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研究

2011-10-1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实效性学习者主体

杜 军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7)

主体间性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研究

杜 军

(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南充637007)

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低下是大学英语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作者借助现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理论,基于对省内四所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观摩,与教师访谈得知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低下的表现,并从这些表现入手,从“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方面对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进行了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主体间性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学生听说能力低下,运用语言实践能力欠缺这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自然成为目前国内英语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8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应该是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从而提高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工作的能力,即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不只是单纯的为各种考试而进行的纯语言的知识传授与习得。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一线教师都能意识到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也能试着去做出相应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课时的限制、班级人数的增加和片面追求过级率等因素的存在,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还是倾向采取“填鸭式”教学,这种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致使许多大学英语学习者熟知语法、词汇和语言材料,却难以进行听、说这些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大学英语授课的教学效果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听说课的教学,保证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实效性,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要对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低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就必须在理解实效性的涵义并洞察实效性欠缺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不断提炼与修正原有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通过新的分析工具——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来重新建立适应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的新教学模式。

1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涵义及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概念在学界仍然未取得一致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主要是方法的可操作性,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性。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是指通过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对学习者的听说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还有学者认为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就是指大学生对听说课教学要求接受的程度和外化行为的水平。尽管在概念的理解上,学界对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存在争议,但在实效性的特征方面学者们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具有“原因的多元性、效果的滞后性和表现的多样性与相对性”等特征。综合与借鉴学者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涵义是指在各种教学因素的参与下,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宗旨与目标,结合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需求,并通过与学习者的协调交互过程,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听说能力,并能让学习者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展现出此能力的真实性、有效性、持久性与外显性。从此涵义解读出发,笔者对四川省四所普通本科院校(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进行了课堂观摩以及教师访谈,从教学观摩与访谈得出,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无法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主要的问题如下。

1.1 片面强调与突出教师的主体性

无论是教学原则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现在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断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和个体价值。在传统二元对立的西方客观主义理论以及单子式教育模式影响下,教师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的力量,不断地向学习者“灌输”知识,从而完成听说课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与主导地位被不断强化,而学习者的个体学习需求日益被弱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将学习者视为教学客体与对象,单一主体的教学定位使学习者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而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体验性”,学习者只有通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才能习得语言,若是在参与度低下的情况下,学习者是不能完成语言习得的。因此,片面强调与突出教师的主体性是有违语言的本质属性的,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1.2 片面依赖策略讲授与灌输的教学形式

学习者听说能力的形成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来完成,学习者的听说能力不可能通过对书本知识的记诵来训练,学习者的听说策略也并非由教师单向的灌输与传授就可充盈。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德就曾用“学生就像是银行里开的‘户头’,教师则是‘储户’”来批判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称这种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如果仅仅依赖于这样的策略讲授与课堂灌输,学习者的主动性会在此过程中不断被削弱。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操控下,学习者能对已经熟悉的语域进行交流,但就未熟悉的语域的交流就显得非常生硬、苍白,这充分表明学习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淡化。

1.3 片面拘泥于书本的教学内容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受到学界普遍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无法有效呼应教学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新型的哲学观点或语言学理论成果运用到听说课教学中去,如主体间性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交互理论等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未能发挥出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的时代已成为“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势必要求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并能对其展开阐述、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固有的以教科书为主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有效的适应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缺乏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内化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最终不能体现“语言内在性”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学结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基于语言的本质属性,即“体验性”和“内在性”,要求教学内容应具有完整性、规范性、多样性、过程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Krashen也指出第二语言的学习依靠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学习者接触语言材料时,当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会产生语言的习得。因此,大量以各种形式、各种语域出现的教学材料的采用是必须的[2]。

针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效性低下的种种原因,学界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析与研究,试图通过不同的教学流程、再造工程来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实效性,但理论研究者的种种破解困局的路径、设想往往局限于旧有的工具与模式,或是往往未从根部将问题进行解释,语言教学的最始指引者是哲学,语言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相互依赖,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将哲学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能从本质上对此问题做出更加完善的阐释和解决。基于此,笔者将现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研究中。

