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驾驶员安全心理研究

2011-10-27吴倨伟阳兴洋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1期
关键词:驾驶员高速公路事故

吴倨伟 阳兴洋

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工程部 100088 2.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030

高速公路驾驶员安全心理研究

吴倨伟1阳兴洋2

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工程部 100088 2.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030

高速路事故发生主要由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与车辆不良性能造成,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其安全行为关系密切。本文以芙蓉西高速公路为实例,实测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以及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对实测结果与调查原因进行驾驶员心理分析。分析得出:驾驶员心理负荷同路段有很大关系,事故多发生于货运车辆,事故发生于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鉴于此,本文在增强驾驶员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引进了安全心理分析。

道路安全;安全心理;安全分析

Road safety;safety psychology;safety analysis

高速公路由于具有全封闭、全立交,单行道的特点。事故起因主要由超速、超载引起制动性能不足甚至失效、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主要是人为心理引起。现有研究主要从路段以及车速方面进行道路安全分析,对于驾驶员安全心理分析较少,本文以芙蓉西高速路为实例,运用仪器分析驾驶员不同路况下的心理变化以及事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驾驶员心理变化的原因。对高速公路驾驶员的安全心理进行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道路安全。

1 驾驶员安全心理影响要素分析

驾驶员的安全心理随路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其心理状态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安全心理的产生就会产生不安全行为。现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影响驾驶员的行驶过程的心理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心理机能失调

①情绪不稳。从事故的发生角度分析,情绪可分为激进型、中间型、消极型3种状态。激进型情绪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中间型情绪受到外界刺激时,变化不显著,能保持平静、正常,一般不易出现事故;消极型情绪受外部刺激时,表现为忧郁、恐惧、压抑,正常的动作被打乱。因此,激进型情绪和消极型情绪就是情绪不稳的2种状态,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以沪蓉西高速为例,对驾驶员负荷度的评价采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作为评价指标。图1可看出驾驶员在不同路段上驾驶负荷度大小,受到行车速度和道路线形条件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坡路段驾驶负荷度最高,上坡路段次之,正常路段最小。同类型的路段上,车辆行驶速度越高,驾驶员负荷度基本上也相应越高。图2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多集中于超速与操作不当,超速使人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

图1 不同路段下速度、驾驶员心率变异值图

图2 事故原因总体分布情况

②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人体一种复杂的暂时性心理状态,会使人体分泌系统产生失调、紊乱。这时人们要注意休息,调节内部机能,不能继续劳累过度,如果无视这些疲劳,任其发展很可能违章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1.1.2 思想观念错位

思想观念的错位,可能导致安全行驶观念的落差。例如意识到高速行驶可以节约时间,超载可以提高利益最大化等观念。

1.1.3 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对人构成一种感情上的威胁,使人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很有可能产生不安全行为。

1.1.4 其他不安全心理因素

如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等不安全心理因素。这些常见的不安全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疏导,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客观因素

影响驾驶员安全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主要有驾驶员自身素质和道路环境。

1.2.1 驾驶员自身素质对安全心理状态的影响

驾驶员自身素质对安全心理状态的影响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大类。身体素质包括人的体质、体力和精力;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工作生活的经验等)、心理健康素质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1.2.2 环境对驾驶员安全心理的影响①作业环境

驾驶员高速行驶过程中,当工作环境的路况出现不平整,坑洼较多,上下坡坡度较大时,又出现长时间驾驶,缺乏交流,会超过人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的限度,从而影响到心理、情绪产生波动,行为出现异常反应,导致违章和事故的发生。

②家庭环境

目前,我国高速路事故主要集中于大型货运车辆。以沪蓉西高速事故统计图为例。图3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多集中于货运车辆。货运驾驶员家庭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缺乏知识、收入低下、家庭负担沉重等。这些因素致使驾驶员存在经济至上的原则,导致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侥幸心理及冒险心理严重,缺乏完善的安全教育等。

图3 沪蓉西高速事故车型分布图

③群体环境

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驾驶员不安全心理也往往酝酿于群体之中。因此交通局、运输公司安全教育建设非常重要。

2 心理学在驾驶员安全行为的运用

2.1 知觉在安全驾驶中的运用

知觉在安全防范中具有重要作用。驾驶员在行驶途中,只有清晰地感知到的客观环境,通过对道路路况及周边车辆的感知、理解,达到人与事物与环境、行驶与安全的适应和协调,才能为排除安全隐患奠定认识基础,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及时预防,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安全通行。

(1)运用协同性,增强有效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协同性原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知觉运动,使人的知觉达到更加有效的程度。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听的东西只能记住15%,而看的东西则可以记住25%。所以,搞安全教育应做到形式多样,达到耳听、眼看。对驾驶技术及安全行车规程进行全面的教育与辅导。

(2)运用对比性,增强意识观念。为了突出不安全行为的后果,提高驾驶员对安全行驶的重视,在教育中应进行对比教学,让驾驶员形成一种安全驾驶与不安全驾驶结局的相对落差,以增强人的知觉印象,从心理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安全心理培训

人们希望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来提高驾驶员的行为安全,强调驾驶员的技术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就是要运用心理学手段,建立他们的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定势,提高心理容量,使驾驶员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运用心理指导进行调节,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2.3 心理暗示的运用

在心理学中安全提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行国家高速公路的通行,存在一定的出入口收费制度。据此,在入口设置安全提示标语、工作人员对驾驶员进行一定安全提示。对驾驶员起到一定的心理暗示。

4 结论

(1)芙蓉西高速公路事故发生主要以货运行车辆为主;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超速及操作不当等人为可操控性因素。

(2)驾驶员心理变化受多方因素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个人意识、教育培训、道路环境等。

[1]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

[4]郑柯.基于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的高速公路线形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5]姜华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安全心理学对驾驶员通过对安全培训、心理辅导等方式,能够有效增强驾驶员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Highway accident occurs mainly by the driver's unsafe behavior and vehicle performance caused by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safety, driver behavior are closely related.In this paper, with hibiscus West expresswa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driving process changes in heart rate,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Conclusion: driver mental workload has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sections, accident occurred in the freight vehicle.In view of this, in enhancing the driver mental capacit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afety psychology.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46

吴倨伟(198 7-),男,本科,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工程部。主要从事道路安全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驾驶员高速公路事故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王牌驾驶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