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10-12龙德毅
龙德毅
(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天津市 300122)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龙德毅
(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天津市 30012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核心概念及“天津模式”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提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相关文件多次提及。温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写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上述要求和任务,《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学校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并提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以及适合我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方法和建议,力图为我国职教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参考。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背景;意义;成果;问题和建议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其相关题设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正在向世界制造业大国、强国迈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队伍。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技工荒”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对现有培养模式进行彻底改革。
当前职业院校正在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这将突破以往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必须建立与企业的联系,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职教要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鼓励工学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构建工学结合职教人才培养的模式至关紧要,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质量。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职教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技工荒”既是一个数量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务必探寻出一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对市场需求,提升人才质量。本课题研究也是基于此的一种考虑。
近几年,关于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经被提到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相关文件多次提及。2005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印发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将在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教思想。2006年3月教育部又专门下达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对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的试行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第六章职业教育”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二)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第一,在国外一些国家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在我国关于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理性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与现状,找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探索并形成适应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总结天津改革试验区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与创新经验等内容的研究,对我国职教健康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其二,本课题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三,本课题研究在对我国职教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以及适合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以此力图为我国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参考。
(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假设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及职教“天津模式”的核心概念与本质特征。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方式方法层面的统一。有着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发展观,给定了中国职教科学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图式、发展规律和办学原理;作为一种制度,给定了职教课程和教学必须同企业深度合作,必须同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做并举、学用相长的结构、关系、机制、功能等规范和准则;作为样式和范式,则是一种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培养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具体的课程方案、计划和运行方法。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怎么走才能通畅?那就是在职教科学发展观,职教发展路线确定、统一之后,完善办学制度和体制将是先决的因素。制度与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模式。天津始终坚持了中央关于全日制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和改革实践。率先创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办学”的职教体制。现在天津50%以上的中职院校和85%以上的高职院校,都是在“政府主导,企业办学”这一体制和制度中运行的。天津职教这种先试先行、坚持数十年的办学体制和制度,确保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紧密性、稳定性、有效性。“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紧密稳定有效,确保了天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运行与改革能够在理论与实践深度、广度和质量上的全国领先地位。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观、共识、原理、原则,还是范式、方法,都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创新性特质。因此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观念、原理、恒定下的“模式丛”、“模式群”。是“一种原理,多种模式”、“一种模式,多种类型”的形态。工学结合模式强调的是先进的、适合国情和环境、过程与完成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及方法的系统构建和选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四)“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一种原理,多种模式”、“一种模式,多种类型”;做实工学结合;“政府主导,企业办学”的天津职教办学体制。
(五)颗题研究基本目标
1.在梳理相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内涵及思路。
2.对当今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比对后,提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创新思路,给出具体建议和策略。
3.提出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对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模式进行构建,并给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二、课题研究主体成果
(一)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概念的提出
任何事物的科学发展,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循序渐进或创新成长起来的。“工学结合模式”亦然。在天津职教发展的历史过程里,早,可追溯到近代直隶北洋工艺学堂“工学并举”——“以工厂为学生之试验厂,以学堂为工徒之研究室”;学理与动手相结合,亦工亦学,手脑并用的理念和实践。中间,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半工半读”企业技校办学制度与模式。但将“工学结合”发展为现代中国特色职教育人模式理论和实践完整体系的,还是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简述如下:
(1)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出现“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表述,应该是改革开放后对职教如何运行提出的最早说法。
(2)把“工学结合”较明确地视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则始于2004年7月出版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高教社版)。其书第九章《“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案例》,可能是新时期以来对“工学结合”作为模式概念进行表述最早的正式文本。为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工学结合”,实践“工学结合”奠定了基础。但此时,但该书对“工学结合”这一模式的诠解,仍处于微观的,即“一种注重知识运用和技能培养的策略”层面上(第216页)。这在概念的意义上与2005年教育部天津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及以后所赋予“工学结合”的丰富内涵相比,也就有了较明显的差异。
(3)2005年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到“要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和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在这个会议上,集中研究了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这一重大课题。
会上天津市教委、一汽集团、长虹电子、上海教科院职成教所、北方机电学校、扬州天海职校等6单位介绍了探索和实行工学结合的做法与经验。时任教育部长的周济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4)2005年9月10日天津市政府、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将在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的意见。同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的职教思想。2006年3月30日教育部又专门下达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精心筹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职业院校要将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到此,可以说“工学结合”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理论,作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作为天津市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的核心概念,作为职教“天津模式”的核心内容,已完成了它基本表述及其实践体系框架构建,并越来越深入人心。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关于“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模式”常表示为:“反映客观事物真实情况的简化形式”;“能够表示社会或自然情景的实在的或假设的智力构架”(覃光广等编.文化学辞典)。在一般汉语语义中“模式”,也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辞典)。
