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百姓书记”
——记山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黎城县西井镇党委书记张晓明
2011-10-19徐建宏
■徐建宏 梅 生
大山深处的“百姓书记”
——记山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黎城县西井镇党委书记张晓明
■徐建宏 梅 生
老百姓说你不像个“官”,说明你就是个好“官”。
“偃卧在岁月的山坡上,西井镇
我相信,你肯定得到了神的祝福。”
这是河北诗人晴朗李寒写在《西井镇》一诗中的句子。
西井镇位于黎城县北部,雄踞太行山腹地,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是山西省级重点中心示范小城镇。这里有优美的太行风光,作为黄崖洞周边一个山区小镇,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2011年5月7日,张晓明受命来到西井镇,担任镇党委书记、镇长。
这是一个他非常熟悉的地方。作为土生土长的黎城人,又曾经在相邻的黄崖洞镇担任党委书记、镇长长达十年之久,张晓明对这一方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两个多月里,张晓明走遍了西井镇43个行政村。由于致力于听民声、排民忧、解民困,没有所谓“官架子”,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百姓书记”。2011年6月底,张晓明被中共山西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张晓明曾经说过一句话:“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就得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吃得了亏,受得了气;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贫穷。只要心里真正有群众,为百姓办实事,百姓就会念你的好,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党的丰碑。”
一份工作笔记
张晓明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不管再累再忙,都要抽空写工作笔记。这个习惯,坚持了十几年,也成为他做基层工作的一大“法宝”。
他的工作笔记,不光是记录一天的工作,还要写下当天的感想和启示。
这是他在2011年7月12日写下的工作笔记:
5:30起床
7:00早饭
8:00机关会议
10:00马宝良等来谈拉石头的事
10:30去岭头上村察看灾情和修四方山公路的情况
11:00县重点工程办检查工作,午饭在小灶
下午去长治市发改委确定省级生态镇立项规划事宜
18:30返回县城
感想:“一把手”是一个地方的标杆,应经常忙里偷闲,多深入村里、群众中,多给群众办实事、解忧愁,这样群众才会拥护共产党,才会相信政府,政府才会有威信。
启示:乡镇干部必须支持村干部工作,有活动尽量参加,并能为他们分忧,这才能得到拥护。
看得出来,这是多么充实、忙碌的一天。
曾经和张晓明一起工作了两年多的西井镇常务副镇长石红芳告诉记者,他们在乡镇的每一天,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为了解情况,记者专程赶到张晓明工作笔记中提到的岭头上村。
岭头上村位于207国道边,仅有几十户人家,曾经是一个缺水的地方。7月11日,这里突降一场冰雹。对于一个纯农业山村来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打击。
作为乡镇领导,张晓明惦记着每一个村庄和每一户百姓。第二天,他就心急火燎地赶到岭头上村。所幸这场冰雹对庄稼的损害并不严重。看到田野里郁郁葱葱、长势良好的庄稼,张晓明紧锁的眉头舒展了。
接着,他询问了正在修建的四方山旅游公路的进展情况。从西井镇岭头村到黄崖洞镇四方山村修建的四方山旅游公路,将为发展当地旅游业提供极大的便捷条件,同时将大大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
张晓明始终关注着工程进展中的各个细节。
在别人的眼里,张晓明的每一天都在紧张忙碌着,但作为乡镇的党委书记,每个忙碌的一天却又是普通的。14年的乡镇生涯转眼而过,西井镇又是张晓明一个新的开始,不知道日后的工作中他还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还有多少的感想和启示,但是他对百姓的这份情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一个党员的情怀。
黄崖洞的十年
在黎城,张晓明是一个年轻的“老”乡镇干部。
早在1995年,26岁的张晓明就担任龙王庙乡副书记。一头扎进修路、打井等农村工作中。之后,他担任团县委书记。2001年2月底,原东崖底镇更名为黄崖洞镇,经过全县公开选拔,张晓明担任黄崖洞镇第一任镇长。2003年,他担任黄崖洞镇党委书记。2006年,长治市推行乡镇干部“一肩挑”,他担任黄崖洞镇党委书记、镇长。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一生又有几个30岁?
