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任班干部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的调查

2011-09-27曾杰华刘良华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平均分学习成绩

曾杰华,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由来

从笔者所找到的有关“班干部角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的文献来看,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谢宜鹏、王静、宗琴珍的 《大学生担任班干部情况及其影响作用的调查分析》对大学生班干部的角色对其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中小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否会对学生本人的学业成绩造成影响。与之相关的假设是:(1)中小学生担任班干部可能会提高学生本人的学业成绩。(2)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有些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好,因而他们被老师或同学推举为班干部。而中小学生担任班干部又会反过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中小学生担任班干部与他们的学业成绩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3)中小学生担任班干部与他们的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多种,限于本人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本论文只重点研究班干部角色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所调查学校的语、数、英三科期末考试成绩,来考察担任班干部学生角色与学生本人成绩的相关性。

本研究随机选取广州市3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共634人。其中,小学260人,初中48人,高中326人;男生334人,女生300人。担任班干部135人,其中小学56人,初中7人,高中71人;男生51人,女生84人。

2.研究的方法

本论文采用静态的调查研究为主,采用SPSS10.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辅以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方式进行。

3.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是针对本研究课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从而形成文献综述;第二阶段,是根据本研究课题需要随机抽取3所公立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并从3所学校中随机抽取合计135名曾经担任班干部学生的语、数、英三科2006-2008学年的期考成绩数据,因数据分析需要还搜集了与之相关的499名非班干部学生2006-2008学年的语、数、英三科期考成绩作为统计数据;第三阶段,是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的变量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第四阶段,是根据前面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对假设的验证,为日后做好班干部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三、结果分析

1.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分析

为探讨班干部与非班干部两个类群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以是否担任班干部为自变量,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见表 1。

表1 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性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两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性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其次,从平均分和标准差来说,班干部学生类群语数英平均分值为82.84,远远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的72.24,且班干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稳定。结果表明:是否担任班干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班干部学生类群学习成绩高于非班干部学生。

2.不同的班干部角色与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班干部角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担任的职务为自变量,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样本t检验 (One-sam ple Test),见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见图1。

表2 班干部角色对语数英平均分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图1 班干部角色对语数英平均分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班干部角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全部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结合图1可以看出,角色为班长、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的学生类群平均分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结果表明:担任主要班委会成员 (如班长、学习委员和科代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很大。

3.担任班干部与不同学科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班干部对不同学科成绩的影响,以是否担任班干部为自变量,语文、数学、英语英三科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见表

表3 班干部对不同学科平均分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担任班干部对学生各科学习成绩的影响全部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从平均分来看,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语文成绩较高 (明显),非班干部学生的数学和英语成绩较高 (不明显),但总的来说在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上班干部学生类群是偏高的。说明担任班干部对整体上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尤其在文科思维中较明显。

4.担任班干部与不同学段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班干部对不同学段 (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学段为自变量,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见表4.1,并对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LSD),见表4.2。

表4.1 班干部对不同学段学习成绩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从表4.1可以看出,担任班干部对不同学段学习成绩影响达极其显著性水平,且语数英平均分表现为小学>初中>高中,其中小学的成绩偏差最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的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小学和高中的差异性达极其显著水平,小学的平均分远远大于高中水平。说明担任班干部对小学生的塑造性更大,促进作用更明显。

表4.2 班干部对不同学段学习成绩影响的多重比较

5.担任班干部年限与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担任班干部年限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年限为自变量,语数英三科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见表 5.1,并对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LSD),见表5.2。

表5.1 担任班干部年限对学习成绩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5.2 担任班干部年限对学习成绩影响的多重比较

从表5.1可以看出,担任班干部年限对学习成绩影响达极其显著性水平。从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看,担任1年和3年的平均分较高,成绩较稳定,担任2年的平均分较低,成绩波动较大。多重比较分析可知,1年和2年、2年和3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1年和3年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连续担任班干部成绩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

6.不同性别的班干部与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表6 班干部性别对学习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从表6中可以看出,班干部性别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结合表1分析,说明无论男女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都高于非班干部学生,但并没有性别差异。

四、讨论

1.担任班干部与学业成绩总体的相关关系

班级学生可以分为两个类群,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从大众意识来说,班干部类群的学生成绩普遍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类群,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出相似的结果,即担任班干部对学生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

班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干部”,学习是其“天职”。可见,对班干部而言,自身的学业成绩不仅是自我提高的关键,还对在班里开展学生活动效果起到较大的制约和影响。如果一个班干部学习成绩平平或者位居后列,很难想象他能够很快树立起威信和具备模范带头作用。有研究表明,某学校37.8%的学生认为班干部的学习成绩处于非常优秀水平,56.6%的学生认为班干部的学习成绩至少不能太差,仅有5.6%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不能胜任。[1]学习成绩一直是学生在看待班干部时不会忽视的因素,因为学校班级是一种成就本位的组织,因此学生的学业成就基本上决定着学校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和学生在班级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位置以及其组织资源的占有状况。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相信: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地位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地位高的学生的成绩要优于普通学生。

