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几种节奏训练方法

2011-10-21郑雪飞

大众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节奏感旋律节奏

郑雪飞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几种节奏训练方法

郑雪飞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节奏是音乐赋予生命的要素,是音乐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具有独立表现某种情绪的功能。没有节奏,音乐就不能表露出活力;有了节奏,音乐才具有生命力。

肢体语言;速度变化;音响节奏

节奏是音乐赋予生命的要素,是音乐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段,具有独立表现某种情绪的功能。如将和声比作“心脏”,将旋律比作“肺脏”,则节奏可说是音乐机构中的“肌肉”组织。身体如无肌肉,则成疯瘫,再不能发挥身体中的力量。没有节奏,音乐就不能表露出活力;有了节奏,音乐才能产生丰富的生命力,显露出惹人注意而又有意义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来。

学生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节奏掌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了解节奏的重要性,加强节奏训练,增强学生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提高识谱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

(一)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节奏训练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乐·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音乐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自我流露一种方式。原始人表达情感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也许就是各种声调的呼叫加上肢体动作,这就是音乐,是语言、动作、舞蹈的统一体的雏形。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因此,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来进行音乐教学。他在教材的每一进程中列入许多“节奏、旋律练习”,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他认为,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如果脱离截止,就会面目全非,甚至不成其为旋律。奥尔夫还认为“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动作训练课增强学生兴趣以及节奏的强弱对比,同时也是对不同音色的感受。如:

用一些通俗易懂且能分辨的符号来进行肢体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节奏训练带来的快乐。在练习时,可以作单一的速度变化或力度的变化,也可以结合力度的变换而改变速度,还可以作突然变换力度的练习。这些一般通过即兴进行,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运用语言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的节奏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本身包含着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由于节奏是音乐、舞蹈、动作、语言的“公分母”,所以,在教学中更为突出。节奏训练是从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开始可由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从儿童生活中的顺口溜、名字称呼中派生出最短小的拍的节奏单元作为“节奏基石”。同时,也可综合前面所提的方法,用拍手、拍腿、捻指等肢体动作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训练精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以及形式感。

(三)运用生活中的原形音响节奏进行节奏训练

我们的音乐作品许多节奏就是从自然界、社会生活里丰富的音响节奏中提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训练中要尽量唤起同学们头脑中原储存的那些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节奏观念。比如钟摆的“的哒”是××· ,汽车的喇叭声是“叭叭”××—,母鸡生蛋“咯咯哒”是×××,上体育课时的口令是“向右转” ××× ,“立定”×·×等等。类似自然、社会音响等不胜枚举,也都能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四)运用速度的变化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是乐音在运动中短变化与较重变化的组织形式,所有有效的节奏方面的训练必须与速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

把这样最简单的节奏型拍子、拍号不变,速度加快一倍,便会读出这样的效果:

如再加快一倍速度,便很容易得到以下节奏:

这样就能很容易地进行各种基本节奏型的组合练习了。

均衡速度下的练习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不同速度下的节奏训练,要求既能快又能慢,感应性很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较为特殊与复杂的节奏与速度的训练,最后要让学生达到任何节奏与速度都运用自如。

(五)运用节奏时值读法进行节奏训练

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应该尽早采用多声部形式进行节奏训练。

首先运用语言节奏和歌谣进行固定节拍和节奏训练,通过如钟摆、敲打、拉琴等生活动作,体验、加强固定拍的感觉,这是节奏训练的基础。随着节奏体验的丰富,逐渐培养学生对节拍、节奏、强音、节奏句式、节奏多声部、节奏即兴创作等多方面的感受和能力。其次,依照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法国的艾米拉·约瑟夫·契夫的节奏名称体系,使节奏时值符合化,具有可读性,便于进行单项的节奏练习。

利用拍击或打击乐器,学生与教师做节奏模仿或节奏对比;在“接力”的节奏练习中,每人依次重复前一人的后四拍,再自编四拍相区别的节奏型。这是训练节奏记忆和即兴创作能力的最初形式。

(六)唱旋律、诵歌词、打节奏三结合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应该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加强。每教一首新歌,教师都可以在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歌曲中的节奏进行朗诵,并运用所学的肢体动作打节奏。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随琴进行有感情的朗诵;或者,教师弹奏旋律,一部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一部分学生打击节奏;还可以分成一部分学生唱旋律,一部分学生击打节奏,一部分学生按节奏念歌词。让学生打节奏、音高、歌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学生容易把所有歌曲在充满兴趣中唱下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速度感、音乐感以及美感。

综上所述,进行节奏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是万能的,只有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歌曲特点、学生层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薛良.音乐知识手册[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0.

[2] 李重光.基本乐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J613.7

A

1008-1151(2011)05-0166-01

2011-

郑雪飞(196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节奏感旋律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春天的旋律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节奏
7月,盛夏的旋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