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危机重申全球能源安全架构

2011-09-29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核能核电站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核危机重申全球能源安全架构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恐惧会使人们丧失理智,恐惧已经撼动了核能作为首选替代能源的地位。

像九级大地震这样的事故非常罕见,一旦发生破坏力之大,无论人们多有智慧,也很难承受相应的后果。就像日本福岛核电站在最近地震与海啸后发生的辐射泄漏,不仅为全球核电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还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能源政策与能源安全架构。

安全需求撼动核能替代能源地位

3月31日,受日本核危机的影响,德国反对发展核电的绿党在巴符州的选举中,获得选举胜利。这为全球对核发展的认识划出了颠覆的曲线。纵观全球核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广岛、切尔诺贝利、福岛和斯图加特(德国巴符州首府)是核曲线上的四个点:分别代表核弹、核电站爆炸、核电站泄漏、以及反核获胜。每个事件对全球核认识影响各不相同。广岛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骇人听闻,福岛核危机令人震惊。而斯图加特发生的事件,则表明恐惧战胜了理智。

在政治世界里,恐惧有可能触发一系列危险的连锁反应。现在这个恐惧撼动了核能作为首选替代能源的地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德国已暂时关闭其三分之一的核电站。其他欧洲国家方面,英国能源大臣克里斯·休恩明确表示会更加慎重地考虑核电政策,瑞士已停止修建核电设施申请的审核,同时将对境内所有核电厂提前进行安全检查。

受此影响的还有,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纷纷表明了反对在本国的核电站建设的主张。菲律宾总统府新闻发言人也否定了重新启动被冻结的核电站建设计划。计划于2020年启用首个核电站的泰国总理阿披实也称“大家都知道我并不赞成核电站,目前政府正在研究日本事件会否对我国核电站政策造成影响”。

仿佛一夜之间,公众舆论或许成为挡在拥核政府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阻碍。曾经几乎被各国公认的,在新能源中性能比最有比较优势的核电能源被带上恐惧的有色眼镜审视。

核能的发现与广泛应用可以说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作为清洁安全的能源,核能与火电、水电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核电的优势是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例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在目前几个主要的替代能源中,核电的成本远远低于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从各国核电与煤电发电的成本来看,法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等核电大国的核电发电成本,较煤电与天然气发电成本要低,具有较强竞争力。

曾经由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被看好的核电经济性,促使核电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高速发展阶段,鼎盛时期平均每17天就会有一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在经过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以及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之后,全球核电发展迅速降温。但是,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大气温室效应,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重新受到青睐。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核电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世界核电的发展开始进入复苏期,世界各国制定了积极的核电发展规划。美国、欧洲、日本开发的先进的轻水堆核电站,即“第三代”核电站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世界核协会的数据显示,欧洲国家对核能发电依赖最强。欧盟27国的三成电力由横跨欧洲的143座核电站供应。法国是世界上使用核能供电最多的国家,约占该国电力产出的80%。德国媒体Die Welt报道称,71%的欧盟公民所居住的国家拥有反应堆。

不能不说,恐惧会使人们丧失理智,目前有关核能的辩论已经乱作一团。尽管福岛核危机如何收场尚未可知,但当地令人痛心的景象正驱使世界各国对核安全重新进行检查。这必将导致新核电投资大量迟延,现有核电站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关闭,全球对能源需求成本不可避免的上升。

能源安全构架回避不了核能

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费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依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中,核电和水电是主要的来源。

对核电的认识,世界就没有统一过。但是,未来几十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这个电力紧缺的世界把大半希望都寄托在了核能身上。核电业曾经策划了一次引人注目的逆转。由于气候政策要求可靠的低碳电力供应,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都逐渐认同了将核能纳入本国未来能源组合的必要性。

其实全球能源需求发展到今天,世界已经离不开核电。就拿德国来说,据了解,由于本国几乎没有石油,德国目前23%的电力供应来源于核电,17%来源于可再生能源,13%源于天然气,超过40%源于煤炭发电。十年内,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有望占到40%。德国政府预计,要完成能源的更新换代短时间内会使电力成本急剧增加,需要投入至少1500亿欧元的巨额资金,其中约750亿欧元将用于在沿海地区建造风力发电站。而能源更新换代引发的巨额投入,成为目前德国政府最为头痛的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在媒体上所见到的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的电力统计数字,如拟建的风能或太阳能发电站能产生多少电力,或者撒哈拉的日照就完全可以满足欧洲的能源需求等等,目前大多是纸上谈兵。并且,这类项目需要投入大笔资金,通常必须远离居民区,而且不能昼夜发电。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显示,尽管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对无碳发电领域的补贴高达370亿美元,这一领域对能源供应的贡献其实并不大。

据IEA估计,要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到2035年扩大两倍,世界各国政府需要为此补贴5.7万亿美元(按当前美元计算)。要置换核电的预期增长(姑且不考虑关闭现有反应堆),上述费用就得翻一番。因此,有专家指出,要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动力,世界需要更多的电力。其结果极有可能是温室气体增多与核能发电量上升同时出现。世界必须权衡二者的危害何者为轻。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如果回避核电,全球能源安全架构可能落于何处。首先,为了填补由此造成的能源供应缺口,各国很可能会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事实是目前还没有人类需要的一种可靠的发电方式:即便没有阳光、风不流动,也能为我们提供电力。贝莱德自然资源股团队成员阿拉斯泰尔·毕晓普认为,“风能与太阳能是间歇性能源来源,无法用来全面取代核能”。以此,担当重任的就会是建设既快捷又廉价的燃气电厂。美国的天然气非常充足,如果引进美国的生产技术,欧洲和中国也能拥有充足的天然气。欧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沃瑟表示,预计即使到2050年时,壳牌生产的这两种主要大宗商品也仍将为世界供应三分之二的能源。这意味着,届时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较目前的55%有所上升。其后果将是,对化石燃料、尤其是天然气的长期需求将加速上升,从而导致供给吃紧、价格高企。它还意味着,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并进一步削弱世界各地的气候政策。

可以说,抑制世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始终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福岛的悲剧会让它变得更加困难。

目前来说,对核的恐惧给日本带来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核泄露本身。战胜灾难的关键在于开放的信息和坚韧的精神。开放信息是核能成功的关键,法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世界上使用原子能最坚决的国家,法国78%的电力都来自核电站。所以在工业国中,只有法国不用担心波斯湾的局势,也不用面对节能减排的压力,环境污染的情况也比其他国家轻的多。因此,构架全球能源安全格局,我们的观点是无须谈核色变,只是要在关于核能安全规范、安全选址、安全管理等方面认真汲取以往的教训,确保将核电的“安全性”放到无比重要的位置,让人类安全利用核能。

责任编辑 莫北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核能核电站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核电站护卫队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