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荜茇-13味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

2011-10-25李秀丽唐晓光高丽枫刘青妍娜日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槲皮素酒精性脂质

李秀丽,唐晓光,高丽枫,刘青妍,娜日苏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荜茇-13味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

李秀丽,唐晓光,高丽枫,刘青妍,娜日苏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研究荜茇-13味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方法: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仅喂饲普通饲料,其他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8%标准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12周.分为模型对照组和荜茇-13味低(2mg/kg)、中(4mg/kg)、高(8mg/kg)给药组.治疗组于13周开始灌胃荜茇-13味.药物干预8周末结束实验,测定体重、肝湿重和肝指数,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组织TG、T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以及血清中TG、TC、LDL-c、、ALT、AST、MDA和肝组织TG、TC含量均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HDL-c和SO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及血清TG、TC、LDL-c、ALT、AST、MDA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减轻(P<0.05,P<0.01).结论:荜茇-13味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治疗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荜茇-13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隐匿性肝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性脑病[1].目前,其发病机制并未清楚,治疗药物不甚完善,临床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研究NAFLD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的模型,以探索荜茇-13味对NAFLD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雄性Wister大鼠40只,清洁级,体重180g~200g,购买并饲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温度为(20±3)℃.高脂饲料由北京大学医学部提供.荜茇-13味由赤峰市巴林右旗中蒙医院明根巴雅尔提供,临用时用水研磨成400mg/ml的糊状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雄性Wister大鼠40只,分笼饲养,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Model)、荜茇低剂量组(BL)、荜茇中剂量组(BM)、荜茇高剂量组(BH),每组为8只.Model、BL、BM、BH组各给予高脂饲料(87.7%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0.3%胆酸钠)饮食12周,Con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动物均自由饮水.13周开始BL组、BM组、BH组定时灌胃,分别给予荜茇-13味2mg/kg、4mg/kg、8mg/kg,每日一次.Con和model两组给予4mg/kg蒸馏水灌胃.温湿度符合标准,明暗12小时交替.药物干预8周末,所有大鼠隔夜禁食12小时,称重以10%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处死.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备用.取肝组织于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冰箱备用.

1.3 观测指标、检验项目和方法

⑴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食欲状态、活动情况和毛发情况.实验结束后测体重和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肝湿重/体重).⑵血清指标的测定.测定血清ALT、AST、TG、TC,LDL-c、HLD-c、MDA、SOD,全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各组大鼠均发育良好.与Con组相比较,Model组大鼠肝脏湿重和肝指数(每100g体重的肝脏湿重)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Model组相比,BL、BM、BH组大鼠体重、肝脏湿重和肝指数均较Model组有所下降,其中BL、BM、BH组的肝脏湿重与Mode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M、BH组的肝脏指数与Mode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2.2.1 肝功能:Model组大鼠血清ALT、AST较Con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P<0.01);与Model组相比,BL、BM、BH组大鼠AL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H组的AST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L、BM组的AST有下降趋势.脂质氧化:Model组SOD、MDA与Con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Model组相比,BM、BH组大鼠MDA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L组MD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M、BH组大鼠SOD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各组大鼠体重肝湿重和肝指数(X±s)

表2 血清学肝功能和脂质氧化指标的变化(x±s)

2.2.2 血脂:与Con组相比,Model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Model组相比,BL、BM、BH组大鼠血清TG、TC均有下降(P<0.05),其中BH组TG显著下降(均为P<0.01),BM、MH组的LDL-c组与Model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而对于HDL-C的测定,BL、BM、BH组与Model组比较具有所升高(P<0.05).见表3.通过对肝组织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所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降低胆固醇比较明显,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4.

