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顶层设计
2011-10-18林冬青
林冬青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福州 350003)
教育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顶层设计
林冬青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福州 350003)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覆盖面广、业务流程复杂,是一项宏大课题和系统工程。为有效破解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理清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思路和工作方法,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教育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全省教育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框架,形成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报告,提出今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规划和相关推进机制。
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教育电子政务中的业务和技术,理解和分析影响教育电子政务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需求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建立政务信息化的总体架构。[1]
表1业务对象表
一、主要结论
1.教育电子政务业务框架是按“业务对象—业务域(业务领域)—业务线(过程)—业务事项”的层次结构来确定,业务框架按照业务对象划分业务域,主要的业务对象有3类:学生、教育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下同)、教育机构。其中,学生为主要对象,其他两类为支撑对象,见表1。3个业务域: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者管理、教育机构管理,见表2。
2.主题数据库的建立是以业务框架为基础,从业务线入手,对原始数据表单、报表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获取数据实体 (数据表),根据数据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主题数据库。[2]按照业务的主题,根据数据实体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聚类,形成按业务主题分类的主题数据库,共计17个主题数据库,31个子数据库。见表3。
3.根据业务线创建和使用主题数据库的紧密程度以及业务的逻辑关系,利用业务线和主题数据库矩阵,将应用划分为6个应用系统,31个应用子系统,见表4。
表2教育业务域表
表3主题数据库表
二、设计内容
顶层设计围绕着业务框架、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这三个核心架构进行总体设计,是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的核心工作。四块支撑是指对三个核心任务起支撑作用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信息标准和工作机制。
1.业务框架设计
教育电子政务业务框架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全面支撑政府职能履行为目标,对教育电子政务的业务功能进行规划和设计。业务框架是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工作。本次设计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
(1)以教育政务职能和业务,作为顶层设计的范围。机关内部的党工青妇、纪检、人事、固定资产、财务、办公自动化等内容,不作为顶层设计的范围。
(2)职能明确,业务处理过程清晰的政务,作为顶层设计的内容。业务不明确的政务活动,在处理过程清晰和明确后,补充修改完善顶层设计。
具体做法:先从省教育厅的职能的描述和分析入手,并延伸到各级教育系统机构,确定业务事项,特别对2002—2009年省教育厅下发的所有文件 (业务事项的主要载体)的关键词进行收集分类后,分析现行业务,由业务负责人员对业务分类进行确认、描述、修改和完善,并对业务分类中包括的业务处理过程和步骤进行描述,确定主要的业务事项。按照功能相关性聚类业务事项,形成业务线,并按照业务线的逻辑关系,归类为若干业务域。业务框架按 “业务域 (业务领域)—业务线—业务事项”的层次结构把握和梳理全省教育行业管理的各个业务范围,并应用信息工程的思想方法来重新认识教育政务,系统地、本质地、概括地理清教育业务的整体结构和层次关系。
2.数据架构设计
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要进行主题数据库设计,把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主题数据库,过程如图1所示。
表4应用系统类目录列表
3.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业务线创建和使用主题数据库的紧密程度,分析教育业务的逻辑关系,利用业务线和主题数据库矩阵,划分为6个应用系统,31个应用子系统。
(1)学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学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学生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学生全过程的个人、家庭、学籍、专业、辅修、奖惩等信息,当一名学生从一个学习阶段毕业后,进行申请经相应管理人员审核,原有系统自动进入下一阶段学籍,如某一学生从初中毕业,申请进入高中学籍,经管理员审核后,系统就会自动更新该学生的学籍资料。
(2)资助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学生从小学到高等教育整个教育过程的资助、贷款信息申请、审核、管理、监督、信用等信息。主要包括: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可根据国家相应政策进行扩展后,增加的其他形式的资助管理。
(3)教育工作者管理系统。教育工作者管理系统可以掌握省、市、县(区)学校的师资状况,教师个人与教育有关的全部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各地的师资力量,能查询教师的详细信息及工作资料(包括个人学习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等)。主要包括:资格认定管理系统,职务任职资格管理系统,奖惩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选拔交流信息管理系统,绩效工资和考评考核管理系统等。
(4)教育机构管理系统。教育机构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省内各教育机构设立、变更等基本信息、基建基础信息、教学设备基础信息、教学水平基础信息、专业、学校各类申报评审信息、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年度教育机构招生、毕业生等信息。审核学校基建投资、电化教育等数据。审批社会合作办学机构及对外合作交流。主要包括:教育机构资格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机构评审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机构基建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教材目录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机构教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机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教育机构合作交流信息管理系统。
(5)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自考命题、高考命题、学业基础会考命题信息和教师管理;针对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进行管理,提供高考的在线报名管理、招生录取结果查询、高考报名统计及录取结果统计。主要包括: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专升本”)信息管理系统、自学考试信息管理系统、成人高考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6)教育机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化申报、科技项目申报、结题科研项目目录核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等;服务于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推介、专利管理等;用于高等学校科技专家管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申报评审管理等。主要包括:科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科技成果信息管理系统、科技专家信息管理系统和科研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4.技术架构设计
