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模具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与探索
2011-10-21汤耀年
汤耀年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基于提升模具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与探索
汤耀年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传统实践类课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简单套用形式的问题,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文章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总结,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其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项目教学;综合能力;模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需要具有过硬地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能人才,能直接从事于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重要岗位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针对这一目标在不断的探索各种教育教学模式,在学习现代化国家职业教育理念的同时,融合我国国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逐步得到各高职院校的广泛运用,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简单套用形式的问题,造成项目教学法空有其壳,形同虚设。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的不仅仅是实践能力,而是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共同培养。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含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传统应试教学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为目前的机械生产设备中,各专业技能工作关系之间的相互衔接是日趋密切,一个零件或者一套模具完整加工,就涉及到车、铣、磨、钻、热处理异或设备维修等诸多个职业技能工种,何况目前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应用日益普及化。而实施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能避免以上的不足地方,在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六步法为纽带,贯穿着整个项目顺利地完成,主要特点:一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涉及到各专业知识点比较多,对老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项目教学除了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敢问敢讲,积极地鼓励让他们多提出自己的见解,重点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和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项目教学前, 由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项目的研发定性,开始时可以启用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入手的;后期能力目标必须是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学习训练。通过创建的项目任务,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巧妙地涵盖于在项目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融入到专业知识中,最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切实、全面地懂得一套模具甚至更小的零、部件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在企业里是如何运制完成的。以多用夹具为例,任务功能:为后续模具的制作和职业技能考证进行前期铺垫,夯实基础。见下表1。
表1 项目要素的一览表
图1 多用夹具装配及实物图
1.资讯。首先,由教师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划分小组及其组成员,播放《多用夹具》的加工视频录像等教学资料;并提出此类加工应注意的问题;分析项目的结构(由边板、固定板、底板和顶杆)组成,讨论如何获得毛坯,如何划分工作任务;怎样满足单件和装配的精度方面要求,预想在项目完成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寻求如何解决的。通过对工程实践的前期准备,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看图能力。2计划。紧接下来是各项目小组充分讨论与分析:能根据装配图和明细栏的要求,明白相关加工零件所需的设备及使用,相关的刀具、量具、工具等;拟定多用夹具中的各单件的组装工艺和顺序;拟订单项零件的编写加工工艺和各零件的加工步骤。比如,某组边板零件的工艺计划如下:(1)精修垂直基准边,划线;(2)加工外形尺寸高度留0.1mm左右余量;(3)使用夹具同时装夹2块边板,切割90°的V型及工艺槽,一起粗、精锉削加工90°的V型。(4)去毛刺、检查。但是同样的零件加工,某些组也提出不同的工艺方案,他们也在考虑机床的加工精度因素下,拟将两块边板粘接一起后,将第3步的工艺改为采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完成90°V型及工艺槽;而顶杆零件拟用普通车床加工完成,关于该零件某些学生曾提议采用数控车床加工,经过大家分析后,在数控车床完成滚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最后也否定该方案。个人服从整体的协调,学生经过实战体会到团队形成的结论要远胜于个人的作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精神。3.决策。计划完成后,以文件形式:最终确定总装的工艺;各单件的加工方案及其选用的加工设备。各组在获取板类毛坯中,都采用效率高,尺寸准的金属带锯床,摒弃手锯完成下料工序;非常清楚板料的大平面如果不采用平面磨床加工板料,就很难达到尺寸精度和Ra值的要求;之后利用普通铣床初步加工完成板料的四边等等这些的前期工作。通过营造企业零件加工的职场氛围,学生自身参与、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4.实施。各小组按照决策的加工方案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是企业的技师师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现场接受学生答疑和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了解各组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和每个加工环节的实操情况;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就养成爱护设备及精密量具的习惯。通过项目实施的反馈,使用采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完成边板 V型工艺槽的项目组,其加工精度都是比较高的且形状误差非常小,仅仅是Ra值方面超标一级而已,当然主要还是受限于机床本身精度的影响,及时解释今后若有更好的设备就能避免这些方面的不利影响。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合作完成工作的实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实干精神。5.检查。本环节学生和教师角色非常重要,但是仍然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质量监控为辅,以及学生能否在零件加工时遵循5S管理的标准,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加工时的检查如设备检查、加工方案和加工步骤检查、安全检查。(2)加工后单件的尺寸、形位精度的质量检查。通过实践结果的分析与答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6.评价。最后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项目的学习效果情况。学生上交项目作品并进行总结和收获感言,以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方式进行,指出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为今后提供经验的参考;而教师点评时,应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归纳与总结,侧面指出不足之处。通过工程实践优化与探索,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及时总结工作后续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项目的评价方案与标准
采用量化评价,即采用组级之间交叉评价、教师评价的两级方式,如下表2。
表2 多用夹具的质量评价记录表
通过项目的最终落实,学生掌握了组合件的装配方法、精度要求和各机床设备同等工艺的加工方法。学生由从前单一的专项训练改变为多元的训练,围绕从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设备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既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又能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索和学习,在岗位上便于发挥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设计精巧的任务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不断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蕴藏的潜能,团队协作意识也逐步地得到了加强。当今模具制造技术,特别是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模具产品,大都实现了数控化的精密数控设备的灵活运用,构建形成了精密加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含量,为保证模具制造精度和品质提高强大的硬件设施。因此,以复合、多元化的项目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复杂产品项目加工和就业条件打下坚定的能力基础。同时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1] 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9).
[2] 曹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J].高教论坛,2005,(3).
[3] 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
[4] 袁三梅,周坚.论行动导向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G424.1
A
1008-1151(2011)05-0156-02
2011-02-20
汤耀年(1970-),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数控、模具技术制造、CAE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