此同时,济三煤矿建立健全了“五险一金”、生活救助、大病医疗互助、城镇困难职工低保、临时就业帮扶、法律咨询援助等职工利益保障机制,职工劳动防护和福利待遇得到有效保障。十年来,各级党政组织走访慰问各类困难职工家庭2620户次,发放帮困资金700多万元,并建立健全了“金秋助学”和“树、献、送”机制制度,坚持实施“十助一”和“一助一”爱心助学活动,累计筹集助学金4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济三煤矿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改善职工就餐、洗浴、住宿、乘车、工作环境,职工人均年收入由2001年的17063元提高到2010年的63316元,增长了近4倍。为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济三煤矿投资50万元建成了260平方米的集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茶座为一体的多功能职工文化休闲场所,改造了老年活动中心,适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民意调查山东省最具幸福感的企业。

十年共为,党建融入中心促发展的作用凸显

济三煤矿始终坚持党建“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服务大局有作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矿井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有力助推了矿井的平安和谐发展。济三煤矿深入推进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构建班子建设“三五”长效机制,培育特色党支部和品牌党员,实施党建工作量化闭环管理,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三个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着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积极运用精细管理、绩效管理和现代管控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实施了独具特色“131”党建精细管控模式;倾力打造了卓越管理园、能力修炼园、品牌党建园、创新实践园、平安和谐园、百家争鸣园“六园”党务卓越绩效管理平台,促进了党建工作向卓越化、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转变;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着力促进各项工作服务矿井发展,深入推进平安工程、惠民工程、和谐工程,凝聚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共谋发展的合力。

十年实践,品牌形象达到行业一流

济三煤矿十年的发展实践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十年间先后有两位副总理莅临矿井视察。2001年10月1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来到济三煤矿视察,并欣然提笔写下殷殷期望:“为建设独具特色、全新模式现代化矿井而努力!”2010年2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600米井下题词嘱托:“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区队班组建设,确保安全生产。”

十年来,济三煤矿先后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煤炭工业最高奖——太阳杯、全国文明煤矿、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型矿井、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全国工业党建先进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煤炭工业质量奖、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建国60周年山东省精品建设工程等15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回望历史,经过十年的风雨磨砺,济三煤矿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应对困难和复杂形势的发展能力,锤炼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为矿井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年发展是历史的检阅,更是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开始。站在新起点上,济三煤矿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新要求,抓住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煤业公司“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诚信尽责,务实作为,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做深、做精、做特、做优,坚定不移地走好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效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倾力打造安全高效、生态文明、科技领先、文化先进的特色精品矿山,创造矿井发展的新辉煌。

(本文图片摄影:范仲坤)

猜你喜欢

矿井煤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