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水:深入基层一线“四帮四促”为民生

2011-10-23任家烈古洪祠

当代贵州 2011年11期
关键词:习水习水县比一比

■ 文/任家烈 古洪祠

习水:深入基层一线“四帮四促”为民生

■ 文/任家烈 古洪祠

习水县把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四帮四促”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水县二里乡观摩村村民没有想到,他们的工资能在一个月内全部追讨回来。

2010年12月,县移民局在开展“四帮四促”活动中,到二里乡观摩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到当地施工企业拖欠该村97名群众工资72.5万元,工作组立即到各个企业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通过一个多月的交涉和督促,各施工企业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全部兑现到位。

这只是习水县开展“四帮四促”活动的一个缩影。

深入一线服务——干群“零距离”沟通

“苗床宽不能超过1.3米,长不能超过15米,覆盖薄膜用一般农膜都可以,6尺宽,双层。”桃林乡党员春耕志愿者、乡农技站技术员刘兴国细心地向村民讲解有机红高粱种植技术。

春耕时节来临,桃林乡党员干部自发组建党员春耕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下乡活动,到目前为止:全乡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送技术、送物资下乡30余人次,开展农技培训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00份,农业干部下乡提供农业服务30余人次。

深入一线服务,实现干群关系“零距离”沟通。“四帮四促”活动开展以来,习水县确定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帮促园区、企业、镇乡、村(居)等帮促点109个,党建结对帮扶户36户,科级领导干部帮促点104个,党建结对帮扶户500余户,帮助解决突出问题2600多个,各级各部门投入各类帮扶救助资金累计达2000多万元,开展宣讲200余次。

制定一个规划——破解群众发展难题

“兴中村要确定以反季节蔬菜种植、黔北麻羊养殖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快速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月17日,县委组织部部长董爱民率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委党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双龙乡兴中村调研,帮助谋划发展思路。他们针对兴中村地广人稀、海拔较高、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帮助兴中村建立了三年发展规划。

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是四帮四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活动精神,习水县采取县委政府牵头抓总,县级部门密切配合、乡镇村组具体落实,构建了“领导抓总、部门帮村”工作体系。各村明确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为组长,选派5~10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扎实,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蹲点驻村帮助落实发展规划。

目前,全县2000多名党员干部分成235个工作小组分布各地调研,帮助村(居)制定发展规划。截止今年3月份,全县已经确定发展项目村(居)130个,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村(居)82个,为村级发展理清了思路,注入了力量。

解决一个难题——增强为民服务效果

习水县委书记李凌(右四)在结对帮扶农户家中,为他们的发展出谋划策。(作者供图)

习水县以巩固开展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以“五比五看”(比一比,看谁的发展思路好;比一比,看谁的发展效率高;比一比,看谁引进的项目多;比一比,看谁的信访维稳工作实;比一比,看谁落实工作的行动快)、“大排查、大接访、大解决”、“六个一”(开展一次大规模宣讲活动;组织一次调研督查活动;理清一条科学发展思路;解决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记录一本民情日记)等活动为载体,各领导小组及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按照“规定动作有实效,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创造出了一批推得出、叫得响、记得住的活动内容。譬如,县经贸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引导各类企业与村联系,探索建立了“企业+支部+农户”的互帮互助党组织形式,使企业和农户形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作者单位:习水县委督查室 编辑/黄莎莎)

猜你喜欢

习水习水县比一比
一起比一比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比一比
比一比
中国建筑(三章)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习水探索
贵州省习水县
贵州习水黄金湾汉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