班干部对学习学业成绩的影响的因素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选拔的方式造成起点高,目前不排除还有中小学班干部人选是通过老师直接指定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受到老师关注度较高,而被“任命”为班干部,按照这种方式产生的班委是一群成绩优异的学生,[2][3]二是班干部效应,通过担任班干部,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包括成绩)。

2.不同的班干部角色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在班委会这个组织中,有很多分工不同的角色,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角色为班长、学习委员、科代表等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优势水平。可能是由于这3种角色的针对性强,锻炼的机会多,如班长是负责统筹管理,心理素质好,总结概括能力强,学习委员和科代表是学习的领头人,学习技巧好,这些都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其中以语文学科差异最显著,可能是因为班干部接触老师的时间较多,聆听到的信息较多,视野变得较宽阔,思路也随之开阔起来。[4]亦有研究表明,班干部的角色分工对学生自身的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学习兴趣爱好,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

为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班干部角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本次研究还采用了访谈法对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了采访。从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班干部群体和非班干部学生,大家都觉得班委会的主要成员(班长、学习委员、科代表等)学习成绩起码居班里前列才有威信,让班集体接受;至于其他班干部角色 (如文娱委员、劳动委员、宣传委员等)成绩能够中上水平,胜任所担任职位就可以接受了。从采访几位班主任老师情况,也得出班干部主要成员一般都是选取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而其他成员则是看他能够胜任职位要求,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

因此,可以看出结果分析所反映的情况可能是与班干部角色的职位要求有一定的关系;也与班干部的选拔方式有关;此外,担任不同的班干部角色的学生本身对其自身的学习成绩要求、压力等也有程度上不同的联系。

3.担任班干部与不同学科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本次研究表明,担任班干部对文科的影响较明显。一方面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研究显示:从“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的付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并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达到或接近教师所期望的结果。[5]作为班干部,无论从老师还是同学眼里,一般都是优秀的学生代表,所以会对担任这一角色的学生本身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其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根据所调查学校的情况,班主任大多都是由语文老师担任居多,尤其是小学表现更为明显。作为与班主任接触机会最多的班干部,更容易受到该学科老师的个性、爱好、兴趣等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讲,其学习偏好自然会向文科转移,所以该科目所受影响会更加大。这可能就是其文科成绩影响比较突出的原因。

4.班干部与不同学段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在班级里,学生地位分化背后的原因是学校制度、教师期望、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教师在头脑中对学生有一个预期的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与学生进行不同的社会互动,由此奠定了学生班级地位的基础。教师的暗示不仅会影响同伴之间的态度取向,而且影响到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因此会进一步强化个体的班级社会地位。作为班干部自然所受到的激励和影响更大了。

有研究表明,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大。[6]对于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来说,心理还不够成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在学校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是每个学生的希望,对于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他们获得了这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心理素质也随之提升了,所以学习成绩自然比较好。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心理基本上达到成熟,且随着课程的增多和高考的压力,学生的时间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担任班干部可能会耽误一些学习时间。当然只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并不会对学习有特别大的影响。所以在高中阶段,学会如何正确分配时间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进一步研究。

5.担任班干部年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担任班干部的时间为1年和3年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是这个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因为在取样时发现,连续担任3年的学生人数只有7个,样本太小,可能误差会比较大。

“职业倦怠”这个词在21世纪显得特别流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样也适用于学校班干部这个学生类群。职业倦怠 (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往往会滋生一种骄傲的心理,经不起挫折。由于长期受到老师、学生的关注,其心理状态由开始的欣喜变得麻木,理所当然,外界的刺激发生了比较大的逆转,原来的正向刺激变为了反向刺激。因此,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是必要的。班干部轮换制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覆盖面大,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符合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第二,竞争力强,形成一个学习工作很浓的氛围。第三,班级学生的自立与自律能力得到了提高。班干部轮换的频率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应超过一年。

6.不同性别的班干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男生班干部和女生班干部的成绩差异不大。目前几乎没有文献可以参考,但通过这次研究,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班干部的任命应男女生享有均等机会,合理搭配,对班级管理及其班干部自身的发展都有益。

五、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担任班干部角色对学生本人的学业成绩之间是有正向的相关关系的;连续担任班干部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负向作用;而班干部角色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小学大于初中,初中大于高中。

[1]罗雯瑶.初中生的班干部角色认知调查研究 [J].教学与管理,2009,(1).

[2]宋文艳.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7).

[3]杨莲清.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心理因素研究 [J].现代教育论丛,1998,(2).

[4]谢宜鹏.大学生担任班干部与学业之间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

[5]李燊.从“皮格马利翁效应”得到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张锐.班干部成长的“关键期” [J].青年教师,2009,(9).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平均分学习成绩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名落孙山
平均分一半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