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补助』的震后小山村
2011-10-23宋常青瞭望新闻周刊
(文/宋常青 据《瞭望新闻周刊》)
『被补助』的震后小山村
袁博公布郭山村三组红十字会重建补助资金去向调查结果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郭山村三组被确定为灾后整体异地重建村。然而,兴奋的村民们还没等到乔迁之喜,却先迎来了一堆他们看不明白的账。
2009年2月,村民们领到了一张1228元的“越冬补助”单据,但这笔钱从来没有发到他们手里。另一张金额为7500元的“红十字会灾后重建补助”单据,同样只见单据不见钱。还有一张标有“粮食直补资金补助专用章”的存折,标明在2011年5月9日通过“转贷”存入4000元。但仅仅一个星期之后,这笔资金就不翼而飞。最严重的是一笔记在村民头上的“2万元贷款”。村民张王娃回忆,2009年8月,镇上说整体搬迁重建户有2万元国家贷款,是免息的,当时村里一片欢腾。但是,2万元一直没有发下来。
郭山村三组22户村民为此多次上访。近日,秦州区政府对其中3笔资金的去向进行了说明:关于越冬取暖补助资金,“汪川镇组织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经与村民代表协商,征得大多数村民同意后”,将取暖补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关于4000元存折,系“经村民大会决定”用于沼气池建设,资金“暂由村集体保管”;关于2万元贷款,由于村民已经在2008年享受了另一项贷款政策,因此对22户村民的贷款“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调整”,实际没有发生贷款业务。至于7500元红十字会重建补助资金的去向,甘肃省红十字会秘书长袁博表示,“已经用于民房重建”。
资金去向终于有了着落,但村民们普遍表示不满。对秦州区政府的说明,他们质疑:是谁、什么时候进行“一事一议”了?与哪个村民代表协商了?什么时候开过村民大会了?受访村民表示,他们从未参加过前述会议。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说,郭山村三组的遭遇,反映出一些基层干部身上存在的家长制作风,替民做主,能罗列一串理由,却忽略了权利主体——村民。如此一来,“即使是好的动机,往往也让人感到权力的冷漠和傲慢”。
(文/宋常青 据《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