2 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新工具——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是西方哲学家在对主体性进行评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主体性’从本质上说是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人的依赖关系;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自由个性[5]。这三个不同阶段在发展轨迹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倾向,即“人类中心主义”、“占有性个人主义”以及“单独主体性”。这三种倾向意味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界被认为是人类世界的附属物和必然的改造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作为主体来确立的,“唯我论”盛行导致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人在主体化的过程中,排他式的占有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紧张,人成为占有物的“奴隶”;在占有过程中人自身的主体性被异化,迷失于物化的世界之中,进一步造成个人的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闭。基于这些倾向,西方哲学界希望通过“主体间性”哲学,以主体间性取代占有性、个人主体性,以类主体取代单子式个人主体来化解主体性的危机。

主体间性理论最早是由现象学的奠基人埃德蒙德·胡塞尔提出的,晚年的胡塞尔有感于“人的主体性悖论”以及人们对现象学的批判而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不同的主体通过移情和共现可以先验地构造“他人”所感知的存在,通过构造不同主体可以将“自我”与“他我”的主观性都置于“主观间共同性”中,从而使得“自我”的世界与“大家的世界”趋同一致,每一个“自我”所感知的客体与客体对个体而言的客观性彼此等同。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使得哲学家们从此理论出发找到了批判和重构人的主体性的基点。不同的哲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极大地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如在伽达默尔的推动下主体间性理论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随后雅斯贝尔斯将交往理论引入主体间性,并且分析了真实的交往和异化的交往产生的原因,认为“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但他忘却了交往的真实基础是实践,和实践相分离的交往只能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交往。哈贝马斯认为生产的合理性导致交往的非合理性,用交往取代生产在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希望寄托在语言和商谈理论上,认为“交往行为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6]。”现代哲学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进化,将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接触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主体间性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术语,“主体间性就字面意思理解,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但是从主体间性的特定历史发展的意蕴中我们觉得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间在认识、价值、意义、语言、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理解性、共同性、交互性和一致性。当然主体间有相矛盾之处,但是这种矛盾也与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有根本的不同,可以通过语言、交往、实践等来沟通、理解,从而由不完整的主体间性达到完整的主体间性[7]。”也可将其含义理解为“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5]”,这一相关性与关联性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对话关系,它具有对话性与开放型、沟通性与交互性、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共在性与现实性并存的特征,意味着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彼此承认,地位平等,共同默守公认的规则。

基于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笔者认为主体间性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将教学模式从主体性转化为主体间性;首要教学原则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客体关系”或“互为主客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将其转化为教学理念就应是“用人的方式来教育人,主体的方式来教育人,用将心比心方式来教育人,而不是把人当作客体来控制和改造。因为教育者把学生当作客体认识来教育、培养,就不可能把学生当作主体来培养,即使把学生当成主体来培养,由于把学生当作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规律,因此也不可能运用培养主体的办法来培养学生,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7]。”那么,表现在语言教学上就应该是让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体验、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锻造自己的语言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平等主体通过开放式的对话、交互式的沟通能在实践中真正确立平等互动的关系,并能选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教学内容,这个过程也体现出教师与学习者的“双主体”关系以及教学相长的“双赢”结果。总之,从主体间性视阈中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表现出以下特征:(1)教师与学习者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两者是共同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中,两者的关系突破了非此即彼的单一主体模式,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类主体的平等化;(2)教师与学习者通过交互沟通,在语言学习的不断实践中来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相互影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能得到共同的提升;(3)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要求在多个语域、多种任务的实际“体验”之中完成,因此,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体现出多样性、现实性、任务性,建构性,并要求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基于主体间性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内涵、特点和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实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必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主体间性理论为大学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实效性低下这一现实困局提供了与之前不同的教学理念。笔者根据现存问题的提出,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在川北医学院2008级影像、临床4个班级共138名同学中实施了提高学习者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教学实验,取得了预期良好效果,验证了主体间性理论对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实效性的指导作用,也验证了语言的本质性属性“体验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趋势。

3.1 以多极主体转换教学过程的单一主体

目前固化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旧主体性”理念上的模式,即主客关系对立,主客处于分离、单向状态。那么,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单子化、个体化和自我化”的方式进行单向的教学活动。主体间性理论所要塑造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必然是多主体的,即教师与语言学习者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学习者个体之间在学习活动中也是平等的主体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有个体性的主体。通过主体间性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所指向的外在的占有式主体关系应被“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所取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各自赢得自己的话语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的积极投入。“外语教学作为社会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语言学习,对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大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具体来讲,外语教学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传授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该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发展为本位的转移[8]。”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应秉行“知、情、意、行”的融合。因此,在整个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应重塑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提出的多级主体的主体间性并不意味着个体主体性的消融,而是强调参与听说活动的不同的角色其主体性的发挥存在差异性。教师与学习者应在主体间性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积极体验多种语域的听说材料,完成多样的听说任务,这样,多级主体(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能有效的传递思想,将语言能力“内化”,并能在实践中创造性的使用语言。