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有多种表述:刘明浚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航空工业出版社);教育部1998年下达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表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马树超、郭扬等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系统化教育教学活动和运行方式,是对某类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质上反映和规定了某一种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些人的思维走向和遵循的路径、范式与方法。在意义上具有明显的指南、导航、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含义是新时期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和新实践体系,一种课堂教学同工厂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做相长的职教制度,课程类型、结构和功能。其用意是具体引导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在学校与工厂两种育人环境和资源中得以强化提高。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观念层面,体制、制度、机制层面,方法层面的统一,有着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在内涵认识上,可归纳为五个属性:
其一,工学结合首先是一种职教育人思想,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的新的价值取向。打破了课堂为中心这一反职教育人规律的落后观念,强化了实践育人过程。其二,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将“学”与“工”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实现了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模式中的“学”包括学生在校内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其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并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优长、可互补的育人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并完成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及过程的现代合作教育思想与范式。其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定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融入职业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中较确定性的比重。其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须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订单设置专业,并和企业共同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人才培养过程包含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系统的技能训练,将课堂学习与现场工作有机结合。
3.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工学结合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合作教育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
(二)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与分析
在上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头几年间,我国一度将今天统一的“工学结合教育”,称为“产学合作教育”。这个概念,从国际教育交流与借鉴角度看,它们分别是对引入的国外“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的两种译法。
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思想和实践,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可始于著名民族实业家和职业教育家周学熙。他于1903年在国外考察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新式教育模式后就倡导“工学并举”,强调“实习工厂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并作为职教思想和传统,影响到天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半工半读”的兴起。可见,中国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理念与实践的发轫、发展,始终都同借鉴、引进国外理念和经验紧密相关。为此我们在全面研究分析工学结合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的时候将分两块进行,其一先做一些国外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1.几种国外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及比较
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基于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有CBE模式、“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
(1)CBE是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的缩写,译成汉语应该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它是流行于北美(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一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后,经一些单位实验证明,无论对职前职业教育还是在职培训,都有很好的效果。能力本位的GBE合作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需要和实情出发,确定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根据所需的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制定能力分析表(课程开发表),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它的“能力”所指,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才构成一种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职业分析工作,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的确定是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专门课程设计的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完成的。
(2)“双元制”模式,是对德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结构与特征的高度概括。所谓“双元”,一元指职业学校、一元是企业。双元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但以企业办学为主。这种合作教育模式和制度,通常要求受教育者每周3.5天要在企业实践,1.5天进课堂接受理论教学。其特点:一是职业学校的招生和教育计划制订要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和经济界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二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以技能为主。其宗旨是:传授专业需求的技能;确保工业界有所需的技术人才;开发具灵活性的专业;鼓励学员接受延续职业教育培训;减低失业的可能性。
(3)TAFE模式,是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译成汉语即“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模式的工学结合的职教制度,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点:其一是产业或行业是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者,企业首先提出员工培训的需求和目标,TAFE学院等培训机构派人与企业的专职培训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培训项目数,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考核与评估、时间、场地、费用等,TAFE教育机构是实施者。其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完全按照产学结合的方式实施,“为职业”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必然与其职业发生密切的联系,技能与职业岗位的结合是TAFE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不论是少量的校内实训,还是大量的实际企业顶岗都是如此,且其顶岗的岗位就是他未来的职业岗位。其三,专业及课程目标就是技能标准的实现,理论和实践都为岗位技能要求服务,围绕能力标准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内容没有理论和实践之分,实现的方式主要是实践的方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顶岗的方式。其四,TAFE模式,实施模块式培训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4)“模块化模式”(M ES),又称为“模块技能组合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模块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这里,“模块”指在某一职业领域、工作范围内,将一项整体性或复杂性工作分解为若干个符合实际工作程序、次序和工作规范部分。这样划分来的每一部分即为一个模块,也称为教学单元。模块化模式,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目标,面向整个工作过程,依据系统方法,将复杂技能分解为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子系统——模块单元。模块式教学模式突出“做”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坚持把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元素做到有机地整合。
除上述几种模式外,还有英国的“三明治”(Sandw ich course)工学结合职教模式(也即“工学交替”模式)。它通常走的是一条“夹心儿”路线,即学生一入学,就先到工厂、企业进行一年的工业训练,然后回校学习二至三年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再去工厂、企业实习。“三明治”教育,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即四年制学生在企业工作时间要求不少于18个月,三年制不少于12个月。这种模式又根据学生在交替过程中在企业连续性工作的时间段长度差异,又有“厚三明治”(一年或将近一年),和“薄三明治”(三至四个月)之分。
2.目前国内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几种形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说是职教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类群。它有多种式样,而且还在不断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向介入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合作办学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2+1”合作教育模式;“E(exoterica)&T(trianing)”合作模式(即一种将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和核心素质训练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系统进行教育的模式,其中“E”系统的教学由学校完全实施,“T”系统的训练由企业来完全实施);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顶岗实习模式;“项目化”合作教育模式;“1221”模式等。下面概述其中几种:
