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案例在《货币银行学》课上的运用
——兼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

2011-10-20黄淑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选题民间案例

黄淑兰

(仰恩大学 经济学院金融系,福建 泉州 362014)

一个案例在《货币银行学》课上的运用
——兼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

黄淑兰

(仰恩大学 经济学院金融系,福建 泉州 362014)

文章以个案为例探讨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要使案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合作,让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讨论交流;要注重选题的现实性,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要注重选题的综合性,方便日后其他教学内容中多次使用,这既让同学明确案例背后的理论逻辑,又能让同学清晰逻辑点之间的关系.

标会;民间借贷;案例教学法

《货币银行学》是九十年代初期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与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时该课程理论基础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感觉枯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理论认识.同时又因为该课程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有多而杂,无从下手的感觉.将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能使深奥枯燥的原理更容易为学生理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教学效果,也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在案例的使用上注意选择有一定代表性,能够运用案例将多个知识点串起来,这样也方便对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有个明确的认识,对该课程的逻辑结构也会有个清晰的把握.因此,案例教学法是《货币银行学》常用的方法.以下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教学的个案出发,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欢迎各位同行指正.

1 案例的提出

本轮教学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戴国强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在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的教授过程中,补充了民间信用这一信用形式.因为福建省内中小民营企业众多,民间信用非常活跃.而对于同学们而言,民间的标会(也称合会、做会)也是自己身边家人朋友经常参与的民间金融活动,而这几年来又经常有什么地方倒会了什么的新闻,所以同学们普遍对此很感兴趣.于是笔者就此布置课外作业,让班级某一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调查了解,并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全班汇报.该学习小组经过调查了解以及查找资料后,举了一个简单的实例用以说明标会活动的过程.在笔者的提示下,同学将其做成表格,以便说明.如表中所示:

一个简单的标会案例

这是一个由六个人参加,按月每期500元的会,六个月轮完.其中A是发起人,叫会头,或会首.他负责组织会脚、收集、追缴会款和竞标等工作;对会脚的资产负债及信用情况进行审查;承担代垫会脚缴不上的会款的责任.B、C、D、E、F都是会脚即普通参与者.第一期会款都集中给会头,以后各期则由会头组织竞标,会脚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由竞标利息高者得到.利息支付有外标和内标两种,外标是把利息加在每期应缴会款中缴付,内标则是让其他会脚只缴扣去利息的会款,本例为内标方式.同时为简单起见,假定以后每期的都以利息20元标得(当然实际情况是当时各会脚根据自己对资金的需要情况加减自己的竞标利息).

2 案例的理论提升

经过小组成员的PPT演示和讲解,同学们清楚了标会是怎么一回事,但对其中还存在诸多疑问.笔者鼓励同学提问,以小组同学回答为主,笔者进行适当补充和总结.点明了民间标会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信用互助形式,国外学术界称之为转轮储蓄与信贷协会,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金融制度.这种民间借贷形式是常规金融的有效补充,既为闲置的资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投资渠道(后期竞标者),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筹资来源(前期竞标者);参与标会存在收益和风险.收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风险则因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和保障而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所以标会多建立在亲情、乡情、友情等血地缘关系基础之上,正是为规避风险;产生标会的原因是因为正规融资渠道无法满足民间资金需要,而广大人民群众高储蓄率下的货币又有增值的冲动.

3 案例的延伸运用

在接下来的该课程教学中,笔者在相关内容的讲授上,都尽量使用与此案例相关的内容来做说明.比如在金融市场的学习当中,用民间借贷来说明我国现有的间接融资模式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尤其是解决了更多就业、为GDP做出了相当贡献的民营经济在这种体制下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指出民间借贷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利率章节,用该例来说明如何计算利率和收益率(如上图所示),还有通过计算了解到的民间借贷的利率和官方利率的差异,以及民间融资的旺盛生命力,来说明我国利率体制改革问题必要性;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要求同学对比两种方式融资对各种风险的控制措施,并写成小论文,同样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认识;当然,鉴于这些年来出现的各种“日日会”、“倒会”事件时有发生,民间借贷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央银行在监管方面应该要有所作为,在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的教学内容中这部分也必须结合起来,强调指出.

4 总结

《货币银行学》在整个学科课程设置中是一门导游图性质的课程,日后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在该课程都有所涉及.作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容易让学生有枯燥之感;另外统帅性地位也使得其知识点众多,如何取舍、以及把握尺度的问题是需要讲授这门课程中的教师不断探讨和摸索的.笔者认为选择具有现实性、综合性的案例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真实感,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还能把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同学的印象,提高其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在进行案例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4.1 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生合作,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教师应该将教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将每一个细节展开给学生,学生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负责把握好整个讨论的进程和方向,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同时注意适当的给予一些建议,让同学能够更好更顺畅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适当总结,一方面纠正或加深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恰当与否以及表达问题清晰完整与否等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从中获得经验,逐步培养其知识应用能力.在方式方法上,可以结合使用个人小论文、小组讨论、课堂汇报、交流答疑等方法,这样能最大程度调动每一位同学;

4.2 选题要具有现实性,能更大程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同学身边的热点现象,选择跟同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能使同学身临其境,产生真实感,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有现实意义的、吸引力的选题能促使他们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能够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这对同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4.3 选题要具有综合性,便于案例的延伸运用.这样学生日后还可以继续关注相关信息,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理解.而教师在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还可以不断使用,有助于同学明了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有助于同学把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断深化他们的印象,提高其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这对于《货币银行学》这样的一门导游图性质的专业基础课,意义不言而喻.

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提升.由于《货币银行学》课程中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系统讲授,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但是适当结合案例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主动学习、严谨思维和沟通合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1〕周元,章启成.金融学案例教学的选题原则和角色定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87-90.

〔2〕秦美珠.案例教学的有消息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82-84.

〔3〕戴国强.货币银行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G642

A

1673-260X(2011)12-0221-02

猜你喜欢

选题民间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