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农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2011-10-24沈吉英楼菁华朱建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教消费结构边际

沈吉英 楼菁华 朱建芳

浙江省农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沈吉英 楼菁华 朱建芳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中,消费最为重要。从根本上说,投资是消费的一种引致需求,它由消费需求决定,而净出口实质上是一种来自于国外的消费需求。因此,经济增长中,消费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居民的消费。本文以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为例,利用公开的统计数据对农村消费结构进行总体描述,借助差分模型对农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其他商品和服务这八大类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为出台扩大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提供相关依据。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结构

运用1985—200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历年关于农村居民生活的数据,利用凯恩斯模型的基本原理,计算了历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另外,通过差分法计算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为了尽量避免价格波动的影响,计算时用历年的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对各年的收入与消费数据进行了不变价(以1985年为不变价)处理,计算结果绘成图1。

从图1可以发现,浙江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1985—2008期间大致呈平稳态势,略有下降,具体而言,1985年为0.86,2008年为0.76,中间有所反复。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趋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但若要达到消费升级的目标还有待外部环境或其他条件的支持,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保持在相对低位。

图1 1985—2008年浙江省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与平均消费倾向不同,图1表明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非常剧烈,呈现波浪式变化的态势。其中,1993和1999年这两个年份的MPC显得比较异常,为负数。回顾经济发展历程,1993年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1999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边际消费倾向为负可能显示出农村居民是以紧缩消费支出的方式来应对外部冲击。这种应对方式是暂时的,在随后的年份里,消费需求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如1994、1995年以及2000年,这些年份的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1。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变动方式保证了平均消费具有某种程度的平滑性。

进一步,可以从食品、衣着、居住等八大类的消费类别来考察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首先,分析各类项目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分别考察一单位收入用于各类消费的部分,以及增加一单位收入将会给各类消费带来多少的增加份额;其次计算平均消费结构的状况,即食品、衣着、居住等八类消费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再次,计算边际消费结构,即ΔEi/ΔE,其中ΔE为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ΔEi为某一类消费支出的变化。边际消费结构可以用来分析实际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额中,其中用于增加某一类消费的份额,以此反映农村居民对消费类别的偏好程度。限于篇幅,计算结果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仅将1985—2008年期间各类消费的均值汇总在表1中。

表1显示,从1985—2008年间的平均值来看,八类消费项目的平均消费倾向从大到小依次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衣着、医疗、家庭设备和其他。这与“浙江农村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吻合。该项调查在湖州、丽水、衢州、温州、台州及绍兴市中选取了32个县中的122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农民除了用于吃、穿以及必需的农业投入外,其收入主要用于子女上学和建房,分别约占45.8%和19.5%。

?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均值的大小排列,八大类消费项目的重要性依次为食品、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居住、医疗、家庭设备、衣着及其他。从这一排序来看,收入增加时具有较大消费潜力的类别主要是食品、文教娱乐、交通通讯以及居住类,这几类消费在收入增加1个单位时,其增加的份额均值均在0.1个单位以上。不过,就各个年份的边际消费倾向而言,各类消费项目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值,表明消费的增加可能遇到收入预算约束。

从平均消费结构来看,1985—2008年期间各项消费支出有着较大的变化。浙江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即恩格尔系数)比重显著下降,从1985年的52.1%下降到2008年的38.0%;衣着类消费呈现窄幅波动的态势,基本上位于5.2%至7.4%的区间内变动,平均值为6.4%;居住类消费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8年支出比重为20.1%,平均支出比重为18.7%,是位于食品支出之后的第二大消费类别;家庭设备支出与其他类支出有小幅下降的趋势,医疗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则均出现不断上升的势头,尤其是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的比重在2008年均超过10%,居于食品支出、居住支出之后的重要消费大类。可见,随着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比重不断下降,而住、行、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比重在增加,医疗支出的比重也不断小幅增加。边际消费结构的状况类似于边际消费倾向,各年份中八大类消费的边际消费比重波动比较剧烈,以此保证了平均消费结构的平滑性。

从平均消费结构与边际消费结构的均值比较来看,八大类消费项目中,平均消费结构与边际消费结构中排在最前面的两类都为食品与居住类,随后则是交通通讯以及文教娱乐,这两类消费项目的位置前后有变化。就均值比重而言,边际消费结构中的居住类、交通通讯类、医疗类的比重较平均消费结构中分别提高了13.08、0.78和0.77个百分点。

二、浙江省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消费特点

为了更仔细地分析收入变化对消费倾向与消费结构的影响,利用不同收入组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1995—2008年间五种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八大类消费项目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结构均值与边际消费结构均值的状况(限于篇幅,计算结果不在此处呈现),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平均消费倾向。1995—2008年中,五种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都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规律,一是在各年中,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是由高到低,即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少,部分收入可用于储蓄或生产性支出,其中,低20%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说明其消费高于纯收入,这些农户的收入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可能需要通过借贷或变卖财产等方式来支撑消费。二是时间的推进(从1995—2008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收入的提高,除低20%收入户外,其他各收入组的平均消费倾向都有下降趋势;而低20%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一直高企,都在1以上。与前文类似,不同收入组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各年间的波动较大,没有明确有变化趋势。

2.消费支出类别。从1995—2008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均值来看,不同收入组在消费支出上具有同质偏好,对所有的收入组来说,排在前两位的都是食品与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基本上排在第三与第四位,这一位序在个别收入组中有所不同。不过,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各收入组对于增加的收入的消费分配类别存在较大差异。当收入增加时,低20%收入组在增加消费时不同消费类别的优先次序(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1)主要为居住、医疗、食品;次低20%收入组考虑的消费类别优先次序大致是居住、食品、文教娱乐与交通通讯;中等20%收入组的相应次序为文教娱乐、交通通讯;次高20%收入组的次序为居住、交通通信、医疗及文教娱乐;高20%收入组的位序为食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值得指出的是,1995—2008年期间,五个收入组每年在不同消费类别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较大的波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为了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合理引导,改善供给结构。应该优先关注和加强对食品、居住、文教娱乐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这五大类消费品在拓展农村市场上的研究,优先选择并推动某些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提升农村市场的消费份额。

2.启动农村消费,需要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构筑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农村销售的渠道。建议有实力的商业企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进军农村市场,逐步完善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把城市耐用消费品送到农民家门口。同时定期到农村进行产品促销宣传活动,增设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

3.加强消费观念的引导,通过舆论导向改革陈旧的消费理念。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观念更新,坚持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恰当地安排日常消费和非常规消费,切实将农民消费引导到科学、合理、健康的轨道,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其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主导舆论导向,引导农民不仅会挣钱,而且会花钱;不仅会生存,而且会享受。

[本文得到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浙江省农村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Y200805866)的资助。]

(作者单位:杭州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文教消费结构边际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王文教 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奠基人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实践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户外大型定制树屋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能源投资基本功之正确认识能源的边际成本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