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与分布
——基于CSSCI(1998-2007)的统计分析

2011-10-25

关键词:河北大学重点学科社会科学

潘 蕾

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与分布
——基于CSSCI(1998-2007)的统计分析

潘 蕾

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学科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揭示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整体与各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以及在1998-2007年10年间的变化,并对河北省的优势学科与不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较深入的评析。

河北省;社会科学;论文;结构;分布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各省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内部的发展极不均衡。为了深入了解河北省的学科结构状况和成果产出能力差异,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07)的数据统计,以论文为指标,对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学科结构与在全国的地位及其发展变化作一研究。

一、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在1998-2007年10年内的CSSCI论文发文量进行了统计排序,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

一是社会科学生产力集中于北京。北京10年论文产量达到172 117篇,占全国总产量的25.15%,超过总量的1/4还多,毫无疑问是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中心地区。这与北京地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是正相关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集中性和不均衡性。北京具有先天优势,占有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科学生产力不具有绝对正相关性。比如四川、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天津、福建等地区,但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后者,这与这两个省区重点高校较多,是科教文化中心地带直接相关的。我国高校的区域布局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在特殊历史时期,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优质院校西迁使得这两个省获得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分配。

三是综合性重点高校是区域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主要支撑。比如浙江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但浙江大学的绝对研究实力直接支撑了浙江省整个社会科学论文产量的提高,浙江大学10年共计发表论文11 370篇,占浙江省的35.26%,超过全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1/3以上。

目前,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总量位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17位,基本处于落后的水平。而且与前15名的差距较大,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在短期内是难以超越的。

通过以上分析,也从侧面给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挑战在于全省高校的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档次的学科专业群还没有建立起来。机遇在于河北省具有提高社会科学生产力的空间,可以通过打造高水平大学来实现,其途径就是培育优势学科,把目前相对优势的学科做强,争取建设几个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二、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分析

从表1看出,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在1998-2007年10年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全国的地位的变化。

从论文数量来看,在1998-2003年间河北省的社会科学论文产量基本稳定在800-900篇之间,2004年开始突破1 000篇,并且保持大幅上升。考察其原因,一方面是河北省内学者的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论文产出量增大;另一方面也与CSSCI来源期刊的数量增加有关,比如2003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三个版本的CSSCI来源期刊为418,461,493种。

从论文在全国的地位变化来看,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98年到2003年,论文产量占全国发文总量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开始回升,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这说明河北省的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且10年间的起伏不大。

综上所述,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实力薄弱,且发展潜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这与河北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地位是不相匹配的,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表1 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统计

三、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析

CSSCI数据库将人文社会科学划分为27个学科领域,本文对其中25个学科(不包括军事学和难以归类的“其他学科”)的论文全国和河北省的产量分别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在全国的位次进行了排序。从表2看出,我省的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同样令人担忧,优势学科匮乏。表现为:学科产量排名落后,各学科均位于13名以后;各学科的产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相对产量最高的体育学也不过占到全国的2.55%。

在25个学科中,进入全国前15名的学科有11个学科,分别是心理学、统计学、教育学、法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人文、经济地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历史学、环境科学、马克思主义。这11个学科也可以认为是我省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学科,主要分布在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少数学校,也可以认为这11个学科是我省实现提高社会科学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我省整体社会科学生产力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学科发展处于普遍平庸水平,虽然部分学科排名具有相对优势,但总量和在全国所占的比例明显偏少,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尚没有形成。这也再次印证了我省至今没有社会科学类国家重点学科的原因所在。

表2 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学科分布

四、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机构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我省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主要贡献力量。排在前5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是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社会科学院,这5家单位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总量占全省的50.68%,是我省社会科学生产的主要载体。总体上来说,我省的社会科学研究基本呈现以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为中心,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平均分布的状态。

(1)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是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两校产量占全省的40.6%。除了这两所学校外,其他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社会科学论文产量均没有超过500篇。其中河北大学占24.08%,为全省产量的1/4,毫无疑问,河北大学是我省社会科学生产的龙头,是我省实现建设社会科学研究强省目标的有生力量和载体。

(2)燕山大学是我省工科大学中社会科学论文产量最多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上升空间较大。燕山大学2006年成立文科委员会及办公室,加强文科建设,文科科研成果增长很快,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6篇、65篇和 131篇,年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02倍。

(3)社会科学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10年社会科学生产总量目前位于全省第5位,其社会科学生产力已经超过了我省大多数高校的生产力水平。

表3 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主要贡献机构

五、相对优势学科在省内的分布比较

将各学科排序进入全国前15名(条件一)且总量位居省内各学科前10名(条件二)或被确定为省重点学科(条件三)的学科界定为相对优势学科。这样既保证了在全国学科排序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又保证了在省内学科结构中的地位。

(1)满足条件一且满足条件二的学科有:教育学、历史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2)满足条件一且满足条件三的学科有:教育学、历史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

(3)满足条件一且同时满足条件二和条件三的学科有:教育学、历史学。

将三个条件都满足的学科界定为相对优势学科一类,包括教育学和历史学。满足三条中两条者界定为相对优势学科二类,包括法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这些学科的分布和产量如表4所示:

表4 相对优势学科在省内分布情况统计(前3名)

相对优势学科一类在河北省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是省内加强重点建设,向国家重点学科冲击的有生力量。我省相对优势学科较少,能够进入一类的则更少,分别依托河北大学(教育学、历史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其中,历史学已经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建设高水平大学的24个强势特色学科群之一,这也是24个学科中的唯一一个人文社会科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应该借此机会,实现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零的突破。

相对优势学科二类在国内或省内也具有一定的地位,但综合实力还没有达到角逐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这些学科的依托高校应该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科一定的倾斜,不断扶持其成长,使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进而早日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学科。

六、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对我省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总量及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学科分布和主要依托机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我省社会科学生产力总体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近年来社会科学发展速度加快,在全国的排名位次有所上升;(3)学科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优势学科匮乏;(4)社会科学生产力贡献载体相对集中,主要依托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我省社会科学生产力水平和学科发展水平,笔者认为我省的社会科学发展战略应该坚持不均衡战略,扶持相对优势学科,打造国家级重点学科。这是因为限于我省财力和学科基础的限制,实现普遍投入,普遍提高是不现实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必须采不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扶持若干个相对优势学科,先把这些学科做强做大,再以这些学科为基础,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省委省政府应该给予相对优势学科一定的扶持倾斜政策,相对优势学科的依托单位应该借省委省政府打造高水平大学之机,加大相对优势学科投入力度,引进高水平人才,打造学科梯队和研究基地,尽快实现学科的优化升级,进而带动整个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EB/OL].http://www.cssci.com.cn/.

[2]司林波.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结构、分布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09(21).

(编辑:文汝)

C91-03

A

1673-1999(2011)07-0157-03

潘蕾(1980-),女,河北辛集人,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文法学院教务科科长,从事教学管理研究。

2011-01-11

猜你喜欢

河北大学重点学科社会科学
赵浩岳作品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The Application of a Diverse Visual Angles Concept in Eight Broken Plate to Advertising
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