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
2011-10-25刘瑞文
刘瑞文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
刘瑞文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在分析风险管理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风险管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类型,并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及相关的建议,以期为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提供参考。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风险管理
1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释义
一般认为,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特定时期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说明风险越大,反之,变动程度越小,风险越小。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即客观性、可预测性、对立统一性、负面性。风险管理是指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优择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所致损失,期待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是针对性地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场馆的稳定运营。
2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1 高校体育场馆数量的要求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表明,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18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拥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其中大多数为中小型的体育场馆,主要是满足校内学生上课和部分专业队员训练的需要。校内的大型体育场馆基本上是在篮球馆的基础上兼顾其它球类馆的功能,开发而成的综合馆。但在实际使用上,由于受到配套设备的限制或管理制度的制约,其发挥的作用也主要是服务于学校的大型活动,或举办地区性运动会等。能够有能力承接全国性比赛或国际单项比赛的高校体育场馆还为数很少。
2.2 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趋势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对场馆的运营进行风险管理。随着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目前高校体育场馆逐步由行政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模式转变,已经不再是完全为了满足学校教学和训练的需求了。现在的高校体育场馆,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经营的理念,通过开展多种有偿服务,创造经济价值,实现自给自足。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风险管理研究,对高校体育场馆今后的运营管理将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分析
3.1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识别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即日常教学或训练、对外开放和举办大型活动。
3.1.1 日常教学或运动训练中风险的识别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高校教学及运动训练。在正常的教学期间,体育场馆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此时在场馆训练和上课的人员一般包括老师或教练、学生、场馆工作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时间段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体育活动中的人身意外损伤、体育场馆设施的损坏、进馆人员物品的丢失等。
表1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识别
3.1.2 对外开放时风险的识别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时,来馆活动的人员更多的是社会人员,甚至没有本校学生、教师、教练,因此此阶段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主要风险有进场馆人员物品丢失、发生矛盾、持假学生卡进场、设施设备丢失或损坏。
3.1.3 举行各类大型活动时风险的识别
体育场馆单纯地依靠场地出租已很难满足自身经营,所以举办大型活动将成为学校体育场馆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举办大型活动期间,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其中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主要包含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活动的中断、推迟或终止;入场或退场时人员拥堵造成的风险、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消费者长时间滞留场馆等。由于场馆承接活动时,遇到的风险事件多而复杂,本文只研究场馆经营者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对于其他由于活动组织团队造成的风险不纳入本文的研究中。
3.2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评估
通过对场馆工作人员的访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北京多家高校体育场馆的实地考察,依照风险管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本文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从发生的频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频率。对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发生的频率,依据以往各类事故发生的次数和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经验,将风险发生的频率分为3个等级,即经常发生、一般和很少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根据风险所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3个级别,即高度损失、中度损失和低度损失。通过各类风险识别方法确认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中的风险,可以归类为表2。
表2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评估
4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处理
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之后,场馆管理者或决策必须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对策,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场馆运营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风险规避
对于某种发生频率较高、损失后果严重的风险常采用的应对策略是规避风险,即从根本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一个场馆管理者或决策者来说,在采取这种策略时,体育场馆的管理者或决策者应根据自己场馆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因为选择这种风险应对策略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盈利的可能。
4.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体育场馆风险管理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那些发生频率不高,损失严重程度不是特别严重,自身场馆能够处理和解决的风险,常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来减少场馆可能的损失。在我国体育场馆的风险转移中主要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保险转移是场馆应对风险最有效、应用最广的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将场馆运营中不确定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通过保险,有利于场馆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财务支出提供经费保障。目前,应用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分线种类主要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两类。非保险类的转移主要包括签订免责协议、转移风险源等。
4.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场馆风险管理措施中所占比例最大,应用最广的应对措施。它是指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少风险损失严重程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各种行为。它适用于能将低风险程度但无法消除,又无法进行转移的风险。
4.3.1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体育场馆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场馆运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给场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常常面对的是损失中等或中等以下,
但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风险,针对这一类风险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根据自身场馆的特点制定风险管理应急预案。
4.3.2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体育场馆的安全检查,应建立检查制度,包括初始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初始检查主要为找出潜在风险,按重要性顺序列表,然后定期进行阶段性复查,检查结果应全部归档;另外加强现场管理也是风险预防控制的措施之一,如随时保证场地设施的安全修
护,随时检查场地以发现明显的或潜在的灾害因素,将灾害因素迅速清除或给出警示牌,对于可预见的危险采取预先的防护措施,对场馆来馆人员采取合理的安全保卫措施等。
4.3.3 加强员工培训员工作为场馆的工作人员,其职责在于为体育馆的消费者或学生提供服务。但是如果员工自身素质或技术不合格的话,那这样的员工本身很可能就成为引发风险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如对进行火中逃生、消防演习、溺水救生、伤口包扎、扭伤和骨折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很好的风险预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救助当事人,也有助于保护场馆自身的利益。
4.3.4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学校体育场馆在对外经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方面的风险,要想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应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赋予管理机构一定的资金、权利、人员等,明确管理机构的目标、任务、职能等确保体育场馆在对外经营时,对各种风险能够充分的认识,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实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经营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论与建议
5.1 积极做好日常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应该尽快融入到高校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之中。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应根据自身场馆的结构特点和运营目标,将风险管理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中,并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对于各种事故、时间的记录和归档,从而有效地降低自身可能遭受到的损失。
5.2 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
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类风险,高校体育场馆亦是如此。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者或决策者要事先做好防范各种风险的对策措施,将各种风险防患于未然。其中涉及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敢于承认风险。要认识到高校体育场馆走市场化经营,产生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第二,要敢于承担风险。体育场馆获取收益越大,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只有在敢于承认风险和承担风险的前提下,才会可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5.3 积极应对运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高校体育场馆是在正常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实施对外经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是正常教学和训练与对外经营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这两方面的矛盾。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经营的时候,应避免因为取得高额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正常的教学,甚至出现影响校园秩序的情况出现。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5.4 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计划
将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风险管理计划。每个场馆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其最终形成的风险管理计划也会各不相同。虽然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一致的,但是场馆管理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书上的做法和国外的经验。坚持对场馆进行长期的风险管理,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管理内容。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风险管理计划。只有这样,所得到的风险管理计划才是有效的,才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吕赟,徐长红.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风险规避与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4):285-286.
[2]张鳗,曹静,赵钢.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趋势及发展方向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7-28.
[3]刘河旺,梁凤亭.高校体育场馆的风险管理[J].运动,2011(20):125-126.
[4]刘涛.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风险管理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38-39.
[5]朱艳,鲁军,杨建科.高校体育场馆风险管理研究[J].体育世界,2011(1):39-41.
[6](美)小罗宾·阿蒙.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M].高俊雄,译.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91-102.
[7]吕文云,熊晓正.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8-22.
G818.2
A
1674-151X(2011)12-13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67
投稿日期:2011-07-18
刘瑞文(1987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赛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