(1)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是1958年5月天津开创的“政府主导,企业办学”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被国内职教界广泛称为“天津模式”。现在舆论中的“天津模式”,就是依据国内外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依据天津这个老工业城市实业工艺教育传统、天津“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和“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办学”体制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化表达,是对天津职业教育工作的鞭策和激励。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普及与提高,原动力来自国家现代化建设极大提高的需求,来自天津和滨海新区经济、社会、文化架设高速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来自行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对此模式的认识,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校长邓庆宁在论文中写道:“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国提倡的以天津为代表的半工半读模式,从微观操作层面和中观层面来讲,已经非常接近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可以说,天津模式就是中国版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而天津模式,曾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进行过广泛的推广 ,因而天津模式在我国具有了认识的、实践的、社会的基础”(邓庆宁《职业学校与现代产业对接模式的多维评价》)。
(2)学工交替模式。学工交替工学合作模式,即一种校企有效合作,学生到企业实践实训与回校进行课堂学习相互有序交替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分学期或分阶段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一般三年制的做法是将三学年分成6至9个学期,某些学期学生在企业,某些学期学生在学校,但最后一个学期一般在企业。如果前面的时间都在学校,最后一年在企业,则称为“N+1”或“2+1”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以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为主,在企业学习期间以参加生产实践为主,并在企业学习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这种模式是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目前我国各职业院校试行的主流模式之一。
(3)订单式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职业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远期订单,即从招生开始企业就下订单,专业教学计划按企业要求制定,企业参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二是中期订单,即在专业基础课程基本完成以后企业下订单,学校将学生最后一年或半年的学业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企业为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这类培养模式能为企业提供最需要、最适用的人才,企业避免了人才选择的盲目性,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人才收益。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的利益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实施起来相对要容易些。但在实施中,要防止企业制定过于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同时要准备好企业因变故无法接收毕业生和学生大面积不按订单就业的应对措施。
(4)工学结合“1221”模式。“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2009年出现的一个概念。其数码的简约含义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两条主线系统培养;两个证书;一个培训机制。“1221”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及含义分解表(略)。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与两个基本点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我们从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和总结中认识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体制、机制)、方法层面的统一,有着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其要素应该主要包括:
观念要素:对工学结合模式内涵与外延的深刻领悟、理解、认知;对做实工学结合的坚决态度。
环境要素:管理学认为环境是指“影响组织产生、存在和组织活动、组织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因此,与推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的外部和内部政策、法规、制度、体制等,也就成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环境要素。此外,舆论,社会关注度、认可度等也应该纳入环境系统思考。
动力要素:动力,是指工学结合构建、发展的外部和内部驱动力、推动力。包括政府主导驱力、行业驱动、市场竞争驱力、校企合作共赢驱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等。当然,校企共赢、利益共享也是重要方面。
目标要素:总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办学和教学目标: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机制,实行紧密地校企合作。开发特色专业,开发适用课程、精品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
结构要素: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师资等。
组织要素:政府、校企合作委员会、职教集团、职教联盟、学校。
资源要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要素,首当其冲的是紧密坚实的校企合作平台。再往后依次是: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双师、课程体系与模式、教学体系与模式等。
方案要素: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划方案。设计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课程建设改革方案、教学建设改革方案。检核并回答:培养什么人?即落实和描述培养目标及具体专业人才规格;谁来培养?即落实和描述保障体系、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怎样培养?即落实并描述培养模式、体系、方式,包括专业特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厂校、工学交替及顶岗实习、资格证书培训考试计划与时间表等途径等。
评价体系:包括校企两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评价,及完整周期的目标、质量、效果等评价。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机制、教学资源、课程结构及可供给的高技能专长、职业素养等种种特性,满足“顾客”职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持续发展力要求的程度。其几个关键指标就是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过程实施质量,看是否实现了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办学,是否运行了工学交替,及其多元“顾客”的满意度、就业力。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两个基本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通力合作,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推力、企业主动参与的动力和学校的引力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进行下去。
首先,工学结合是校与企的结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组织、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多方的、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学校和企业两个操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职业院校一方的单打独拼。政府加强引导,学校主动出击,企业积极配合,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并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与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运行环境,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效果。
其次,工学结合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结合。全方位即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作,共同推进。全过程即职业院校从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实施、培养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工学结合。即办学理念上要凸显工学结合,师资建设上要求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上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内容上做到工学结合,教学方法上使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上强化工学结合,课程考核上采用工学结合,评价体系上融入工学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求相协调,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职业技能训练与工作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学和课程的组织方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行业、职业和专业的特点,按工作过程内容选择组织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上岗,企业技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专业、职业、就业的无缝对接。通过双主体和全过程的结合,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过程操作,操作的核心是制订具体的培养方案,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考核、实习就业安排等细则,整个操作过程中体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联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双师资的组合、课堂和现场双场所的结合、课堂学习和现场学习双过程的整合。
(三)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体系建设
同学术型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不同,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则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职教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龙头和系统化逻辑链条的起点。也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和示范性成果的前提。甚至可以说,职业教育的专业决定着合作办学,决定着就业。专业也决定着课程建设。
1.专业建设的内涵