3.2 以交互式教学转化灌输式教学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并不能像科学知识一样,通过灌输来形成,它具有其自身的主体性特征。第二语言习得交互理论指出,学习者的交互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外语学习。社会文化理论主张学习者运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活动,语言习得与运用为连续体,无法分割[9]。此外,社会派学者将学习者言语视为一种认知能力。以上的种种理论证明,语言的习得不可能脱离任务化、多样化、社会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不能完成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目的。语言的作用在于交际,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习得与表现都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将语言作为科学知识机械的传授给学习者,无视语言的本质属性,即体验性和内化性,因而必然会被主体间性提倡的“交互式”教学所取代。“交互式”教学的基础建立在哲学家对“交往”的认识上,哈贝马斯认为由精神交往的各极主体共同创造的“一个意义”“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6]。”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交往实践活动,通过交往可以动态的表现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主体间性理论所倡导的“交互式”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体现出“主体可逆性”的特点,即“在形式上主体交往的双方不停地在交换着施受状态,在内容上,交往双方的情感、认识、思想、意见、知识,都在交往中相互传递、交流着[5]。”教师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作为学习团体中的“首席”,从外在的听说情境设置转向于学习者同态的语言情境交流中,并在共存的听说情境与任务之中与学习者以教与学的互动完成“以学定教”和“教学相长”,促使学习者将语言的听说能力内化。3.3以“生活世界”活化书本内容

在传统模式里从教师个人主体出发的教学设计往往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限定于书本的讲授,教学内容对瞬息万变的外在世界缺乏敏感度,这样的教学对语言学习者而言缺乏影响与吸引,进而降低了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主体间性理论所涉及的“生活世界”是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实效性得以提高的肥沃理论土壤。“生活世界”是教学过程发生的背景预设,是主体之间进行交互活动的具体场景。它统合着“交往行为与同作为事态总体的客观世界、作为社会交往关系总体的社会世界以及作为情感、意志和自我表达行为构成的主观世界[10]”,为主体间进行交流构建了“信息储蓄库”。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主体从这一共同的“信息储蓄库”出发就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进行理解、交流与相互影响。“生活世界是每个人生活的、当下的、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的而具体的、充满活力和温情人的世界。”“生活世界”中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意味着教学应以“生活化”的渠道活化书本知识,使学生摆脱抽象化、空洞化的策略说教,从而创造生活,内化生活的要求。“生活世界”是动态和流动性的,所以在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与学习者相关的热点话题,并能就其话题设计多种类型的交际任务,从而“循序渐进”的开启学习者的思维,并逐渐引导学习者模仿、创造式的表达语言,交流思想,这样的听说练习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这也就要求建立动态化的教学模式和多维的教学方法,如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那么教学内容也就会从传统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协商过程,充分满足语言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和体现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进程。这样,在多种知识模块的共同作用下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最优化。

以主体间性理论来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效性,是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理念与具体运作过程的创新。在该理论的引导下新的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建立必然会对目前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无法满足实效性要求的旧理念与模式构建一个改革的模块,以有力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何更广泛的建立和验证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体现语言发展的本质属性将是笔者将来研究的重点。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22.

[2]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 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82.

[3]王寅.荀子论语言的体验认知辩证观——语言的体验性之五[J].外语学刊,2006,(5):1-7.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1-3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72.

[6]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0-32.

[7]康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教育科学,2006,22(6):1-4.

[8]郑友奇,杨春红,张维峰.外语教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教育评论,2009,(6):78-80.

[9]文秋芳.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J].中国外语,2008,(3):13-20.

[10]哈贝马斯.历史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5.14-33.

(责任编辑:朱 彬)

DU Jun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 Department,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7,China)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is at a low level,which is a difficult but hot issue among CollegeEnglis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Thepresent study firstly finds outthe causes to low level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based on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interview in four provincial level colleges.The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which a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for improving effectiveness of learners'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have been put forward,including teaching subject,teaching form and teaching content.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effectiveness;inter-subjectivity

H319.1

A

1009-3583(2011)-01-0098-05

2010-10-05

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P09336)

杜 军,女,四川南充人,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

猜你喜欢

实效性学习者主体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