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起点 新长征
——长征路上的新遵义采访纪实

2011-10-23刘向宇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5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白杨服务型

文/本刊记者 刘向宇

新起点 新长征
——长征路上的新遵义采访纪实

文/本刊记者 刘向宇

遵义会议会议室

遵义,一片红色的热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激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处处红色经典,留给后人许多红色记忆。6月15日到21日,笔者参加全国党刊“重走长征路 走进红色贵州”联合调研采访活动,重走当年的红军长征路,亲身感受革命传统教育,对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一始终不变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亲眼目睹了遵义的过往和新生,切实感受到遵义这座红色之城——党史上著名的“转折之城”,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长征。

忆往昔峥嵘岁月

遵义被称为红色之城、转折之城,因为在76年前,这里曾经召开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会议——遵义会议。当我们采访团走进那栋标志着中国革命转折点的灰砖青瓦的二层小楼时,红军奋斗的那段历史画面瞬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遵义会议召开之前,长征路上的红军已然危机重重,当时侵占东北3年多的日本关东军正把魔爪进一步伸向华北地区,面对民族危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却把数十万重兵调往大西南,围剿长征途中的红军,发誓要彻底消灭红军。

当时,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主要听从于共产国际的指挥。在此期间,由于意外的变故,党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是,在大撤退、大转移过程中,犯有“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执行逃跑主义路线,致使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惨重,人员锐减到3万余人。此时,已经失去对红军军事指挥权达两年之久的毛泽东,即使在担架上也没有放弃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思考。在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毛泽东提出西进贵州,甩开敌人包围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和吸取了血的经验教训,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思想,果断解决了军事上存在的问题,纠正了“左”倾主义的错误路线,指明了革命的正确航向,党和红军从此走上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军事指挥思想,赢得与会同志的拥护,得到全党、全军的认可。会议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

代领导集体开始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变。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带领红军避实击虚,克服艰难险阻,引领党和红军突出重围,最终造就了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一个个伟大的奇迹,给低谷中的中国革命带来重大转机,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遵义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显示了党处理重大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政治智慧。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以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团结精神,避免了党的分裂,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遵义会议已经过去76年了,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实事求是原则,却一直引领着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不断的胜利。

看如今党建创新

以往的岁月,红色的记忆,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遵义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进。巍巍娄山关,滔滔赤水河见证了遵义改革开放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采访团来到遵义时,看到的是一幢幢具有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一个个公园式的居民小区、规划有序的街道和热情好客的老区人民,让我们在惊叹之余,又感到十分亲切。

正如红军的每一次胜利离不开党的领导一样,遵义的崛起和奋进同样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在此次联合调研采访活动组委会的组织下,我们着重调研了遵义地区的党建工作,了解这座红色之城党建工作的新经验和新举措。

据有关部门同志介绍,2008年以来,中共遵义市委顺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变化,按照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城乡党建一体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为重点,以提升服务功能、服务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满意程度为目标,全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联合采访团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白杨洞社区,对其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白杨洞社区成立于2009年11月,辖区面积0.172平方公里,居民1670户、3770余人,是一个以回迁户和外来户为主的居民小区。社区党支部克服人口多、问题杂、经费少、管理难等困难,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按照“新白杨、新服务、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激发社区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如今的白杨洞社区处处呈现党旗飘,邻里乐的景象。

在白杨洞社区的“创先争优宣传栏”上,联合采访团的同志们看到“一名党员一颗‘星’”等信息,讲解员介绍说,围绕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白杨洞社区党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要求,进一步建立了党员“十星评选”机制。通过“十星评选”党员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得到了进一步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如社区的“文艺娱乐星”、 老党员毛林碧是市公交公司退休职工,搬到该社区后,她积极参加“文体健身”志愿服务队,带头组织了社区中老年健身队,还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社区群众都亲切地称呼她“毛大妈”。

白杨洞社区按照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要求,以“和谐白杨、志愿先行”为主题,以党员为骨干,广泛吸纳社区群众志愿参与社区自治,组建了“平安中山”、“帮困扶贫”、“清卫护绿”、“巾帼英雄”、“计划生育”等十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十支队伍”为社区安全、卫生清洁、绿化环保等做了大量工作,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讲解员介绍说,去年8月,小区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清卫护绿志愿队的党员陈春雷得知后,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往臭水沟里冲。捏着鼻子路过的社区居民都深受感动,自发地过来帮忙疏通。忙碌了一下午,下水道通了,居民乐了,他们称赞小陈不怕脏、能吃苦。小陈笑着说:“我是一名党员,吃这点苦不算什么。”

在社区服务中心,我们参观了社区集中服务大厅,这里是党务、政务、社会事务集中办理的场所。这里针对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了绿色服务通道,实行全程代理代办服务。这里拥有成长关爱平台,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社区专人免费照顾留守儿童,并配备了少儿读物、益智玩具等,建立了代理家长制度。这里还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的“好管家”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为社区群众提供安全保卫和便民服务……这些平台是白杨洞社区党支部将社区党员群众的多层次需求,转化为服务社区群众的“十个平台”,使社区逐步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依托“十星评选”、“十支队伍”和“十大平台”,白杨洞社区把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社区上下呈现出一幅新白杨、新风尚的和谐画面。

白杨洞社区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是遵义市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点。在遵义14个县(市、区)目前已全部建立了党务、政务服务中心,24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党务、政务服务中心,1976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还建立了6990个片区便民服务点,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设施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服务有特色”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即使在边远的乡村,群众手里都有一本《便民服务手册》。干部的电话、职责、承诺等都印在上面,群众“走一趟路、进一个门”,就能办好该办的事。老百姓真正实现了证件村里办、小病村里治、矛盾村里调、补贴村里领、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信息村里查、技术村里学、问题村里解。

如今的遵义市,“革命老区”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概念。走进这座漂亮的城市,在汇川区看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业化脉络,在桐梓和习水县看到的是让人震撼的自然风景,所到之处,使我们处处感受到这座红色之城正在谱写着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红色篇章。我们期待遵义的服务型党组织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期待红色之城在这一新起点上有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白杨服务型
遵义会议旧址
白杨
废园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破解遵义会议日期人数之谜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快乐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