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特色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1-10-17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白翠萍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白翠萍
1 培养具有内蒙古地区特色的物流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1 内蒙古自治区物流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连续八年经济增速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又集中体现在西部呼、包、鄂、乌海、巴彦淖尔、阿拉善等盟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内蒙古地区作为国家资源和能源基地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功能逐步显现,物流需求与服务趋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第三方物流的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等特点,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对高技能物流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
1.2 内蒙古地区物流市场与沿海城市物流市场的特点分析
(1)沿海城市物流市场。就深圳地区物流市场而言,正如美国物流协会专家马斯·福瑞斯先生所说:“深圳是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起点之一。”由于地理位置是沿海开放城市,形成了港口产业群。港口作为国际运输体系的节点聚集着高密度的物流企业,港口产业群物流企业的物流市场需求主要是码头装卸、运输、报关、货运代理等方面从业人员,所以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侧重于港口。
(2)内蒙古地区物流市场。内蒙古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2010年自治区党委又提出在内蒙古西部及银川、石嘴山的广大地区,要打破地区限制,建设沿黄经济带,并且国家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中已将临河列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例如,内蒙古西部的两大口岸策克口岸和甘其毛都口岸的常年通关,蒙古国的大量煤炭资源,主要是通过汽运等物流运输方式运出的,针对地域特点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侧重于铁路、公路运输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去年内蒙古地区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达到了2万人左右,对中初级物流人才的需求达到了10万人左右,而目前内蒙古地区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模每年不足200人,仅占总需求的0.5%,显而易见我们急需培养大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内蒙古地区物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一直以来速度缓慢。原因一是由于内蒙古的地理位置临近俄、蒙边界,物流完全依赖于铁路运输,输送能力不足,高空载率,高成本;二是大多数物流公司还停留在作坊式起步状态,拥有立体化仓库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非常有限;三是内蒙古地区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模不足,对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低,对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认识不足;四是政府对物流业支持政策与引导不足,市场准入没有完全放开,审批注册不规范,物流企业税收管理不完善,缺乏统筹协调等。
2.2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通过以上分析,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适应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1)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东部以满洲里口岸木材加工贸易为主、通辽蒙东物流园区,霍煤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中西部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牛奶制品、电子产品物流基地、以包头市九原区、巴彦淖尔市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体系。至2010年基本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物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区域性铁路物流中心;至2020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
(2)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为真正培养出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实用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保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主干课程与实践更好的融合与消化,我们将课堂知识实践化,即通过在校的理论课学习和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全面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使学校效益最大化和企业效益最大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另外,通过“物流仿真模拟实训操作”的训练以及到物流企业的认知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基本职业素质。
3 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线路规模,物流是构建“贯通区内、畅通三北、联通俄蒙”的物流大通道的高架桥。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作为主要物流节点设施与物流通道衔接构成物流网络体系。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物流发展趋势要求,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理念,面向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岗位,具备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岗位操作技能,较强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3.1 现有的课程体现诊断
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构建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具有高素质高级技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如下图)。定期分析岗位和职业能力的变化和新要求,从实际的行业需求中重新定位专业的发展,围绕职业能力调整课程体系,及时修改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及设计课程。首先,在课堂教学上安排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实务等课程的环节周实训,使学生完成第一部的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内蒙古安快物流集团、宅急送内蒙古分公司等校外完成第二部分的职业能力模块。最后,在内蒙古利丰集团完成第三部分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坚持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构建与适应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内蒙古地区的物流业起步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自动仓储技术等的运用及相应现代化设备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以及不断完善物流市场对服务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对物流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要求也在迅速提高。因此,我们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外基地实训,不断推进实训项目建设,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种观念:以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设置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制定程序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律;为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时兼顾到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整,尽量适应本地区行业、岗位群的需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在物流管理这门学科上具备广阔的知识结构,而且一定要在物流的实践操作环节上具备较熟练的操作技能,成为物流管理的实践者。
3.3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物流专业将紧紧围绕学院建设骨干院校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按照院党委十二五规划工作重点,继续深化和实施“校厂一体,产学结合”、“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物流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企业需要大量既懂基础理论又具备动手操作能力的各类层次人才。
在与内蒙古利丰集团签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后,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通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审定,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内容整合。如在配送中心管理实务的教学中融合了工科中的汽车构造、维护与保养、客户服务等内容,以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围绕集团的实际需求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顶岗实训,增加学生实训时间,努力探索创新课程形式,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物流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科班出身的极少,不仅专业教学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物流行业的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必须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院领导也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与企业合作,通过实施“双送”、“双挂”工程的方式聘请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采取定期培训、组织到企业研修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5 结语
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内蒙古地区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物流管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针对目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首先要从社会、企业和地区的需求出发,按照物流专业人才对应的职业层次、就业岗位群来确定培养目标,其次,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师资队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加强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2005(1).
[2]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内外物流教育对比分析[J].物流技术,2008,27(7)
[3]陈彦,凌云.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职教论坛,2004(5).
[4]廖嗣德,赵风雨.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探讨[J].教学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