从概念上来讲,对于专业建设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专业建设是指职业院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所提供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开设与调整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专业建设包括设置专业与调整专业的过程,也是调整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姜大源);“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是指某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其包括通过社会调研确立的专业种类、名称、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文件、实施条件和教材建设。职教的专业建设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专业开发,另一类是已有专业改造”(雷正光)。两种界定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都强调一种过程性,同时也都强调了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归结起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专业设置与开发、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专业师资建设、专业设施设备建设与利用、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管理(包括教学管理等)与专业评估。其中,专业设置为核心、专业师资建设是关键、专业课程建设为前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专业管理是保障。
2.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区域性与开放性统一的原则。专业建设既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又要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上,应当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开放性,在立足为行业、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上,要面向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适应性与前瞻性统一的原则。职业教育必须贴紧社会需求,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要超前应对经济结构的变革,要跟踪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积极跟进,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新科技、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采用对从业者提出的新的智能要求。主动适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统一的原则。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结构,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职业能力结构的纽带和桥梁。专业建设要依据相关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等确定培养目标,突出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统一。
专业与职业相统一原则。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方面应具有一致性;专业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功能应具有一致性;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专业在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职业情境应具有一致性;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判断方面应具有一致性;从而使专业与职业相统一。
3.做好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体现。在确定专业建设规划时,既要有开阔的视野、高瞻远瞩的智慧,更要脚踏实地进行科学的定位分析,做出恰当的评估与论证;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在资源配置上要敢于下决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专业建设规划的定位,应紧密联系本专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规划的效果。而准确恰当的定位则取决于我们是否以就业(市场需要)为导向,以职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在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时应该在“工学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大前提下,同学校未来的战略远景相结合,与实现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决定优先发展哪些专业,稳定发展哪些专业,合并整合哪些专业,找准各专业发展方向,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专业建设规划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始于确立发展目标,阐释实现该目标的战略与政策,构思详细的计划以保证战略的实施。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必须突出重点。一个好的专业建设规划不应是面面俱到的,而是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坚持和发扬特色与优势,这是专业建设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专业建设规划实质上是学校长期的战略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系统的规划,它既不能因为领导成员的变动而变动,更不能随意废弃。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对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认识,需要详细的构思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把握好专业建设在校内外的地位,进行准确恰当的定位。简言之,专业建设规划与定位是一种对未来的态度,并非是一套程序,它应体现出随着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学校的思考过程与态度。而学校必须清楚学校各个方面的规划都应该围绕着专业建设这一龙头进行,在实施专业建设规划过程中才能主次分明,避免冲突。
4.专业建设的具体策略
(1)准确定位,科学设置。其常见的几种设置模式有:第一,根据院校条件设置专业。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办学的设置模式。第二,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这是市场济条件下“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的设置模式。第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这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地方职业院校主要的设置模式。第四,依托行业企业设置专业。这是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依据本行业和本地企业人才需求设置模式。第五,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职教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是自主就业条件下,跟踪热门专业、满足大批人才需求的设置模式。第六,立足院校专业资源,按专业设置原理,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第三、第四种模式,最能体现地区和行业特色。第五种模式实践证明很难突出专业特色,若能准确把握人才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技能组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六种模式既兼顾院校专业资源,又结合人才需求,及时淘汰更新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采取的可行性模式。
(2)资源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挖掘办学潜力,在“差别错位”发展上动脑筋,彰显出专业特色,不求全而求尖求特求实。分析岗位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考虑学科、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多方协调配合,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有机统一的原则,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资源配置向有优势的专业倾斜,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锤炼积淀形成特色:一是基本特色,包括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特色;二是机制特色,包括专业开设、调整和实施等方面制度与模式的特色。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特色专业的群体优势和集群效应。还可依托区域经济中特色行业这一地方经济发展活跃因素,办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3)与时俱进,持续发展。职业岗位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虽然不同基础与区域的不同院校,各自抉择不一,但一所院校要提高质量、提高水平,就必须不断对专业进行剖析、反思与重构。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把专业建设与招生就业结合起来,定期对专业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灵活的专业建设反应机制,在加强主干专业、长线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辅以短线专业、热门专业、新兴专业的补充,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向,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标准制订、课程开发的动态性研究,构建专业开设、课程实施与招生就业的协调机制,在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要点
战略是向某一方行动的纲领和运动的逻辑方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在战略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专业建设要与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相契合。考察那些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院校,其专业从设置到建设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专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提出:深圳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深圳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在哪里,我们的专业就办到哪里的理念。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为天津职教改革试验区带来了大机遇,因此天津的职教专业建设发展也要及时主动地与滨海新区国家战略建设相适应,做好天津职教专业改革、建设与开发,并通过专业建设深化职教“天津模式”新内涵。
(2)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技能型紧缺人才需要。“紧缺人才”是指那些已掌握了紧俏、稀缺技术,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源。围绕紧缺技能的专业建设,风险较大、投入较大,但机遇和发展潜力也成正比。对构建一个好专业、开创一种新能力,改造和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和专业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譬如面对滨海新区急需大批航空机电及现代制造业、石油化工、航海运输、生物技术、现代物流应用型专业人才,天津现代职院、对外贸易职院、电子信息职院等一批院校便闻风而动,一批新专业应运而生,为天津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拓开了一条新路。
