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相中锌促进的羰基化合物频哪醇偶联反应实验设计*
2011-09-26査正根郑媛郑小琦汪志勇
査正根 郑媛 郑小琦 汪志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 230026)
生物体内的酶催化反应都是在水介质中高效进行。近年来,水作为有机合成反应介质的报道相继出现。水是一种廉价、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溶剂,没有大多数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污染环境的缺点;水相中的有机合成越来越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有机合成反应以水为介质有许多优点:(1) 在地球上分布广,来源丰富,价格便宜;(2) 水易于循环使用,同时,排放到环境时无污染;(3) 应用水为溶剂有可能免除官能团的保护和去保护,能减少合成步骤,提高合成效率;(4) 反应的处理和产物的分离提纯容易,操作简便;(5) 为反应提供了新的分子环境,有可能创造不同于传统溶剂的反应。
在金属试剂的作用下,羰基化合物进行还原偶联得到邻二醇的反应称为频哪醇偶联反应[1],此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2-3]。近年来,用各种金属促进的水溶液中频哪醇偶联反应得到了快速发展,如Mg[4]、Mn[5]、Zn[6-8]、In[9]、Sm[10]、Al/NaOH(或KOH)[11-12]、Al/F-[13],Ga[14];Kim小组[15]发现超声辐射能促进频哪醇偶联反应,在超声波辐射下,镁、锌、金、镍、锡等金属水溶液中的频哪醇偶联反应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在金属镁水溶液中反应的产率最高[16-17]。
在有机实验教学参考书中,介绍的是在异丙醇溶剂中光化学还原二苯酮得到频哪醇产物的反应。该实验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费时较长。我们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水相频哪醇偶联反应实验,该实验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条件进行,反应时间短,简单可行。
1 实验目的
(1) 了解水相制备频哪醇的原理和方法;
(2) 理解薄层色谱(TLC)跟踪及柱层析纯化,掌握水相反应操作和柱色谱。
2 反应式
3 主要仪器和试剂
仪器:25mL圆底烧瓶、磁力搅拌器、搅拌磁子、30mL分液漏斗、色谱柱、旋转蒸发仪。
4 实验步骤
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 10%NaOH或者5mL 2mol/L HCl溶液,在搅拌下逐次加入2mmol苯甲醛(0.18mL)和0.4g锌粉。均匀搅拌使其充分反应(约1h),由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毕,用HCl或者NaOH中和至中性。用乙醚萃取,合并上层有机相,收集到磨口锥形瓶中,用饱和NaCl溶液洗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再由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用薄层色谱(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或柱色谱(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分离提纯,得到1,2-二醇产物。
5 实验操作流程
6 实验结果
6.1 产率
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条件及产率
dl代表外消旋产物,meso代表内消旋产物
6.2 谱图数据
1,2-biphenylethane-1,2-diol:1H NMR(300MHz,CDCl3):δ2.15~2.40(br,1H,—OH),2.80~3.10(br,1H,—OH),4.69(s,dl)和4.82(m,meso)(2H,1和2—H),7.09~7.31(m,10H,—Ph—H);13C NMR(75MHz,CDCl3):δ78.2(1—C),79.2(1′—C),127.0(Ph—C),127.2(Ph—C),128.0(Ph—C),128.2(Ph—C),128.3(Ph—C),139.9(Ph—C),140.0(Ph—C);IR(KBr,cm-1):3375,2899,1602,1452,1344,750,698;GC-HRMS(EI):理论值:C14H14O2(M+)214.0994;实验值:214.0993。
7 思考题
试写出苯甲醛在NaOH或者HCl存在条件下发生频哪醇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
答案:
[1] Kahn B E,Rieke R D.ChemRev,1988,88:733
[2] Clerici A,Porta O.JOrgChem,1989,54:3872
[3] Bian Y J,Li J Y,Li J T.ProgChem,2006,18:927
[4] Zhang W C,Li C J.JOrgChem,1999,64:3230
[5] Li C J,Meng Y,Yi X H,etal.JOrgChem,1998,63:7498
[6] Tsukinoki T,Kawaji T,Hashimoto I,etal.ChemLett,1997:235
[7] Liu X,Zhang Y M.ChinJOrgChem,2003,23:92
[8] Yuan S Z,Liu J,Jiang G S.ChinJOrgChem,2009,29:1158
[9] Nair V,Ros S,Jayan C N,etal.TetrahedronLett,2002,43:8967
[10] Matsukawa S,Hinakubo Y.OrgLett,2003,5:1221
[11] Bhar S,Panja C.GreenChem,1999,1:253
[12] Mecarova M,Toma S.GreenChem,1999,1:257
[13] Li L H,Chan T H.OrgLett,2000,2:1129
[14] Wang Z Y,Yuan S Z,Zha Z G,etal.ChinJChem,2003,21:1231
[15] Lim H J,Keum G,Kim Y.TetrahedronLett,1998,39:4367
[16] Li J T,Chen Y X,Li T S.SynthCommun,2005,35:2831
[17] Yang J H,Li J T,Zhao J L,etal.SynthCommun,2004,3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