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思考

2011-10-24王艳林刘向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2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公允计量

王艳林 刘向伟

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思考

王艳林 刘向伟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和反对源自其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修改或放弃公允价值计量只是特殊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加剧的权宜之计,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强化金融监管并适时校正监管规则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长久之策。

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稳定;金融监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与随之而来的储贷危机促使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相信,公允价值才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并不遗余力地在会计准则中予以推广;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与随之而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被指责为“放大了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而饱受争议。

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乃至金融稳定到底是福还是祸?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质疑和反对及其原因,希望能够对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对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改革和公允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自1991年开始,FASB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目前,各国在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其计量方面已与IAS/IFRS基本趋同,即将金融工具划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步形成了由历史成本(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其中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资产。初始确认时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负债都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在后续计量时第一类和第四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同之处是第一类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本期经营成果;而第四类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待该资产终止确认或者减值时转入损益。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还是计入资本公积,都将影响核心资本,从而影响金融监管的核心支柱——资本充足率。第二类和第三类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期末进行减值测试。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其中前者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后者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另外衍生金融工具(通常包括期货合同、远期合同、互换和期权)也已纳入表内核算,并在会计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以便及时反映交易的盈亏状况。下表列示了我国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其计量基础。

?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和反对源自其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和反对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项目中最终得到了推广运用,但是金融界的质疑和反对声从未间断。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更是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SFAS157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他们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金融机构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金融机构不必按公允价值计量其金融资产,金融危机就会消退。因此,2008年10月1日,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SEC,强烈要求监管者立即暂停公允价值计量。

(二)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和反对源自其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

1.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的运用加剧了银行体系的波动性

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银行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利润表中不确认未实现收益,在经济上行期形成的未实现利润能够形成潜在的利润储备,当在经济衰退时期,这些潜在储备变现可以确保银行应对无法预测的经济环境变化。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一种“盯市”原则的计量方式。公允价值模式下,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与变化多端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到银行的财务报表中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市场往往是失灵的,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金融机构作为基准来盯住,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波动性使银行贷款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周期性,从而加剧了银行收益和资本的波动性。

2.公允价值计量往往会助长宏观经济景气下的乐观预期,增大经济不景气下的悲观预期,无法有效对冲和熨平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预期

在市场非理性繁荣时,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财务指标往往高估,提升了公司融资能力,金融机构会因单纯的报表质量改善增加贷款的冲动,助长了经济的非理性繁荣;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格往往被低估,进而增加公司的筹资难度,即使是前景非常好的项目也可能得不到融资,银行资金成本提高。一旦市场严重萧条,将可能会引发社会预期改变,产生存款挤兑风潮、资产价格急剧波动、货币大幅度贬值等,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牌式连锁效应将加剧金融的不稳定和经济体的动荡。让华尔街为之震动的次级债按揭风波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监管部门允许按照各自的模型计算次级债按揭公允价值。为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对冲基金刻意提高次级债按揭的账面价值,当信用评估部门降低债券等级后便引爆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引起信贷按揭市场紧缩并且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短缺。

3.公允价值计量会使银行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在性质和数量上产生差异,引起银行资本充足率波动,从而增加监管机构对银行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

公允价值模式下股票期权和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等权益工具可能被计入会计资本项目中;交易性金融工具和可供出售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均将引起会计资本项目的变化;当发行债务的银行的信用状况恶化时,当初发行债务时的利率与按目前条件发行债务的利率相比要低,银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减少,其结果是银行利润及其资本会相应地增加;相反,如果信用状况好转,则银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会增加,银行资本的公允价值将减少。衍生金融工具等纳入表内反映后又将影响加权风险资产。上述变动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计算。金融监管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频繁变动,增加了监管机构对银行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

4.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缩小了银行财务的可比性,使银行财务评级不再具有公平性,从而动摇了金融监管风险评级的基础

为了实现对银行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监管者首先对银行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市场风险状况这六个方面进行单独评分,然后经加权汇总得出综合分数,并根据各受评银行的最后得分给出其综合风险评级等级。评级结果是监管当局为提高监管有效性而实施分类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这种银行风险评级方法就是业内广为知晓的“骆驼评级”体系(CAMELS)。

