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缘明代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

2011-10-25高阿申

检察风云 2011年2期
关键词:白釉楷体釉瓷

中国古代的白瓷,历来令人注目。

唐以来,史有“南青北白”之说,更有邢窑、定窑和巩县窑之盛名。而元以降,景德镇窑名品辈出:元枢府釉瓷,是迄今唯一可认定的元代宫窑瓷器。及至明代永乐,白瓷又有大刀阔斧改进,釉汁肥腴如羊脂,最下工夫的当属胎的薄度,薄得能透影,号称半脱胎。还有甜白釉,釉色白中泛灰、或略为泛黄,给人一种甜滋滋感觉,遂有“甜白”、“奶白”和“填白”之称。因为永乐白釉瓷胎薄,故成品率极低,“在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中,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竟然全部是白瓷”。正由于永乐皇帝的这种特殊喜爱,致白釉器在宫廷祭祀、法事、日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加强,并使白釉器最终成为明清御窑厂必不可少的—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品种。例如明宣宗洪熙元年,朱瞻基初嗣大统,数月内竟连下三道制作白瓷祭器的圣旨和御批;又例如清咸丰时期,尽管国力衰弱,御窑厂基本停烧,唯分置于北京景山“寿皇殿”和故宫“奉先殿”所用祭器除外。《清档》记载:咸丰二年传令烧制的白釉樽、爵、镫和大小盘、碗类,皆为奉先殿祭祀所用。数量则微乎其微,有的品种只烧几件,最多的也只有四十件。

由此可知,明清两代,白釉瓷的功能与意义非同寻常。尤其是在明早期,名闻遐迩的“永乐年裂”四字年号款,只出现在青花压手杯、祭红和白釉器上,可见白釉瓷在宫中的地位。

经验靠积累熟能生巧

自1992年笔者得到一件底落“大明嘉靖年裂”两行六字青花楷体款的暗刻云龙纹白釉罐后,对于元明清龙纹和甜白釉瓷的研究兴趣倍增,加上手上有多件明清龙纹参照物,结合资料,竟然亦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参见《收藏》2003年第7期《历代瓷器龙纹浅议》和第12期马广彦《阿申之路一一古瓷鉴赏家高阿申成功经验剖析》)。

上世纪末,笔者还有幸得到一件底署青花“大明弘治年裂”楷体款的白釉涩胎龙纹盘。盘子老气纵横,釉汁晶莹、釉而光整、色泽白中闪青。盘内心光素、外壁饰对称两条颇具动感的五爪行龙,龙纹露胎、刻画细腻,有明代征貌。笔者起初并不能排除其为明代之物,之所以最后定其生产年代为康熙朝,是因为盘的外底面平坦;器底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裂”款识的书写风格亦与弘治朝有异,故从其整体所反映的时代风貌来看,当属康熙朝摹仿品(参见高阿申著《瓷器收藏宴鉴·饮食器》p92)。

当今时代,收藏不只成为文化,还被真正视为一种高雅活动。大兴博物馆和文件产业便是见证。无奈粥少僧多,古董价格飞扬,赝品充塞市场,“捡漏”似已成天方夜谭。然而,笔者两月前以4.48万元人民币(含佣金)从嘉泰拍卖行拍得一件明正德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公允地说,亦可谓是一次差价悬殊的捡漏。

此盘撇口、弧壁、底微塌、圈足,高4.8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206厘米。盘的内心绘云龙纹,外壁饰海水龙纹,底落青花双圈“大明正德年裂”两行六字楷书款。付款取货时,瓷器鉴定专家钱伟鹏碰巧在旁,他说这个白釉龙纹盘,国外的价格可达30万至35万元人民币。钱伟鹏先生系我国首批选派驻海外的文博专业人员,往返于世界各国和大拍卖行间,对于瓷器行情他十分熟悉。而此前一些拍卖成交纪录亦清晰表明,该类盘的国内价位在20万元左右;国外在30万至40万元人民币之间,而且,拍品历来稀缺。

20多年来,笔者集古瓷一千余件,大多系地摊上觅得。最近几年,为充实品种或当教材,每年要从拍卖行买上一些。这些拍品给同行看后,给出的价格都较高,若当时转手,即可翻上一两番。由此可见,适合各种层次需求的拍卖行,原本就是个觅宝的好场所。须正视的是,参拍者需有实战经验,要不,只能算盲目投机或摆谱!笔者曾见识过几位穿着时髦的参拍者,他们把一件市面上习见的普通的晚清日用器,举拍到5万多元。这勇气和高出物品数十倍的竞价,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满场的喝彩。

鉴瓷贵在举一反三

鉴定瓷器时、尤其在课堂上,笔者有时会问问持有者:“买这件器物的理由是什么?”掏钱买古董,应该有个说法(当然,若鉴定为赝品,笔者更当给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你对器物承载信息的认识。能讲出一两条理由的,说明入门了。说出的理由多,又能与器物特征吻合,属真懂,否则很可能在瞎买!

龙是中华民族的软征,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各朝各代的龙纹,变化一般都较大。就连陶瓷界有“嘉万不分”之说的嘉靖与万历朝,尽管两朝有许多纹饰通用,却在龙纹上差异明显,并让人一目了然:嘉靖闭嘴龙多见;万历惯见张口吐舌之龙。

至于明清两代的龙纹,于绘画上的差异也就更大(详见2009年《检察风云》第17期之《元明清龙纹》),即便在纹饰上仿明仿得最到位的康熙朝,其釉而光整、晶莹平滑、白中闪青、盘的外底面平坦,显示出康熙朝的时代特征外,所模仿的明龙,亦带有不少康熙气息。我们从明弘治或正德的龙纹上可见:其画法颇具特色,双眼圆睁,置于一侧,仿佛龙头上架着一副眼镜,故有“眼镜龙”之说。康熙朝所仿为依样画葫芦之物,虽在龙的发、须与爪等方而几近雷同,但“眼镜龙”的嘴部刻绘显得过细,超越了时代,加上眼镜所占头部比例较小,使“眼镜龙”在整体上显得似是而非;而龙身之鳞片,也不似网状纹片,更像鱼鳞片。此外,差异还表现为:明代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的装饰技法别具一格:除龙身和云朵露胎外,龙的须、爪、肘毛等其他细部及海水、江崖,均为暗花(罩釉)。而康熙所仿之器,龙身龙爪均为涩胎,龙纹的周边并无明代同类产品当有的暗刻花纹。

瓷器上的龙纹,自元代被皇家重视后,随着朝代更迭,历朝各代各具特色。故而,成为瓷器断代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

猜你喜欢

白釉楷体釉瓷
陶瓷玩具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腹部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宋吉州窑与定窑白釉类瓷器对比研究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浅析
辽金元时期巫山文学撷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