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何以暴涨
2011-09-27田丛范旭光
◎文/ 田丛 范旭光
茅台酒何以暴涨
◎文/ 田丛 范旭光
年年涨价,仍是供不应求。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白酒在国内一次次地拨动着市场的神经。2011年元旦开始,茅台全国涨价20%,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强调了严苛的限价令,终端价格(市场零售价)不得超959元,但市场上茅台酒仍旧一瓶难求,终端价格早已超出限价一半,达到1500元左右。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茅台酒曾经是8元一瓶,20余年过去,价格上涨了187倍。与此同时,陈年茅台连续拍出上百万元的天价。对于茅台价格的各种质疑,有观点认为,与若干年来的个人收入增长相比,茅台酒的相对价格实际上是下降了。那么,茅台相对价格究竟是涨还是降?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茅台越涨越畅销?
茅台成为投资品
从2007年以来,经销商囤积茅台获利的消息不断在社会上传播,“买茅台股票不如囤茅台”、“一瓶茅台酒价格相当于一套房”等说法层出不穷。
在资本市场,贵州茅台常年雄踞A股百元股之列,且一度长时间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在机构眼中扮演着“定海神针”的角色。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买茅台都被看作是类似于投资房产、黄金这样的保值产品。
2010年12月15日,贵州茅台公告称,于2011年1月1日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幅度为20%左右。价格调整后,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由499元提高到619元。几天后,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茅台调高出厂价是考虑到国家、消费者等五方利益。袁仁国同时强调,经销商销售价格不能高于959元,一旦有经销商违反了“限价令”,将面临严厉处罚。
8元一跃涨至140元
1988年之前,茅台每瓶8元,不过根本买不着。物价改革之后,茅台价格跃升至140元,远超普通人工资。
茅台酒的涨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大通胀。1987年9月19日,我国第一部物价管理的正式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颁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了国家现行的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此后,物价大幅上涨。
1988年7月,国家放开了13种名酒的价格,长期以来物价平稳的局面被打破。一瓶53度茅台酒的价格从计划经济时代的8元一举跃升至140元,成为第一梯队中的极品。五粮液、郎酒的开放价格为80元,剩下的剑南春、洋河大曲、全兴大曲等则齐齐进入“35元时代”。在这个时间段,白酒行业向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最近3年涨价一倍多
目前茅台终端价格涨到了1500元左右,若与20年前的收入以及茅台酒“买茅台酒的传统工艺是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个生产周期就是1年,再经3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的时间,平均酒龄至少5年才能出产品。
特殊的工艺,严苛的选址,让茅台从一诞生就打上了稀缺的印记。贵州茅台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将近3万吨,同比增长16.7%。实际上,连续多年以来,茅台公司投入巨资扩大产能,每年固定扩大2000吨的规模。尽管如此,茅台酒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不起”、“买不到”相比的话,实际上现在的居民能“买得起”了。那么,为什么社会对于茅台涨价的反应如此强烈,为什么会认为茅台涨价的程度让人难以接受?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认为,在20年前,只有少数人有消费茅台酒的能力和需求,全社会的消费意识与现在完全没有可比性,感觉茅台贵还是便宜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在1987年,茅台酒全年的产量还不到1000吨,是现在的零头。
马勇分析说,当年茅台酒的价格虽然只有8元,但市场上根本没有货,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而近年来屡屡涨价,根本原因还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大家购买能力明显增强,茅台进入群众生活的需求很高。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现在的三年间,茅台的终端价格已经从600元左右涨到了1500元左右,价格翻了一番有余。
产能不足导致紧缺
茅台曾花费十年时间“克隆”酒窖,但没有成功。如今每年固定扩产2000吨,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茅台被指代表消费畸形
茅台酒价节节上升,反映了中国消费经济的畸形,以及奢侈品供应公务化的现象。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永远供不应求,因为有一批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
当央视2011年广告招标落下帷幕时,前三名中标者均为酒类企业,酒类企业总中标额高达21.5亿元。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的几年时间里,国内白酒行业将经历大规模的整合,名优企业的产品价值将在终端市场获得更大的青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数字也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佐证,1999年,我国白酒企业有3.7万家,而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缩减为1.8万家,半数企业被淘汰了。
我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奢侈品与民用消费品的市场给出的价格截然不同,哪种消费品只要打上了身份的标志,在国内必然大行其道。叶檀认为,不管是茅台还是熊猫烟,有道是喝的不买,买的不喝;抽的不买,买的不抽——中国的高端消费品就这样成为价格不敏感群体的身份象征,被标注上奢侈与高端资产的标志,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