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
2011-10-16陈忠英
陈忠英
(渤海大学 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13)
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
陈忠英
(渤海大学 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13)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的设计,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多元接轨的新方式.结果发现:实现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融合,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缩短社会化适应的过程,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融合;社会适应
1 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们为获取良好的社会生存条件及足够的生活空间,而对自身心理及生理的的各种适应能力进行必要调整的一种能力.相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社会适应能力是其自身综合素质体系的构成要素,是高校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融合的设计,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多元接轨的新方式,以此来加强对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渤海大学、锦州医学院学生各60人,总计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各取30人为实验班,30人为对照班.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实验班通过课堂教学、社会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化教育的多元融合.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计划实施.
2.2.2 问卷调查法:采用当前普遍使用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调查时间安排在课程开始前进行基础调查,课程结束后在进行第二次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2.3 数据统计法: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1.5对调查所得各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现状的分析
为了切实掌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础的现状,为实验提供详实的对比性数据,特在实验进行之前,对实验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调查与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的调查统计
由表1可见,在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状况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中,具有很好与较好适应能力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实验班为10%,对照班为11%;处于一般状态的学生人数,两班相等;而处于较差与很差状态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实验班70%,对照班68%.基本都不属于正态分布.
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实验后两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与统计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各项调查指标都有所变化,其中实验班的良好率在上升,较差率在下降,而且幅度很大,两校的调查结果分布情况均呈现出正态分布.照班的各项调查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与实验班相同,但是幅度相差甚远.人员分布状况仍然偏重于较差和很差.说明大学生在场地、器材、人员构成、运动体验方式等课堂环境的改变,逐渐的引导学生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进而改变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缩短了他们适应不同环境的适应期.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统计
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性检验分析
根据量表设计,得分在35-40:社会适应能力很强;29-34: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7-28:社会适应能力一般;6-16:社会适应能力较差;5≦: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3.3.1 两校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对比分析
表3 两校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的调查统计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前由于两校的生源所在地基本在辽宁省内,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基本相同,得分统计分数均值仍在6—16之间处,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水平,并不具备差异性.通过一年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作用,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得分均值互有差异,实验班得分在17-28: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引入一般水平.对照班虽然在得分均数上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处在6—16区间,与实验前的水平基本相同.
3.3.2 两校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社会适应能力自身变化的对比分析
表4 两校实验前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身变化状况的调查统计
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试验后虽然在得分的均值上都有相应的提高,但是两个实验班在实验前后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对照班实验前后并没有显著水平.这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的特殊设计,学生在教学友伴、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与对照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作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强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人际关系处理的和谐、融洽.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升的明显标志.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作用实验发现,实验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都有较大程度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2)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作用,实验前后两校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分布情况基本相似.说明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有效,不存在专业限制.
(3)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设计,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又一个突破口.
(4)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设计与实施,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适应的进程,完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期的准备,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积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4.2 建议
(1)扩大高校体育教学的外延化效应,将大学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化体育资源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共赢.
(2)社会适应能力是属于心理学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通过高校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所要求的社会适应目标.
(3)高校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融合设计,既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实际,也要考虑教学的实际可能,科学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体育教学服务.
〔1〕江巧瑜,许能锋,汪雪莲.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8).
〔2〕胡涤花.对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3〕张立伟,李穆玲.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肖玮,肖琼.西安地区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4).
〔5〕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G807.4
A
1673-260X(2011)11-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