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

2011-10-12冀常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嵌入式实验课程

冀常鹏,马 飞,徐 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

0 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以微控制器为核心,将其嵌入到产品或设备中以实现其功能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覆盖了包括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和通讯网络、仪器仪表、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等领域[1]。

嵌入式系统是训练软硬件综合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在IEEE/CS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中把嵌入式系统课程列为计算机工程学科的领域之一,把软硬件协同设计列为高层次的选修课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嵌入式系统认证课程目录包括“实时嵌入式系统导论”、“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工程”等课程。美国华盛顿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名称是“嵌入式系统设计导论”,它基本包括了前面三门课程的内容。我国高校的信息类相关专业,如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和电子信息等专业已将嵌入式系统课程列入必修课程。

1 嵌入式系统知识体系

嵌入式系统通常定义为一种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基础,软硬件可以剪裁,适用于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可见,嵌入式系统所涉及的内容从硬件到软件,涵盖非常广泛[2,3]。

图1 嵌入式系统的知识体系

2 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建设

嵌入式系统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4]:

1)综合性:嵌入式系统集软硬件技术于一体,需要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它涉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课程上综合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和软件工程等课程;

2)实践性:涉及的多种专业知识包括操作系统和微机原理、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单片机设计等课程内容。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设计的完美结合,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3)应用性: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应当从应用出发,将工程应用的案例和项目渗透到教学之中,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

3.1 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典型嵌入式系统的基本配置、硬/软件综合设计方法、流程和应用范例;②微处理器、存储器、I/O口、外设接口和驱动、电源转换和管理、总线和硬件调试;③嵌入式操作系统概念、内核、WinCE和uCLinux、任务和任务调度、RTOS、GUI、API和文件系统等;④软件开发过程、交叉编译、链接调试、下载和板级支持包(BSP);⑤设备驱动机制、按键和触摸屏驱动、网口驱动、红外和USB驱动。

3.2 实验大纲

实验平台采用三星公司的S3C2410教学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和图形界面采用μCLinux和Windows CE5.0等。实验内容分为2个层次。

基本实验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实验、人机接口实验、通信与音频接口实验、简单驱动程序实验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实验等。

综合应用实验给出多个题目,每组选择其一,学生也可以自选题目,但需经过可行性审查。期末要求每人提交一份报告和程序,并答辩和演示成果。其中包括“按键驱动程序设计”、“串口驱动程序设计”、“嵌入式Web服务器实现”、“基于WWW服务的智能家居应用”、“图形用户界面的移植”、“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和“MP3音频播放”等专题。

4 工程项目驱动的课后体系

实践教学模式应当是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关键,应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分解提炼出其中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并将它们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5]。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知识体系,所涵盖的课程较多[6]。如果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工程项目,则可以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形象实用的案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嵌入式系统课程之间内在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层面,如图2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课程之间的顺序关系,代表了课程之间的互为基础和前后承接的关系。

图2 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

(1)硬件层面:这个层面从电子技术的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到嵌入式系统所涉及的硬件知识体系,教学的中心是提升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达到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目的。

(2)计算机软件层面: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从操作系统原理过渡到嵌入式操作系统,从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程序设计相关课程过渡到嵌入式软件设计。

(3)测试层面:测试技术对保证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当开设嵌入式系统测试课程。因为嵌入式系统是软硬件的综合体,所以测试技术应当兼顾软件和硬件。

(4)工程管理层面:嵌入式系统产品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开发者掌握软件工程及UML等工程化开发的理论和工具。

(5)专业领域知识层面:嵌入式系统除了涉及其本身的知识外,还应当与所应用的领域结合起来,比如机顶盒应结合数字电视技术及其技术标准等;自动化控制产品应结合控制原理等课程;3G产品则应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等。

我们可以采用了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嵌入式系统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平台,补充课内实验课时的不足。

我们在讲授嵌入式通信网络之后,增加一节对嵌入式通信网络组成的分析。部分学生表明想尝试设计一台串口服务器。我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说明材料或报告。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一个重要因素。本课程学生的综合成绩的评定,由期末考试成绩(60分)论文报告成绩(15分)及实验成绩(25分)构成。这样更能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 结语

从教学实践来看,以工程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研发的能力。实施这一模式,对教学人员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应当建立有利于提升嵌入式系统教师实践能力的机制。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嵌入式系统教学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1] 梁宜勇,王晓萍,赵文义等.“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 .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9(5):36-37.

[2] 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军,袁满,刘彦军.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及方式探讨[J] .北京:计算机教育,2010(6):97-99.

[4] 丁珠玉,张济龙,吴永烽等.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182-183.

[5] 孙士明,刘新平,郑秋梅等.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22-125.

[6] 王苏峰,肖侬,唐玉华等.嵌入式系统的多样性教学探讨[J] .北京:计算机教育.2008(14):53-54.

猜你喜欢

嵌入式实验课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