(3)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重点专业,是一所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校的“招牌菜”。比如天津市民流行:学数控找“中德”,学石油找“工程”,学物流找“交通”……这样的口碑,恰恰说明了重点专业对学校资源获取和就业力输出的重要意义。重点专业建设之所以称为龙头,是它能产生纵向和横向的相关产业链对应的专业集聚效应、拉动效应。从而形成一拖一、一拖二、一拖N的专业结构优化和共同发展局面。
(4)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特色专业是指那些既适应国家和区域对技能型人才需要,又具有自身产业、行业、职业、专长技术等明显特性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特色与重点是关联又区别的概念。重点主要体现规模和稳定特征;特色主要体现个性化。特色专业,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差异化、错位式的选择发展,使专业具有“人无我有”的特质;二是指那些在资源、方式方法、质量、就业等方面明显区别他人,超越他人的专业,即“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紧紧把握其“社会急需、优势突出、个性鲜明”等本质特征,需要创新力引导,需要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方法及社会实践的检验。
(5)专业建设必须处理好专业群中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关系与布局。要根据市场现时变化和未来趋势,处理好通用技术型专业稳定发展与热门、紧缺技能型专业创新发展的关系和布局。稳中求变,变中求好。
(6)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落脚点做实和支撑专业发展。从系统观点及把专业落到实处角度出发,专业不仅是课程的龙首,也是一个反映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课程体系。任何教育都不存在没有课程的专业,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是课程。所以专业建设还必须时时和相对应相支持的课程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专业建设体系。
(7)建设好校企合作制度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探讨专业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四)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是为了实现职教育人目标和专业目标,在校企合作教育制度框架里,理论与实践实训结合,充分实施工读交替、学做并举的职教课程类群、科目丛系统。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课程观,课程模式,课程计划、内容、结构、范围、分量、教材、手段、步骤、实施过程的总和与整体化设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的特征:一是以校企合作为课程环境和平台;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三是课程、教材、教学,要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习实训、顶岗、“双证书”、就业,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等要素。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的类型简说
(1)VOCS课程。VOCS课程模式,是Vocational Competency Systematized Curriculum的缩写,即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此模式是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在借鉴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职教课程模式,以及中国已有课程模式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职业和能力分析入手,运用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以职业能力为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科目课程设计。
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包括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环节,以及课程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课程指专业的全部课程,其表现形式为培养方案;中观课程指一个专业中内容相关的一组课程,在VOCSCUM课程中指一个课程链路的课程集合,也称链路课程;微观课程指教师讲授的一门课程或教师指导的一个实践教学单元。VOC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十项基本原则:设置专业原则——面向行业设置专业;设定培养目标的原则——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适应学生智能特点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设计宏观课程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设计中观课程原则——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设计微观课程原则——以应用为目的的多元范型单元课程;考核标准原则——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评价课程的原则——专业课程整体剖析的课程评价方式;保障原则——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导向原则——正确处理就业导向与专升本的关系等(据:高林,鲍洁,王洪《<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所谓工作过程即指“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要求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按工作过程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序,“不但要求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即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而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赵志群,赵丹丹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职业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8期)。
因此,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为逻辑主线。首先对某专业服务的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对专业所对应职业的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规范以及对从业者的任职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归纳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通过科学的整合、凝炼,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合理设计使之具体化,从而形成行动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3)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任务驱动课程模式也称“以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是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主线,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校企双方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对人才的需求,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确定的课程结构和运行方式。
这一课程模式是将要完成的某一职业领域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诸多学科知识、技术、能力和态度的集合,将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和职业水平的提高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及过程中。
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倡导以技能为核心、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主线,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校企双方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对人才的需求,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确定课程结构。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教学“任务”驱动下,展开课程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绪、方法和掌握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模块化课程模式。模块课程模式是一种微观课程形态。它以一个独立的知能体系,去实现一种明确的实用性能力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科章节体系而建立的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由一个乃至多个学习单元构成体系。
模块化模式的优点这里归纳为五点:突出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通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加速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和能力培养。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由此促进学生的学习“飞跃”;模块化课程结构,充分彰显了模块的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开放性与结构的多层次性。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壁垒,通过灵活地组织学科知识,强化了课程的整合,加强了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采用模块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与资源,调动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模块化教学,突出了学科交叉,强化了专业性和学科的相互贯通性,为学生专业转型提供了条件。
《纲要》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指出:“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我们相信,这一表述将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模块化课程和教学以及相关职教课程模式产生巨大推动力。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方略
(1)做实校企合作。学校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专家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和论证,体现“校企合作”、“就业导向”、“能力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和要求。校企共建是职教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2)课程开发要解决好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组织两个层面的问题。职教专业课程开发,还需要解决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要明确课程教学能力目标。二是要解决如何组织课程内容。这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目标的要求。因此,准确定位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是职教专业课程开发中先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课程内容的组织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序化,是在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素质)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基础上,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科学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能力主题学习单元,并考虑各能力单元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对主题学习单元进行序化。实际上,能力主题单元的创设过程,是对课程教学能力总目标的又一次分解、细化、分担。而开发的各能力主题单元通过序化并实施后,最终能不能完成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这也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促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核心就是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以及特色建设问题,提高学生质量。