技术架构是支撑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架构的底层技术基础结构,通过选择和规定软件平台技术、硬件技术等来支撑应用架构的运转。重点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方案、数据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和网络架构等,既满足与国家对口部委连接的需要,也要满足与下级单位和其他政府部门教育工作者、学生和教育机构业务协同以及信息共享、交换和传输的需要。
规划与建设教育云是技术架构的重点。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云计算体系架构可以分为三种服务模式,即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其中Iaas及SaaS在技术上相对较为成熟,且Iaas是教育行业部署云计算平台的必由之路,因此须以云计算为契机,以IaaS为切入点,提供统一的虚拟运行环境,整合现有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教育电子政务的Saas服务。
在Iaas服务模式上主要依托于现有的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服务器方面主要为PC服务器资源整合,也通过新购的方式构建异构平台,以便应对特定平台的部署需求。在服务提供方面则以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提供为主,如为新建系统分配虚拟服务器,为相关人员分配存储空间,以盘活闲置的资源。通过云计算服务,学校能极大地节约计算机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此外,IaaS能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在Saas服务模式上则主要是整合现有的分散部署于各种硬件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打造面向教育行业系统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建成后将为各大中小学及教育科研单位、广大教育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网络教育服务。学校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作为客户端的本地电脑只需通过浏览器等接入即可享受云服务,不用担心应用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这也极大地减少了学校为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投入的费用。
统一认证技术架构将为数据中心建立一个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单点登录(SSO),即用户(教育厅、市、县(区)教育局、高等学校等各个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使用同一专用账户按照自身角色的权限在多个应用系统间无缝漫游,每个用户能够访问的应用系统或功能模块得以严格控制,从而既能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避免了多个应用系统需要多次登录的麻烦,也能够对用户身份进行严格控制,有利于保障教育信息资源安全。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管理员可统一定义用户角色和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访问控制表,可以根据用户所属部门或单位、用户的职位等定义用户角色,根据资源的业务类型等信息定义资源的访问特点和访问权限。用户访问相关信息资源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角色与资源访问权限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则,进行安全认证,从而确定具有什么样角色的用户可以访问相应的信息资源。
统一门户系统以门户(Portal)概念为核心,集成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屏蔽政府部门内部业务和流程的复杂性,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引导,方便其获取各类信息和服务。
统一门户建设在原有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基础上,建设门户支撑框架,能够提供丰富的应用集成。通过识别用户身份获取对应权限,提供用户在系统上的增加、删除、变更、查询、统计等操作。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设计,对外提供统一标准的接口。提供安全的凭据登录手段,用于实现对外部系统和内部无法改造系统访问时的单点登录。统一的数据查询入口,对各类系统进行数据抽取,对拥有权限的用户可进行数据检索查询。
5.安全架构设计
教育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从技术角度来说,互联网是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的网络,因此应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明确各系统所应达到的信息安全级别,并根据级别对应的要求开展系统建设和运行工作。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相互配套”的原则进行,采用先进的“平台化”建设思想,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充分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坚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规划建设统一的信息安全整体平台体系,而且要与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共性安全需求相结合。
加快建立互联网监控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行为和网上有害信息的预警和防范。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统一建立密码和密钥管理系统、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以数字证书认证体系为基础,建立教育电子政务安全信任机制和授权管理机制,推进交叉认证,方便公众以统一证书获取多种政府服务。
6.信息标准设计
信息标准建设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证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的基础。信息化标准覆盖面很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标准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结构化的。所以标准体系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的应用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几个大的方面。
信息标准在教育系统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有新的拓展。
图3是信息标准中一种模式的结构图。按管理对象的特点可分多个信息标准集。信息标准集下分信息子集(如学生管理信息标准集下分基本子集和成绩子集),信息子集下分信息类,信息类是相关信息项的集合 (如基本子集中的学籍类)。信息标准集中最基本描述的是信息项 (数据字段)的属性(字段名,类型,宽度等)。
三、推进机制
推行教育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顶层设计是实现教育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的一种手段,对于强化教育电子政务各个层面的结构设计和整体组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构建以服务为宗旨,应用为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基础设施为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为保障的稳步推进机制。