显然,CAMELS评级体系是监管当局用来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工具,那么其评价的“公平性”就至关重要。而保证评级“公平性”的基础在于各银行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在统一的公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下,银行间的财务数据可比性似乎没有问题。但具体追究起来,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公允会计核算使银行间的财务信息可比性出现了下降,这等于动摇了有效金融风险监管评级的基础。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监管的改革

金融危机突显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和金融监管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思路。

(一)修改或放弃公允价值计量只是特殊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加剧的权宜之计

会计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及时反映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会减少金融不稳定性事件的发生及其严重性。尤其是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并以公允价值反映后,对风险的揭示更为全面,可更容易地评价银行业通过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促使银行管理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全面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市场投资者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从而增强了市场约束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银行危机。

事实上,金融界质疑和反对的焦点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在活跃有效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日的价格,而非忍痛抛售或是公开拍卖时的价格,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特殊情况下,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剧烈波动,或由于许多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负担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恶化,使得银行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交易行为可能被扭曲。在市场的扭曲和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很多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尽快变现财产,会在无秩序的市场上甩卖产品,致使市场定价的功能大为削弱,公允价值适用的市场条件缺失。如果再用市场价值来作为账面剩余产品的计价方式,就将产生不公允的情况。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就不应考虑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FASB,2008)。

SEC在2008年9月30日已发布了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坚持SFAS157的原则,并未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只是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提出三层建议。经济危机时期暂停公允价值在特殊金融工具项目中的应用不失为明智之举,也是公允价值“题中应有之意”。

(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强化金融监管并适时校正监管规则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长久之策

公允价值的运用增加了金融机构收益及其资本的波动性,从宏观经济方面还可能会影响到金融企业经营行为,进而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但公允价值并不能影响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本质。因此,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等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大有转嫁责任和转移媒体视线之嫌。

会计信息在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良性运作中仍将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公允价值会计要求银行应有集约化经营管理基础、完备的信息数据环境与强健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等,这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控制制度与程序,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完善投资决策体制,建立合理的前、中、后台内部控制机制,引入真正的财务决策参与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的准备金管理体系,处理好与核心系统、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的接口,有机融合风险管理、信贷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系统,准确判断风险并合理确定准备金资源,同时以内部评级法为基础,加强信贷管理和抵押品价值管理,使客户经理了解新的现金流评估方法,从信贷管理的第一线判断贷款发生减值的可能性并提供依据;四是建立合理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估值技术应当是市场认可或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可靠的,这就要求银行应拥有充足的历史数据,确保信息数据及时、分类清晰、市价采集标准统一,减少操作上的差错率。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监管存在冲突性,加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是重要举措

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审监管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不同,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会计准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投资者,其会计目标被定位为向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准则制定机构强调相关性、中立性及如实列报等。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会计准则倾向于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反对过度的保守主义,反对采用动态拨备的方法平滑账面收益。所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作为会计准则质量的首要特征,其他信息质量特征都是决策相关性衍生出的次级信息特征。

就金融监管目标而言,尽管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使命有所不同,但维护银行业的稳定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则是共同的目标。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比较强调可靠性和透明度。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银行监管机构则比较强调“审慎性”原则,反对扩大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并且主张采用更前瞻的贷款减值计提方法。所以,作为金融监管的国际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强调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真实性、相关性;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要求银行对风险信息确认具有前瞻性和较高透明度,并保持足够的审慎性,充分反映银行潜在风险,与银行风险管理活动保持一致性;所披露的信息还要有积极的经济后果,有助于促进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保持稳健经营。

考虑到会计政策具有经济后果,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对金融稳定具有着潜在危害,因此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应保持足够的谨慎,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充分地沟通,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究竟会对金融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考虑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意见,共同解决银行信贷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不断提高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同时,金融业和金融监管当局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避免公允价值的使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郑鸣,倪玉娟,刘林.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财经研究,2009年(6).

2.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会计研究,2009年(8).

3.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会计研究,2006(12).

3.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会计研究,2009(4).

5.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会计研究.2009年(11).

6.樊行健,郑君.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会计研究,2009(11).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公允计量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影响探讨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