其一,精品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性和多样性原则。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以国家或行业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准则与导向,在精品课程实施时,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凸显特色,将精品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或行业课程、地方课程或区域课程所应达到的一般目标结合起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防止或避免课程开发中的偏离,既保证精品课程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学校教育的独特性、针对性和多样性。
协调性原则。院校精品课程谋求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防止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简单重复,防止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整合性原则。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编制应致力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当地及本校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个性化原则。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应体现学校课程的个性化特征,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与课程资源、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条件等构成学校课程建设不同的基础和出发点。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传统。
适宜性原则。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学校课程开发时,学校既要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积极主动利用己有条件,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突出学校的优势,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技能考核。采用模块式教学,操作技能考核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精心设计技能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表,在完成每个实训项目的训练后,要求学生按照评分标准自检、互检、教师检,从而保证公平、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考核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研究性习题,辅助以学习态度考核、阶段性考核、期末综合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组合,考核内容以应用为主,着力避免“死记硬背才能得高分”的局面出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
精品课程建设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依托行业办学,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围绕天津行业的产业链,构建职业教育专业链;围绕行业产品链,开发“工学结合”课程链;围绕职业岗位标准要求,改革评价体系。
其三,施行与精品课程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用引探法教学。通过教师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此外,还应该做好:依据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倡导引探教学;课程实施要注重过程评价,激励学生获得巨大动力等多方面工作。从而使精品课在职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真正发挥课程建设的龙头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4)强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高[2006]16号)。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主要是指对专业课程方案(专业课程计划)的改革与优化。专业课程方案是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与实际,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的具体操作计划。广义的讲,专业课程方案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的总和。狭义而言,专业课程方案专指教学计划。是某种课程模式在某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学制、学时、学分、教学进度安排、实践技能培养、考核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总体安排。专业课程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确定拟订机构、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定、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评价与课程方案管理等环节。因此,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几点:
确定拟订机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方案的制定应组建由主管教学的院(校)长、教务处、科研处、各系部、就业指导中心、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顾问等组成的编写机构,负责课程方案的调研、论证、方案草拟、修改以及向教委主管部门申报审批等。拟订机构的确定在整个课程体系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保证。
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职业现在与未来需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与个性发展需求、中职与高职衔接、与普教的融通、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对比联系等因素的分析与预测。其中课程分析的重点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根据社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相关领域社会岗位及岗位群需求和行业规范要求,根据国家职业分类的层次和基本类别,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探索、创新课程体系,确定和优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方案设定。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逆向推出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并依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实践要求确定课程的逻辑安排;要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对文化课、专业课以及职业道德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重新组合,充分体现为岗位能力服务;以岗位能力体系为基础,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方案的设定,首先应认真分析企、事业单位,岗位及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现实与未来需求,针对相关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工作标准、岗位规范所需的知识点、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人才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因素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归纳出相关岗位及岗位群的主要能力、核心能力、相同能力以及一般能力等,进而确立某一专业领域的能力项目及能力要素。以此为依据,设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根据各学科之间的衔接、联系及先开课与后续课的因果关系设定课程的逻辑安排。要彻底改变知识本位下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特色。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原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和专门化;专业课要依据某一专业领域的能力项目及能力要素,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层次和基本类别,设计出多个任选模块,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专业核心技能要与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工考核挂钩;教学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综合实习等实践性环节要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技能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各种教学实习过程中轮换操作,熟悉基本的生产工艺过程,懂得各个实践环节的协调与衔接;要加大毕业综合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力度,建立校企共同管理实习学生的保障机制。帮助和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逐步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课程方案实施。专业课程方案的实施要依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审议、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保障体系。建立教育、教学和课程管理的岗位职责。推进学分制,开展分层教育,科学合理地确定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增大学生自由选课的范围,创造自主学习条件。
课程方案评价。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价;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教育理念、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贴近社会岗位及岗位群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认定与反馈情况进行评价;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为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必须树立正确的职教质量观和人才观。建立科学完善的由学校、家庭、社会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课程方案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课程方案管理。职教课程管理要实行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管理。教育部对全国的职教进行总体规划,对课程建设进行宏观指导;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总体规划和课程管理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负责规划全省市职教课程建设工作,制定课程管理的相关政策,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管理,对校本课程方案进行审定;各职业院校要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计划并组织好具体的实施工作。
(五)职教改革试验区相关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果
