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1-10-23段连鑫李昌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德育

段连鑫 李昌梅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段连鑫 李昌梅

针对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凸显的道德弱化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两个部分。学生问卷涉及楚雄市8所中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共发出问卷100份,其中一年级35人、二年级35人、三年级30人,回收97份,有效问卷97份。教师问卷涉及师院楚雄市5所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问卷共发出35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

二、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渗透现状的分析

1.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上网基本情况

本部分设计了8道题,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家里有计算机的占80.4%,能上网的占70.1%;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占30.9%,上网地点主要是家里(66.0%),也有21.6%是在网吧。上网主要是以娱乐为主占到27.8%,用于学习的占14.3%。学校配有两间及两间以上计算机室的占90.7%。从中不难看出,一方面现在的初中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极大地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把网络当作娱乐的工具。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初中生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看法

本部分设计了4道题,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看法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对上网给予适当指导。

(3)学生网络道德调查

本部分设计了5道题,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也应看到部分初中生对网络道德认识不到位,网络德育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学生玩游戏调查

本部分设计了8道题,通过统计得出,有62.9%的初中生喜欢玩网络游戏,28.9%的学生迷恋游戏,这是值得关注的。在文明上网方面,有36.1%的学生承认有过骂人的经历,有44.3%的学生承认经常骂人。有46.4%的学生经常玩QQ农场,并且经常“偷”别人的东西。从短期来看,这似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日积月累,一旦让学生形成习惯,在现实中就会有所反映,导致初中生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5)教师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渗透道德教育的认识

本部分设计了7道题,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能接受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认为对自己的网络道德修养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从中也可看出教师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渗透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对信息技术课教师调查的结果

(1)个人基本信息情况

本部分设计了4道题,通过统计得出,信息技术课教师中有40%为男性、60%为女性,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最多(占46.7%),工作年限在6~10年的最多(占46.7%),学历为中专和大专的比例均为43.3%,本科仅为13.4%。

(2)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情况

本部分设计了4道题,通过统计得出,大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相当重要。但只有46.7%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很到位,有70%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听说过“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而有30%的教师“好像没有听说过”或“没有听说过”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

(3)信息技术课程中德育渗透情况调查(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教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材中渗透德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显得较突出,大部分教师(83.4%)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会增加工作负担。

(4)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道德素养的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教师对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网络德育素养的形成持肯定的态度,但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70%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很少(或从来没有)开展网络德育教育或要求学生文明上网,有40%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上机时偶尔提醒或很少提醒学生要遵守《机房管理》的相关规定等。

三、解决方法及策略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高度的责任感等。

1.学校领导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环境建设

(1)学校领导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

从教师个人基本信息中看出,信息技术课青年教师偏多,学历偏低,工作年限不长。因此学校领导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科优秀团队的培植。

(2)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要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学校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道德素养

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相对不高,对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重视不够,重技术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1)以身示范,树立榜样

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道德修养,以身示范,树立榜样。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伦理精神,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真、善、美,面对各种蛊惑人心的丑恶现象与行为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充分利用教材中渗透的德育内容,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楚雄市所使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是由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编写的实验教材,教材包括了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动画技术和机器人初步知识等板块。教材在体现技术性、科学性的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信息。

(1)利用“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在学习中增强学生德育意识

在信息与信息技术部分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网络搜索一些“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典型案例,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引导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责任心。

(2)结合Office2003应用软件模块的学习,在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①在学习Word2003部分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资料及本地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资源,让学生在学习Word部分时,融入爱国、爱家乡、民族自豪感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该部分内容学习中完成以热爱家乡、学校为主题的作品(电子小报)等。

②在学习Excel部分时,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运用Excel表格制作、数据统计和图表的应用来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入爱家乡、爱生活的实际行动中。

③在学习Powerpoint部分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除事先准备好一些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资料及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资源(图片、文字、声音)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成长的素材(如照片、视频等),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制作成PPT演示文稿进行展示和交流,一方面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另一方面可进行协作学习,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性创作,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这样既符合协作学习的要求,也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等的教育。

(3)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教学中,进行科学观、行为习惯、爱国主义等教育,理解信息社会中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责任。

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联系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形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部分时,根据教材内容联系有关法律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在信息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与行为习惯。让学生用百度(或Google)搜索《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在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互联网上聊天不当而引发的一些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例,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慎重结交网友;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找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造成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的实例进行案例教育。

(4)在制作电子相册和简单的影片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由于教材强调综合实践性,因此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班级的教育,同时由于本部分内容涉及一些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现状,学校、教师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通过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引导初中生用好信息技术。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EB/OL].http://www.xfedu. 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48,2006-6-12.

[2] 中学德育大纲(试行)[EB/OL].http://dongfangbubai09. blog.sohu.com/118809326.html.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60919/17340243. html 06-09-19.

稿件编号:P1010013

段连鑫,本科,实验师。

楚雄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初中生道德德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