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山区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
2011-10-10张群柱朱宏文
张群柱,朱宏文,贾 骥
2010-07~09笔者对山区驻训某部官兵800例皮肤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与进驻前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800名驻训部队官兵,均为男性;年龄18~44岁,平均22.6岁。
1.2 方法 采用全军皮肤病统一调查表和门诊登记表,调查官兵进驻山区前后皮肤病发病情况,指定2名军医将调查结果逐个填表记录。皮肤病诊断参照文献[1],其中暂时不能确诊者由上级医院皮肤科及检验科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进驻山区前后皮肤病发病情况 进驻山区前检出皮肤病44例,占5.5%;进驻山区后检出皮肤病508例,占63.5%。进驻山区后皮肤病发生率显著高于进驻山区前(P<0.01)。见表1。
2.2 进驻山区前后皮肤病分类情况 进驻山区前后皮肤病检出12种。按照致病因素和病因分为感染性皮肤病、昆虫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心身性皮肤病4类。①进驻前: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4%;昆虫性皮肤病4例,占0.1%;物理性皮肤病4例,占0.1%;心身性皮肤病4例,占0.1%;②进驻后:感染性皮肤病301例,占37.6%;昆虫性皮肤病82例,占10.3%;物理性皮肤病86例,占10.8%;心身性皮肤病39例,占4.9%。见表1。
3 讨 论
本次调查部队夏季进驻山区驻训后皮肤病发病率升高非常显著(P<0.01)。其发病因素可为:①山区条件艰苦,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且多雨,湿度大,昼夜气温26~38℃,空气湿度65%~83%,部队居住在野外帐篷及简易房内,通气条件较差;山区供水困难,洗澡少,衣物不能及时清洗;加上训练强度大,出汗多,皮肤潮湿,有利于各类皮肤病的发生;本次调查的各种皮肤病中,真菌性皮肤病占35.3%,提示防治真菌性皮肤病是夏季皮肤病的重点[2];②官兵进驻山区时间长,对山区皮肤病的认识不足,对皮肤病的防治经验缺乏,部分官兵认为皮肤病是小病,常不及时就诊;③山区夏季多雨,气温高,湿度大,气候闷热,训练强度大,官兵体力消耗大,精神紧张,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并且医务人员对复杂皮肤病不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造成误诊漏诊。
表1 800名官兵进驻山区前后皮肤病发病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为降低部队野外驻训皮肤病发病率,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认真研究部队进驻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提前做好卫勤保障和物资储备:进驻前对基层医师、卫生员进行常见皮肤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军医及卫生员对皮肤病的防治能力;②针对野外驻训部队训练任务重,出汗多,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高的特点,改善生活卫生设施,增加通风降温,洗澡清洁等设备,并增加抗真菌的数量;③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消、杀、灭,减少蚊虫数量,加强训练中的防护能力,使用防晒霜,着长衣、长裤,降低物理性皮肤病的发病率;④对官兵加强皮肤病防治常识教育,提高参训部队官兵自我保健意识和医疗保健水平,并借助行政管理手段干预和控制官兵的生活节奏,缓解其紧张情绪,减少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以确保驻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1]杨 志,白万起,杨 雪,等.某部防化部队奥运安保期间皮肤病患病情况调查[J]. 人民军医,2009,32(5):292-293.
[2]刘水祥,钱 江,陈 智,夏季某地演习部队真菌性皮肤病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3,3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