天津市已经全面实施了工学结合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步入普及中提高、提高中创新的职教“天津模式”发展新时期。实现了教育机构与人才市场的无缝对接,自觉把职教融入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促进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扩大了“订单式培养”范围,加大在岗职工培训。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以“工学结合”为重要特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天津市组建了10个行业性、区域性或跨行业、跨区域的职教集团,形成以一所中心职业院校为核心,联合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办学联合体。依托行业办学,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学校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到校任教,有了新平台和新机制。50%以上的中职院校和85%以上的高职院校,由行业企业担当办学主体;全市所有职业教育院校都建设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专业设置、专业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课程开发和课程计划与实施,以及实践课、核心技术课的师资主体来源均已实现办学机构与企业共同调研、论证,共同制定。许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本地区企业所需技工人才规格相统一,职业院校专业人才质量标准、职工专业技能培训标准和地方行业劳动准入制标准相统一,为院校职业教育专业证书,即是企业用人和劳动准入证书的探索与改革播种了试验田、创造了新经验。天津创造了职业教育院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与相关对应的核心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新经验。首批93个天津市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已形成院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紧缺技术人才专业与天津市最具产业竞争力的93个重点、特色、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新式联盟。不仅创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水平,也创造了学校专业群、专业链同行业、企业产业链的链接并轨。
全市实现100个特色专业建设,8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4所学校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行列,10所(含4所国家级)学校成为省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0所,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1所。使全市职业教育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率超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85.2%这一平均值近5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教育满意度、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尊严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天津成为风气。在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期间,天津市教委、市教科院,以及各职业教育院校,积极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诸如《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厂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中职1146教学模式研究》、《校企融合系统实训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核心技术一体化”建设模式实践与探索》等一大批成果,有力推动了天津工学结合人才培模式实践的规范运行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1.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与“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德学院)是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型合作项目。学院的职教理念和实践从严格遵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起步,最早确立并实施了“以能力为本位、生产过程为导向、强化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经过二十余年的引进、吸收、借鉴德国“双元制”过程,已走上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中德品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
在“合作”教育机理认识上,该院提出过:“五个最真实结合”的实践原则:动脑和动手最真实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最真实的结合;学校和企业最真实的结合;职业教育同社会需求最真实的结合;职业教育同人的全面发展最真实的结合。
在“合作”教育运行制度上,提出了:“多式双元”概念,即教学场所双元;教学师资双元;教学环境双元、教学评价双元;技术标准双元;生源来源双元;教学督导双元;服务对象双元。
在建设中国特色职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实践过程中,该院又提炼出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五层次理念:第一层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指导思想;第二层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第三层次,“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模式和培养方案;第四层次,“基于工作过程方向,真实任务驱动”的课程建设体系;第五层次,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导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方式。
在工学结合模式建设中,学院围绕服务天津及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围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国家战略需要,为国家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开创专业建设改革和课程建设改革的新路数。建设创造了“‘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系统概念和模式、方法。具体包括四个一体化,即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核心技术教学环境一体化、核心技术与顶岗实习一体化、核心技术职业资格一体化。
机电类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制造业类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化建设、课程建设的一个创造性方案。它涉及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知能素)结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双证”制度、教学环境(实训基地)、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要素及其系统整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途径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核心技术一体化”建设,该院还完善了“四层两段一贯穿”课程结构(基础、专业、专长、毕业设计实践与专业顶岗实习四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两个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实践实训模块不断线)。创造了先进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一些列合作教育教学制度和平台,有效地支撑了“核心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模式的运行,也取得了良好的改革实验效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工作称职率达到95%以上。该院五个以“核心技术一体化”模式建设的专业成功立项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其中《高职机电类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建设模式》荣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另有十余门核心技术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近二十门课程成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使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改革模式、课程模式,成为天津职教的一个重要品牌。
2.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一流专业,突出化工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建设与创新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依托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2007年被确定为天津市高职示范校建设单位。该院坚持“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开放办学,校企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坚持规模、质量、品牌协调发展,坚持教学、培训、鉴定、科研四位一体,坚持突出七个能力的细分化培养目标,即化工生产操作能力、化工设备控制能力、化工产品分析鉴定能力、化工设备维护保养能力、化工过程“三废”治理能力、化工能源节能能力和化工经营管理能力。学院有58个与主体专业紧密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把世界和全国一流技术设备的生产车间作为实训场所,学生在此真实育人环境里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践。形成了“课堂-仿真实训-单元操作实训-校内生产车间-企业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创新,使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企业一线的需求,受到企业欢迎。学院坚持强化技能,培养了一批全国、天津一流的操作能手,重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院每年举办学生技能大赛,角逐出各专业操作能手,为学生就业搭建了练兵的舞台。
该院致力于“打造一流专业,突出化工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创新。在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化工产业链,构建专业链。学院有以化工为特色的专业27个,重点建设精细化学品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业分析、化学制药、过程控制和电气自动化等6个专业。其中,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环境保护与治理专业为市级教改示范专业。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紧紧围绕化工产品链,构建课程链,把新工艺、新产品纳入课程,引入课堂、引入教学。化工原理、定量化学分析、数字电子技术为市级精品课程。其课程教学,紧紧围绕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施双证书制,使该院的主体专业、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率达到95%,其中取得高级技能资格证的比率已达到60至70%,为天津化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3.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创新上,率先由模具专业运行了“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双证”并举的方式。学院与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天津市津兆机电有限公司、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等行业内外二十多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安排不同类型的班级,试验了不同方式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2005、2006两年面向西部地区招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行了“半工半读勤工助学”的工学结合模式教育。通过低费入学、工学交替、以工养读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学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个班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支撑,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带薪认识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理论学习与实训(校内及校内实训基地)—带薪数控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理论学习与实训(校内及校内实训基地)—带薪模具生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
