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问题的思考

2011-10-09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沈倩妮

财经界(学术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转型经济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倩妮

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问题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倩妮

我国政府提出经济转型问题由来已久。本文主要分析论证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符合科学发展逻辑;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我国经济转型应包含的丰富内涵;同时,在阐明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是“五个坚持”的基础上,提出政治体制、法制建设、社会文化等范畴存在的障碍与问题,从而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便更好的应对与接受挑战。

经济转型 丰富内涵 实现途径

引言

经济转型(Economic Transition)是指既有的经济运行方式转向另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有关学术研究中曾谈及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一词,但当今我国经济学界乃至政界往往以经济“改革、转变或升级”等表示与“经济转型”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便提出了将经济发展转到以消费提高为基础的轨道上去;此后的九五计划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等。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观点,这预示着“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转型将明显加快且向纵深推进。

一、我国经济转型符合科学发展的逻辑

1、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状况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但是,目前已到了非转变不可的阶段。首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已经通过了刘易斯转折点,由劳动力大量过剩向劳动力逐步趋向短缺转变,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将不可避免。特别是2010年以来,沿海地区用工短缺与涨薪并存,在这种背景下,原来那种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就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压力,降低资源消耗自然就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出口导向型战略也难以为继,前十几年外向型经济使出口占到了我国GDP的35-40%,使得我国经济的过度依赖出口,在贸易摩擦增多的同时也产生了外汇流入过大的问题,引发国内对冲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导致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使得我国金融危机的压力逐步积聚,给我国经济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2、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历史的延续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以逐步渐进的方式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与延伸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逐步转型的主要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已经走过了四个阶段。其一,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我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过程。国营企业被推向市场后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过程。承认与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在强调产权明晰化基础上允许更大程度上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公的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使我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中。

目前我国经济又处于继续转型的历史进程中,虽然还不能对未来的经济转型赋予概括的精确称谓,但中共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明确:“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将决定未来经济转型的具体的、丰富的内涵。

二、我国经济转型的丰富内涵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经济体制渐进的历史,结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与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我国经济转型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包括的内涵已变得广泛而深刻。

1、导向:经济总量转向国民收入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尚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以GDP为主要表现的经济总量导向,对解决温饱问题是必须的。但随着整个国家贫困局面的改观,经济总量导向已产生了能耗、环境、内需不足等系列问题,而以国民收入为导向能扩大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把13亿人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同时,可以缓解能耗、环境等矛盾。要实现国民收入导向,原先的“国富优先”将变为“民强优先”;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将进行调整,个人收入比重将加大;同时,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将得到强化,公共服务的再分配功能将使民众增加消费潜力。

2、动力: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特别是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政府投资导向十分明显,对复苏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消费不足始终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投资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0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45.4%,上拉GDP 4.1个百分点;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9832%,上拉GDP8.7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40.6%,下拉GDP3.7个百分点。2010年也不会根本改变投资对GDP贡献率偏高的格局。

从需求结构看,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近年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9年的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9年的35.1%,为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9年的45.4%。

从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比较来看,我国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消费率长期偏低,2001年到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处于48%-61.4%之间,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8.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二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高。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GDP总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为882美元,而人均国民收入(GNI)为2370美元。1990年到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和人均水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和6.6%,比同期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2.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低、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三是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与消费总量的比重失衡,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消费总量却只占世界的4%,人均消费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经济运行中既有的重投资、轻消费的状况已引发了资本流动性过剩、能耗增加与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而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才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长久之策。因此,未来的经济转型将以消费为主导,改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特点: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增长”到“发展”不仅是字面改变,两者存有诸多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有异。“增长”是在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下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而“发展”显然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另外,两者的外延也有区别。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等诸方面。最后,成果考量的视角也会不同。增长主要只看速度快慢与规模大小,往往会是一时得失;现在所说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从广义角度理解,“发展”概念本身具有辩证特质,经济转型可以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因此,“发展”概念可以包括更具体、更多元的经济运行或增长方式的转变,比如: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从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从资本引进型向资本输出型转变、从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等。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将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既包含了导向性、驱动力的改变,更体现了由“增长”向“发展”转变的特点。

三、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 “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在实施“五个坚持”、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征途上,面临的难点与挑战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接受挑战。

1、应解决好政治体制范畴的障碍性问题

首先、应充分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与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股力量、两种手段。在经济发展初期启动经济增长的道路上,通过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培植和鼓励主导产业的发展,来诱导资源配置,从而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政府可以起主导作用。但目前情况下,如果仍然以政府主导经济运行,将会继续繁衍扭曲的投资消费关系、金融风险、浮夸政绩等。目前,实现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和具备,政府职能可定位于: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主要承担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的职能。保证社会经济总量综合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其二、应有效地整治腐败的蔓延。由于体制性障碍,“官倒”现象仍然严重,或行政权力介入交易;由于行政审批依然宽泛,一些官员利用权力实施非法“寻租”;裙带资本主义现象也非罕见。长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目标不可能实现。最后、要及时有效地探索建立各级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彻底改变GDP主导的政绩考核、评价、升迁、奖惩制度,建立完善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

2、改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其他环境

除政治环境之外,对经济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的还有法律与文化环境。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废除、修订、建立了大量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正是法制的不断变更与完善,对旧体制要素的延续运行起到了有效的阻碍、遏制作用,对新体制条件下宏观或微观运行起到了指引或保驾护航的功能。因此,法制建设应领先或适应于经济转型的进程,更不能滞后于经济转型进程而起到阻碍的作用。此外,社会文化对经济转型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说,未来的经济转型是深刻的社会变革的话,那么,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数千年封建小农经济意识与数十年的计划经济的社会经历,加之改革开放后引进的西方文化,各类糟粕或有聚合,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经济转型要求对比,社会文化现状可谓相差甚远。因此,改善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应是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

四、研究展望

2011年为“十二五规划”执行的第一年,推进经济转型任重道远,经济转型过程中政治体制、法制建设、社会文化等范畴存在的具体障碍与问题,将如何更好更快地破解,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

五、小结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的分析,阐明了我国应加快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程的回顾,证明经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而经济转型的内涵取决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从而证明了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符合科学发展的逻辑。

以我国经济运行现状为出发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应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涵,应包括:经济导向由经济总量转为国民收入,经济驱动力由投资转为消费,经济运行特点由经济增长转为经济发展。

在充分认识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基础上,明确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是“五个坚持”;同时,对政治体制范畴的障碍性问题,对经济转型相关的法律与社会文化环境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社)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10年10月18日,新华社)

[3]王一鸣《经济转型决定未来我国经济发展》(2010/12/22[经济参考报])

[4]吴敬琏《体制障碍不利于经济转型》(2010/10/22[证券时报])

[5]赵义《十二五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节点》(2010/10/18[南风窗])

[6]《媒体解读十二五:面临太多转型 深刻利益关系调整》(2010-10-19人民网)

[7]梁达《十二五加快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新模式》(2010年10月21日[上海证券报])

猜你喜欢

转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