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陶瓷上游配套产业有奔头

2011-09-28魏静

陶瓷 2011年4期
关键词:釉料福建陶瓷

■文/魏静

福建陶瓷上游配套产业有奔头

■文/魏静

福建陶瓷历史悠久,以其优良的工艺闻名海内外。然而,福建陶瓷行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一直缺乏有效的发展条件,无大型国有企业支持的福建陶瓷产业发展缓慢。近年来,伴随着国内陶瓷产业转移带来的新一轮行业洗牌,行业格局生变,这为福建陶瓷再次走上正轨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也为陶瓷行业上游行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合作共赢 配套产业成当地陶企好帮手

“福建陶瓷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并且有很多方面都还没有步入正轨,因此,在福建做上游配套服务比在广东花费更多工夫。”福建仿古砖生产企业的上游配套服务商对笔者这样说。一位在福建经营某国际陶瓷添加剂产品的代理商告诉记者:“福建这边中小企业多,很多地方还不成熟,有时企业所购买的色釉料产品出了问题,影响到了生产,但企业还是会找到我们添加剂代理商来帮忙解决问题。为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并维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添加剂的问题,我们能帮助解决还是会尽量去帮助解决。”无独有偶,一家上游机械供应企业的福建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向笔者表述了同样的观点,据此负责人透露,很多时候,并不是商家所提供的机器出了问题,而是生产企业的员工操作不熟练或者操作不当而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这个时候,企业也会找到机械供应商来帮忙解决问题。为了不影响企业的生产,与企业保持良好关系,机械供应商也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确保正常生产。另外,某色釉料企业的一位技术负责人也告诉笔者,福建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相当严格,购买上游色釉料产品时,有很多仍是价格导向型,而外地色釉料企业因为多了运输成本,要参与这个市场竞争会相对困难。

由于历史、地理方面的原因,目前,福建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仍然较少,绝大多数仍是中小型企业。据笔者统计,当前,福建200多家企业中,能达到5条以上生产线规模的企业只有10来家。且这些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上游配套企业在这个区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适应市场 非本土配套企业亦有生存空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会主动适应商家,商家必须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市场。面对诸多问题,商家要么选择解决它、适应它,要么只能将这块市场蛋糕拱手相让,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去分食这块蛋糕。而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悉心耕耘,许多非福建本土企业在福建这块市场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希望陶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希望陶机福建区经理介绍,希望陶机已连续多年在福建市场所占市场总额达50%以上,2010年的销售额更是实现了250%增长的骄人业绩。

同样,道氏色釉料凭借着其兢兢业业的服务也在福建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道氏色釉料在福建的负责人吴欢科告诉笔者,道氏在福建区域目前共有十个人,每个客户都有专人跟踪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产品开发及跟线生产等。良好的服务为道氏在福建市场赢得了口碑,而道氏在福建的业绩也突破了千万元,并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历史、地理因素制约福建陶企壮大

想在福建市场上分一杯羹,各地陶瓷业的上游配套企业就必须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市场。然而,目前,福建产区的陶瓷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且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为什么广东陶瓷产区有众多的大型企业,而同样是起步较早的福建产区有影响力的企业却屈指可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数不多的平原多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河口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面积普遍偏小,且多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而广东地区虽然也是属于沿海丘陵地带,但其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地区都有大量平坦而肥沃的冲积平原。众所周知,建筑陶瓷的生产需要占据大量土地,在企业发展初期,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尚不足以支撑异地发展,当地土地的供应就成了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福建企业受这一因素的困扰尤为明显,很多福建陶瓷企业因受到了土地因素的限制,不得不放缓扩张步伐。

其次,同福建一海相隔的台湾也对福建的发展产生了不少制约,由于处于台海敏感地带,福建一直难以获得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机会。事实上,福建省在21世纪以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完善,沿海地区一直缺乏有效的轨道交通,并且福建也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而在广东地区,当年盛极一时的佛陶集团为发展初期还很薄弱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包括技术、信息、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事实上,目前广东建陶企业中有许多骨干成员都曾任职于当年的佛陶集团,而福建产区则缺乏这样大型的国有企业的支持。

此外,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高级人才为广东陶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为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福建虽同为沿海开放省份,但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明显不如广东,来福建就业的大多数人为基层农民工。人才的不足不仅制约了福建企业在规模上的扩张,同时,由于无法获得各种先进的理念,福建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也长期无法得到改变,经营思路趋于保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层次上的提升。

种种历史、地理因素制约,使福建陶瓷产业并没能发展成应有的规模。但是,凭借着福建人敢打敢拼的无畏精神,福建人还是在陶瓷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相信凭借着福建企业顽强的生命力,一定能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复兴之路。

猜你喜欢

釉料福建陶瓷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陶瓷艺术作品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