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
2011-10-27张伟
张伟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附属渤海职专 天津 300251)
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
张伟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附属渤海职专 天津 300251)
案例教学具有形象、生动、授课效果好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适时采用案例教学,会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也是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当积极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做中学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强调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强调培养技能与工作实践的内在联系。因此,中职教育应越来越贴近工作实践,强调上岗所需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一种怪现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对计算机的硬件或软件出现的一些简单问题束手无策,而电脑市场或电脑维修店的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计算机专业学历,或者根本不是学计算机的,但他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非常熟练。笔者问他们怎样学会的,回答是:做的多,熟练了,就会了。这种现象使笔者意识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出现了问题,中职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学科化、理论化倾向,而忽视了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讲的多,做的少。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教学大纲中强调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对原理的认识,但本课程实践知识讲述、直接动手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缺乏直观认识,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不能尽如人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往往将CPU的结构、功能、原理作为重点,而这些知识对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而对CPU的种类、厂家、性能、与其他部件的搭配等这些对中职学生将来就业有用的知识则介绍得不多。
因此,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以教师预备的案例为线索,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笔者认为,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这正是案例教学的特色所在。
案例教学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个案的分析,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个别事例进行归类,得出最终结论。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不仅要用到计算机课程本身的知识,还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分析判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
案例设计的要点
上好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案例能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在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要具有现实性 要考虑学生已有的条件和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难度适宜的案例。缺乏难度,学生会没有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这些都对教学不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一个个案例学习掌握理论知识。
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案例应是前人的经典之作、经验之作,应是来自实际环境中的或学生熟悉的。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能够解决身边存在的各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也大有裨益。
案例要具有前瞻性 案例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借鉴案例中的方法加以解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要具有思考性 案例教学要给学生留下任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对问题的各方面进行解答。要求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挖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案例要大小适度 要根据课程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要求设计大小适宜的案例,可以先从小的案例教学入手,一般这些小的案例只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15~ 20分钟内进行,这些小案例涉及的知识点不多,更容易突出授课目标,等到学生适应之后,再选择大的案例。
案例的实施过程
对于案例教学而言,案例的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案例教学更注重交互式的学习探索,讲究的是过程。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案例实施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案例的讲授 在这个过程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归类等方法对案例进行层层深入的讲解,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使学生最终获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分析案例时逻辑性要强,要有利于教学的深入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讲解,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案例的练习 教师在讲授案例后,要让学生通过操作练习达到对案例的真正掌握,以进一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的讨论 案例教学具有双向互动性,案例分析要敢于让学生发表观点,让学生争论,之后教师再加以分析,效果就会更好。学生在参与和争论的过程中,可以掌握案例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增强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围绕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展开问题讨论,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准备,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提出几个有主题的讨论问题,同时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发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学生就各自的案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论据,并在相互提问、回答、反问的辩论中使案例的真实情境“再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就体现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和教师的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取小组学习法等等。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的实施
以下是一个针对“开机黑屏”内容进行的案例教学。
案例描述 遵循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 “开机黑屏”案例,该案例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经常遇见。
案例分析 教师讲解“开机黑屏”案例的分析思路:(1)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此时需要更换好的电源。(2)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如主板 (及主板的CMOS)、内存、显示卡等出现问题,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为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可用替换法更换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3)配件间的连接质量问题,内存、显卡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这类故障。(4)显示器本身的故障,如显示器开关电路出现故障引起显示器黑屏,行输出电路或显像管供电电路出现故障也会引起显示器黑屏,外部电源电压不稳定,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显示器不工作等等。教师应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联系起来。
案例演练 在教学环境中,利用我校的硬件维修实训室,使其中10台正常微机产生开机黑屏故障,并对所有微机进行分组分类标识,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成小组,以学优生带学困生的方式开展互帮互学。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关注每组学生的表现,并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案例讨论 学生在解决“开机黑屏”案例时,教师要事先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如表1所示。通过这种讨论让学生自己动手,边学习,边实践,并从中进行探索、分析和创新,真正实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表1 案例讨论活动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维修流程
笔者在进行“开机黑屏”故障的案例教学时,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不断接受教育与培训的状态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并养成一种习惯。对于案例取材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学习实效,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往往家中计算机出了故障也敢于动手维护。
通过这个案例,可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可通过讨论使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最终可以成为能够独立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案例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产生的错误中学习,从模拟决策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
另外,教师要加强讨论环节的组织,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同样的事实与情境,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不同的观点与解决方案在课堂讨论中会发生碰撞,通过讨论可以相互补充,认识会逐渐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讨论环节的组织,做到全员参与,控制节奏,不能冷场,也不能热烈到偏离轨道,要使学生在拟定的情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各抒己见,抓住问题的本质。
[1]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范劲松,黄友初.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系统应用[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3).
[3]陆晓东,侍杏华.案例教学法在现场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J].卫生职业教育,2003,(5).
G712
A
1672-5727(2011)07-0160-02
张伟(1971—),男,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附属渤海职专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