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11-10-20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李艳玲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李艳玲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李艳玲
VB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可视化的高级编程语言,由于它的界面设计和程序语言与其他编程语言相比简单易懂,所以成为了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时,VB也被纳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中。因此,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编程入门语言,VB程序设计的开发方法和涉及的概念都是全新的,同时它也具备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枯燥和乏味的特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是第1次接触到编程语言,难免会觉得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独立编程的能力是讲授本课程的老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
1.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开始讲授这门课程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记。VB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算法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能力,因此设计的任务应该满足这2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以下的内容:VB语言的编程环境,控件的设计与使用,变量与数组的定义与使用,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过程的定义和调用与参数的传递,用户界面的设计,文件的操作和数据库的操作。针对教学目的中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制定课时分配计划时,实验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所占的课时是一样的,考核方式采用上机考试,即在VB环境下进行实际的编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尽管现在的教学手段已经趋向于多媒体化,黑板被投影仪所代替,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填鸭式”教学的被动局面,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很好地互动起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老师省下大量板书的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形象、有趣和可视可听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如语句的定义、程序举例等),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记忆并不深刻,需要结合板书来教学,比如对于IF语句的3种结构,如果通过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并且进行对比和举例讲解,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记住IF语句结构的表达形式和使用方法。
3.趣味案例教学法。兴趣是牵引学生求知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老师应结合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个或多个典型的案例,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收获。例如,在讲授Timer控件的使用时,笔者就给学生展示了这样的1个例子,案例如图1所示。当程序运行时,在应用程序的窗口有1只蝴蝶从窗口的左下角缓缓朝右上方飞去,蝴蝶翅膀的一张一合,和真蝴蝶十分相似,且非常漂亮。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使用简单的控件和图片就可以做出如此漂亮和动感的画面,很多学生都想知道是如何做出来的。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讲解这个动画制作的过程,包括如何添加控件,如何设置对象的相关属性,如何编写程序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与讲解,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形象化、趣味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例如,在讲解对象属性时,很多学生总是把“Caption”属性和“Name”属性搞混。“Name”就是控件的名字,在代码中利用这个名字来调用控件,而“Caption”是控件上显示的字,就是能直观的在界面上看到的字。比如,“Caption”就是学生的学号,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学号,而“Name”就是学生的绰号,平时大家都叫他的绰号,但在正式场合还是学号能唯一地标识每1个学生。
二、实践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水平,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笔者所在的大学,一般都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在4个课时内完成,前2个课时是理论课,后2个课时是上机实践课,让学生在理论学完之后直接进行实践操作。针对理论课所讲授的内容,安排对应的操作练习,一般都是要求学生编程实现和课程上讲的实例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每1章教学结束后,会精心挑选几个综合性的编程题让学生上机实现,考查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通过以上的步骤,使学生实现从理解到模仿,然后进行尝试,最后能够独立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