但是,在黄崖洞镇,他一呆就是十年。
黄崖洞镇是黎城县的“北大门”,在全县乡镇中离县城最远,达45公里。张晓明上任之初,这里的交通和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张晓明和黄崖洞镇党政班子成员没有被这里的恶劣条件所吓倒,他们把这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十年间,张晓明创新性地做了大量琐碎而充满激情的工作。
依托当地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经过多方论证,张晓明书记明确提出建设“矿山重镇,旅游强镇,生态靓镇”的发展思路,黄崖洞镇在这十年里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辉煌。
——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批批项目健康有序地发展起来,使非公企业从最初的2家发展到11家,为全镇经济发展备足了后劲。
——旅游产业蒸蒸日上,每年直接和间接为全镇人均增加收入200余万元,实现了“旅游兴农、旅游富农”的经济格局。
——开发农田5000余亩,使黄崖洞镇人均农田由不足0.5亩增至0.7亩。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建起了新楼,农民搬进了新房,街道绿树成荫,美景如画……
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闭路电视户户通;
率先实施了“农村客运通”、“街巷硬化户户通”和“自来水户户通”三通工程;
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十年来,全镇新建了镇文化站,并已建成各类文化大院10个,农村文化广场13个,娱乐健身队伍不断壮大,农忙务农、农闲健身,农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建立健全了社会求助、社会保障、社会慈善三大体系,并建成了镇养老院,使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十年来,黄崖洞镇相继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体育乡镇”、“长治市文明乡镇”、“长治市民营经济发展明星乡镇”、“长治市旅游产业化明星镇”、“山西省旅游名星乡镇”和“山西省乡镇工会标兵单位”,连续多年被长治市委和黎城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乡镇”。
黄崖洞镇成了太行山区一颗闪亮的明珠。
这些光环,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不能冷了群众的心,坏了党的形象”
“乡镇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工作思路要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我对大家的要求是‘原则+感情’:工作中必须讲原则,一丝不苟;对待群众必须用感情,以情动人。”张晓明对记者说。
他的办公室迎门悬挂着“海纳百川”的横幅。张晓明的体会是:“干乡镇的工作面对的是老百姓,心胸得像大海一样宽阔,不能板着脸子对待群众,不能冷了老百姓的心,坏了党在百姓心里的形象。”他的好脾气是很出名的,接待群众的时候,不管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不管是什么事情,他总会耐心地倾听来访群众的意见,总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黄崖洞镇山多林茂,护林防火工作就成了重点,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5月是重点看护时期。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天气极其干旱,整个冬天没有下雪,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依然是风干物燥。年三十的晚上,张晓明仍然带领大家工作在第一线,不敢有丝毫放松。大家晚上10点出发到所包各村,直至初一早晨8点才回到单位。这一晚上,张晓明走遍了全镇的22个行政村,直到初一早上确定全镇无森林火情隐患,他才松了口气。他对大家说:“咱乡镇的工作就是这样,要比别人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是咱的班长,我值班,大家回去和家人团聚……”
黄崖洞镇地形特殊,土薄山多,地势低,下大雨就会涨河。每年到了汛期,全镇特困户、五保户的住房安危就成了张晓明最牵挂的事,他年年几次下乡入户检查,总要想办法让他们安全度过汛期。2004年8月份,连着下了三天雨,一天晚上雨特别大,张晓明放心不下村里的危房住户,冒着大雨连夜下乡。他惦记着村里没人照顾的孤寡老人,看到他们住的破屋烂房,总会酸了鼻子,红了眼圈,说:“这些没人管的老人是我的心病啊!”2007年,在他的努力下,南陌村建起黎城第一家农村养老院,可入住120位老人。
他在农村留下了太多的足迹,在百姓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温暖。可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对家庭、对自己的父母则有着太多的遗憾。
家中“老大”的遗憾
张晓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电影公司职工,母亲是轴承厂工人。在家中,兄弟4人,他是老大。中国传统习惯中,家里“老大”一般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从小到大,张晓明也都把自己放到“老大”的位置上,尽可能多地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乡镇工作的近14年中,他也和常人一样,想调到一个清闲的单位,照顾家人。他也不是没有机会去更好的单位谋更高的职位。2008年,张晓明书记就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山西省统计局副处长岗位,但他觉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只有到农村、到基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继续扎根农村这片能让自己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但是,在基层工作以后,他基本上没有时间顾家。实际上,他把“老大”的吃苦耐劳、周到细致,都投入了乡镇琐碎的工作中,他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6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周一,张晓明正在黄崖洞镇主持每周例行的机关会议,布置安排机关慰问、春节值班、访贫问苦等事宜。上午9点多,二弟突然打来电话,告诉张晓明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消息:父母煤气中毒身亡!
就在前一天,张晓明还曾看望过父母。
张晓明的父母当时都是63岁,均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张晓明跟父母商量过,腊月二十七放假,要接父母到自己家过春节。突然的变故,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世间有什么比血浓于水的感情深?有什么比亲人的生离死别更让人痛苦?
但张晓明还是强忍着悲痛,直到会议结束,才赶回县城奔丧。
这件事,成了他一辈子的内疚。每次提起此事,张晓明书记都忍不住眼中的泪水。他愧疚地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忙于工作,留下了对父母的终生遗憾。
直到几年后的今天,说起这件事,张晓明还忍不住眼中的泪水。他愧疚地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忙于工作,疏于对家里的照顾。
与这件事形成对比的是,黄崖洞镇有个四方山村,有90多口人,离镇政府只有4公里。由于在半山腰上,交通条件不好,以前基本上没人去。在张晓明的帮助下,近几年,这里弯弯曲曲的山路变成了6米宽的水泥路,又借着红色旅游的热潮,开设了几家“农家乐”。村子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张晓明到西井镇任职后,因工作需要,回过一次四方山村。
听说张书记来了,四方山村的村民们纷纷跑出来欢迎。有的村民流着眼泪,感谢张晓明为他们做的许多事情。
四方山村的老百姓说,张晓明书记是个好人,没有架子。
对此,张晓明由衷地说,老百姓看你不像个“官”,说明你就是个好“官”。
驱车进入西井镇时,会看到公路旁有一个简朴的标语牌,上面写着:“请握紧西井的手!”这是曾经担任西井镇党委书记的诗人姚江平写下的。在美丽而充满活力的西井镇,相信张晓明也会用他真诚的双手,握紧西井百姓的手。
编后语: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希望在党组织的培养下,能够涌现出更多像张晓明这样的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