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其操作构想

2011-10-12陈海娟周祥龙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测试模块职业

陈海娟,周祥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其操作构想

陈海娟,周祥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致力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职业实践、过程管理、评估反馈等问题,从整合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划分教育时间、改进教育评价方面,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操作构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操作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产业升级和高校扩招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并存,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亟须重新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切实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前瞻性地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针对大学这一人生重要阶段,通过教学和择业辅导,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学习、成长、择业、就业等方面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实施课程考核、信息反馈、目标调整等步骤,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并实现职业目标,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数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要,对择业影响很大,但在认识上,有72.1%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不太理解,其中新生为76.6%、中年级学生为73.7%、毕业生为63.9%。[1]62.2%的大学生没有发展规划,32.2%的大学生有一些思考,只有4.9%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2]由此可见,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材各异、标准不一,教育针对性、阶段性特点不突出

根据大学四年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大学一年级阶段,学生主要了解专业、职业概况,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业作一个初步的规划,确定将来的职业方向;二年级应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自身基本素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能力;三年级要重点参加和个人职业目标有关的活动,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四年级则应积极走向社会,按照目标职业主动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然而,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往往自主开设,自定教材,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仍以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主,易形成教育上的盲区,无法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化和高覆盖率;也有一些高校仅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易形成教育时间上的真空,无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地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等。

(二)师资队伍尚需专业化,教育教学方法水平有待提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必须建立在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基础之上。目前高校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主要为公共基础课教师、辅导员及一些经短期培训的兼职就业指导师。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反映在教学研究上,对课程的集中研讨和交流不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内容随意化现象普遍存在。如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设计”等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缺乏深入思考,往往只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现成模板,教学生简单套用,完成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部分内容的教学,但教学过程并未能充分挖掘和体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学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良性互动较为缺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学生学习倾向重纸上谈兵,轻行动实践

从目前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看,授课内容对职业生涯理论较为侧重,理论渊源、框架、专业名词的阐释往往占用较多课时,对职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由于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认真规划和清晰思考,不少学生的生涯规划仅停留在书面,跟专业相关的见习、实习活动相对不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也不够清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学生会选择做家教、促销员、业务员等,较少考虑与自身职业目标的相关性;为了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学生会热衷于考取各种技能证书,由于缺乏基础的职业实践训练,证书的“含金量”也受到质疑。曾有用人企业在招聘会现场展示机床模型,要求应聘者操作,尽管待遇丰厚,结果应者寥寥,这对高校思考如何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性,探讨实践技能教育的有效模式不无启迪意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构想

(一)课程模块化目标

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对象、时间、手段和评估入手,思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建构目标,简要概括为“三性”、“两化”,内容主要如下:

注重教育内容的整合性,即科学整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知识点,准确切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绩效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即对学生的教育、评估、测试和服务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尊重教育个体的差异性。从物质到精神、心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积极观念。

延展教育时间的全程性,即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根据年级和教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在大学四年全过程中实施教育过程。

实现教育手段的立体化,即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入和渗透进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隐形课程。

引导操作评估的标准化,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力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采用较为客观的、多维度的量化评估标准,降低主观性评价比例。

(二)课程模块化内容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特点,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划分为三个教育模块,即课堂教学模块、职业能力测试模块和职业实践训练模块。三大模块主要内容见表1。

表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内容

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预测、诊断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的个性化、专业性指导和建议。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必要引入职业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科学、客观的职业测评服务。在不少高校的课程安排中,把职业能力测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来处理,并无法真正解决测评的实际操作问题,鉴于其与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的差异与互补,故作为一个教育模块单独列出。

(三)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三个模块(课堂教学、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实践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实践技能为目标,互相紧密联系,各自担负不同的教育功能。课堂教学模块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结构框架,同时为职业能力测试、职业实践训练,以及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估、反馈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职业能力测试模块与职业实践训练模块是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操作、实践训练环节,注重实践和互动,是课堂教学模块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职业能力测试模块为职业实践训练模块提供科学测评依据和测评结论,指导职业实践训练的操作;同时,职业实践训练的实际效果又为职业能力测试提供反馈和参考,提升测试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关系示意图

(四)课程模块的教育时间分布

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各年级段的不同要求,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有所侧重,课堂教育模块可以分为两阶段:大

三、以评价、反馈为杠杆的模块化操作

一阶段着重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习基本理论,做好职业能力测试、实践训练的总体指导,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大三阶段侧重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技能、技巧培训,为就业做好准备。职业实践训练模块安排在大二、大三、大四阶段进行,建立在大一职业生涯课程理论指导基础之上,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见习、实习活动,提高职业实践训练活动的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能力测试模块则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实践需要,随时为学生提供服务和指导。

课堂教学模块、职业能力测试模块、职业实践训练模块的实施和操作,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实现教育及评价过程的良性互动。

表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的评价、反馈操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反馈目标:

(一)建立多维度的评价、反馈体系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情况,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实际规划、择业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学以致用,做好规划,因而针对模块特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案,有教师评价、职业测试系统评价和见习、实习、实践评价等,以求达到即时的、有效的、积极正面的指导和影响。

(二)建立全时程的跟踪、互动的反馈体系

美国职业咨询专家威廉姆(E.G.Williamson)认为人职匹配过程应包括特性评价、职业因素分析、个人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三个步骤,并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3]见图2。

图2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

如图,在认识自我、了解工作和对企业环境评估的基础之上,设定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策略、制订行动方案、采取明确的求职行动。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贯穿整个人职匹配过程的,是不可缺少的评估、反馈和调整环节。

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动态和持续的,根据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辅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照学生指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考核,积极鼓励、引导规划执行较好的学生,同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诊断、指导、修正,帮助提供必要的解决方案。根据就业环境、专业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及时给予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和重新确定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时程的跟踪、反馈、支持体系的重要环节。

(三)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的测试评价和职业指导

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专业预测、诊断、辅导、咨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性指导和建议,帮助解决职业实践中产生的实际问题。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了解的途径55.7%通过社会或他人评价,90.3%为自我评价,仅7.8%通过职业测评。大部分大学生未接受过职业测评,职业定位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有63.4%的学生不太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63%的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期望从事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53.4%的学生对职业了解程度不高。[1]因此,职业能力测试对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不少学校和学生对测评系统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宣传、普及和使用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和指导的个性化和科学化。

[1]刘荣军,黄文浩,李向明,黄明睿.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61.

[2]王春雨,黄洪旺,梁洪.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J].中国市场,2006(12):62.

[3]周祥龙.大学生涯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6.

责任编辑:乔 健

G642.3

A

1671-2277-(2011)01-0016-03

猜你喜欢

测试模块职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