对2007年开办的“津兆定向培养班”(学院与天津津兆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班),采用了学院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一方面学院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了解技术情况,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公司则定期到学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深入了解了模具和数控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后,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改革希望,使课程结构与内容更符合现代技术发展和需要。在此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制订和实施符合现代工艺要求的专业方案与课程计划。这样不仅学院完成了对学生培养的任务,同时也找准了办学的方向,企业得到了技能人才,实现了校企共赢。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是名副其实最大受益者。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能接受良好的实习实训,不仅能及早掌握实用技术,也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半工半读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毕业后到企业能很快上手,大大降低了毕业后失业的风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带来诸多的益处:可使学生增长工作经验,使是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被用人单位录用;可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可提前拿到工作合同,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可得到对社会的体验,即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深入社会、融入社会,增加社会经验;实习期间还增加收入,补偿学费,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际锻炼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可获得部分的劳动报酬,解决经济困难,实现了学校、企业、学三方共赢的效果。
三、问题与建议
天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取得了走在全国前列的重大成就和先试先行、创新发展的丰富成果,但客观地说仍然是阶段性成果,我们仍需在以下一些方面作出努力:
1.建立市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制度,弘扬、完善、创新天津“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度,加大政府主导、统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机制。政府要举全市之力,用政策创新进一步激活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因为体制、制度、机制、政策的统一性、连贯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生命力,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普及、提高、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和保证。
2.处理好“模式”的中国特色同与国际接轨的关系。中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都是适应国情的实践性产物。都先是一种关于对职业教育如何认识、如何组织、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如何运行、如何发展的思维与共识。在这种宏观地把握下,通过校企合作,通过专业的计划和课程的计划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过程得以体现,依据学生的就业力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评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符合职教科学发展规律建立起来的模式,凡是经过实证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分国别、不分先后,都是可运行的模式。但从中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战略、中国应用技术人才劳务输出、中国职业教育向世界开放,以及中国制造国际化等角度看中国职教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有一个规范性建设,特色化发展的更高级进程。譬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源头来自德国当代双元制。因此,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极容易得到国际企业和国际市场认同。从这事实我们可以想到天津模式的深入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开路的时候,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更多的与国际化接轨的元素。
3.依据《纲要》职业教育发展任务和东部地区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要求的战略和发展趋势,加速整合,甚至重组天津职教布局,加速专业调整、课程调整。以职教先行,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低碳、环保、高技术产业链、产品链、供应链需求。
4.拓展双证书制度机制,彻底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政府要统筹研究职业院校证书与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的并轨。新加坡职业资格证书,从1992年开始便交由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执行,实现了职教机构就是国家劳动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机构和发证机构的并轨。这一做法,只要监督到位,必会为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培养,以及转变政府职能,降解政府某些执法部门权力寻租,降低学生负担,甚至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等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天津能够先试先行,争做排头兵。
5.加大学生工学结合的参与度,强化做“实”工学结合的保障体系,确保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质量。现代职教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职教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以此提供和提高学生与生产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的参与度。当前影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质量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学生与生产零距离接触、无缝对接实习实训与企业顶岗的参与度不足。一些院校仍然存在工学结合模式课程与运行不实,仍然没有全方位地落实“教学做”一体化,和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当然,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评价体系不适应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变革也是重要原因。
6.加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的建设,提高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质量和水平。目前各职业院校在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专业考评制度拉动下,以及出版集团的利益因素的强化,使院校教材建设失于有效管理。为出版教材而出版教材现象十分普遍。这就大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校企合作委员会,应该积极制定一种合适的、统一的教材申报制度、评审方法,杜绝在教材上的日益加重的利益驱动因素。实验全市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同质专业、同质课程依据职业、项目、任务、过程和资格证书等标准,规划统编教材。
7.建设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职业教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加强职校生创新和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教育和实践,打通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和基本的人文通识课程素养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引导应用型技术人才人力资本的社会增值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A bs tra c t:Thew ork-study combined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lies in the core of China’s distinc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 ts and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Tianjin model”.The cultivating mode has become part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and has often appeared in relevant documents w hich include Prem ier W en Jiabao’s 2007 Government W ork Report and National M 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0-2020.Based on the status analysis,this pa2 per summarizes the key elements and p rincipal ideas of the cultivating mode.It also p roposes app rop riate safeguard measures,methods and suggestions w ith the aim of p 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s cultivating mode.
Ke y w o rd s: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cultivating mode;w ork-study combination;the con2 struction of VET reform test zone;background;significance;achievements;p roblems and suggestions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s W ork-study Combined Talents Cultivating M ode
LONG De-yi
(Tianjin Vocational and A 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G719
A
1673-582X(2011)02-0003-19
2010-10-0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JA 070004
龙德毅(1947-),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