表3 血清学血脂的变化

3 讨论

导致肝脏的炎症.脂肪性肝炎的持续存在,即炎症-坏死的循环,或其它因素的打击,造成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大于降解,从而形成进展性纤维化.大鼠经高脂饮食诱导12周后,模型组的肝湿重和肝指数、TG、TC、LDL-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HDL-c则降低,说明模型组脂代谢紊乱;而ALT、AST、MDA、SOD血清水平模型组与对照组比

NAFLD发病机制极为复杂,1998年Day和James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已成为解释该病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2].首次打击主要指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堆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成为NAFLD发病中的第二次打击,从而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组已出现脂肪性肝炎.

表4 肝组织TG、TC含量的变化(mg.g-1肝组织)

药物荜茇-13味主要是由荜茇、绞股蓝、沙棘、苦参等13味药组成的.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是中蒙医常用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功能.临床中不仅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泄泻、脐腹痛、牙痛、头痛,蒙医还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病.荜茇中所含胡椒碱具有降低TG、TC[3],抗氧化作用[4];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是葫芦科植物绞股蓝属植物,其根或茎全草人药,其有效成分为绞股蓝总苷,研究发现绞股蓝总苷具有降低血脂、可以显著提高机体SOD水平,同时抑制MDA和/或加快其清除,从而有效的防治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5];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果实中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桐物质,尤其是槲皮素作用较多.通过对槲皮素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免疫增强功能[6]、抗菌、抗病毒[7]、镇痛[8]、抑制血小板凝集[9]、舒张血管[10]、抗酒精性氧化损伤[11]、抗氧化应激作用[12]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荜茇-13味药物干预组体重、肝湿重、肝指数下降;血清TG、TC、LDL-c和肝组织TG、TC降低,HDL-c升高;提示荜茇-13味具有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血清ALT、AST水平和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降低,而SOD升高,说明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提示荜茇-13味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炎症程度的作用.本实验药物干预开始于建立模型后的第13后,此时,大鼠肝细胞脂肪性变和肝组织炎症已较严重,用荜茇-13为干预后,脂质代谢紊乱、肝组织炎症有所改善,说明荜茇-13味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治疗作用.其组分所含的有效成分所产生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有可能起到了协同作用.荜茇-13味对NAFLD的治疗作用机制有可能与其降低血脂、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氧化有关.其量效关系不甚明显和作用机制尚未开展,这都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1〕Akbar DH,Kawther AH,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metabolic syndrome::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 know.Med Sci Monit,2006,12:RA23-26.

〔2〕〕Day CP,James UF.Steatohepatitis:a tale of two hits[J].Gastroenology,1998,114:842-5.

〔3〕包兰兰、金庄、博.格日乐图.胡椒碱降血脂的实验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22-23.

〔4〕刘屏,索婧侠,于腾飞.胡椒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7(3):7-9.

〔5〕周亮,许玉萍,魏源,等.绞股蓝总皂甙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24(2):205-207.

〔6〕〕Kimata M, Shichi Jo M, Miura T, et al. Effects of luteolin,quercetin and baicalein on immunoglobulin E-Mediated mediator release from human cultured mast cells [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2000,30(4):501-508.

〔7〕〕Vrijson R. Antiviral activity of flavones and potentiation by ascorbate [J].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1998,69(7):1749-1751

〔8〕龚珊,张玉英,俞光第.槲皮素镇痛作用的观察[J].中草药,1996,27(10):612-613.

〔9〕顾振纶,谢梅林,钱曾年.槲皮素对花生四烯酸诱导人血小板化学发光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报,1993,14(3):263-265.

〔10〕周新妹,姚慧,夏满莉.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5(1):29-33.

〔11〕刘爽,姚平,李珂.等槲皮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J].营养学报,2007,29(3):288-291.

〔12〕高蔚娜,郭长江,安代志,等.槲皮素对氧化应激大鼠肝细胞代谢组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9,31(6):579-582.

R575.1

A

1673-260X(2011)01-0035-03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404Zd31)

猜你喜欢

槲皮素酒精性脂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槲皮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及其与Fas/FasL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