1.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
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实施,其实就是发展教育电子政务,要根据宏观的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既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启动共建“区域教育云”。区域教育云的构建,在技术上实现内外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有效整合,节约投入和运营成本,兼顾效益。[3]与企业和其他有关机构共同建设区域教育云,作为教育电子政务的基本支撑,向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二是完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统一的机房、服务器与存储资源,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容灾备份体系,建立统一的IT架构,建立系统开发遵循的统一技术规范,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性条件。三是推进学生、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现有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反思和再造,从战略的高度、以全局的视角统一规划和设计,以工作流设计为主线,将各项业务以流程的,而非既定的机构条块化的业务内容,在系统中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最低程度的数据冗余,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系统管理中来,形成良性互动。[4]应用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提供可供未来扩展的接口和框架,避免新的需求到来时,系统无法兼容而需重新建设。
2.强化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整合
在教育电子政务的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要建立政务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明确界定教育系统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从公文无纸化传输入手,逐步减少纸介质公文交换量,减少或取消各类纸介质信息问题,非涉密信息一律从网上传输。对于基础信息资源,要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避免重复采集,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更新。二是建设教育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资源中心平台以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目录”为基础,制定统一的数据元标准和编码规范,进行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规范政务信息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让更多的政务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三是业务系统要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基础性、战略性、关键的政务信息资源库要加快建设,主动实施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四要研究制定政策,建立投入保障机制,鼓励、支持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数据库建设。建立教育电子政务信息标准规范和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认证等手段强调贯彻实施,促进教育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
3.提升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顶层设计只是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平台,加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把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作为推进建设、提高质量的关键。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现状看,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务管理的人才缺口很大。教育管理人员往往更多地熟悉政务工作流程,但对信息技术却了解得不多。首先,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应用教育电子政务知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政务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提高推动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规划、决策、组织和协调能力。第二,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要针对各个单位普遍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维护缺乏人才的问题,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解决各单位出现的问题,保障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第三,专业技术人员要透彻了解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善于将信息技术与政务运行相融合;其他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掌握比较系统和实用的使用方法。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可靠的技术队伍,确保教育电子政务平台能够长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4.努力实现政府服务的新突破
教育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手段革新的重要抓手,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决策方式、管理行为、运行模式、工作流程等的改革创新。教育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以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面向教育工作者、学生和教育机构提供行政管理服务和面向领导机关提供科学决策服务为重点,完善各级教育门户网站建设,使之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重点推进行政业务事项的网上办理,集中公开教育各部门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审批办理工作状态和审批结果,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尽快实现“前台一个窗口办理,后台业务协同办公”的“一网式”服务功能。要研究建立教育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制度,把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月检、季查、年度考核等刚性约束机制,加强教育电子政务工作全过程的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福建交通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DB/OL].http://www.ciotimes.com/egov/dcsj/46056.html.,20110228.
[2]李俊,赵霁.主题数据库的特点与组织方式[J].交通与计算机,2003,(3).
[3]彭红光.基于区域云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8).
[4]陈菡.以信息化平台推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职高教),2011,(10).
(编辑:郭桂真)
G40-058
A
1673-8454(2011)24-0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