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媒新素养:媒体素养教育的变与不变
2011-09-26林承宇
林承宇
(逢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台湾台中)
新传媒新素养:媒体素养教育的变与不变
林承宇
(逢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台湾台中)
随着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与阅听人二者已不像过去仅仅是“上对下”的产制-接收者关系,而是以一种打破单一产制者或单一接收者的多面向方式存在于当前的媒体环境当中。媒体素养教育面对当前的传播现实,所应持有的“变”自然是发生在媒体近用的方式中;而“不变”的仍是媒体素养所强调的阅听人具有发声能力,以期媒体作为公共领域中实现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并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新传媒;新素养;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媒体近用
不同于过去,当代媒体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传播面貌的改变,在有形与无形的传播样态变化中,传播领域中的新兴次领域“媒体素养教育”,亦面临诸多本质上的讨论与挑战。例如,2007年底上海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特别以“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作为研讨会主题,并在2008年底出刊的《中国传播学评论》中探讨媒体素养教育的属性、本质与未来发展等议题。作为媒体素养教育,过去以来一直强调透过教育阅听人从媒体所建构的框架中释放出来,并赋权阅听人近用媒体的能力等基本架构,予以反思与提出其它发展的可能性。国外著名的AEJMC(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IAMCR(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等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亦都开辟有媒体素养教育专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它们都在显示:无论媒体科技如何发展,媒体环境如何改变,媒体素养教育对传播领域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次领域。然而媒体素养教育既然是强调以阅听人为中心,那么不管是希望阅听人免于被媒体所操控,亦或期待阅听人能运用媒体充分表意以成为媒体公民,都涉及到在新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所产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对应的“变”与“不变”问题。本文即是以此命题为核心,探讨传媒的“流动性”发展大势下,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课题以及其所应面对或如何面对当前新传媒的现况。本文期待这样的讨论能对媒体素养教育产生异质思维与不同启示的可能性。
一、面向媒体素养教育
不论从过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2年在德国举办媒体教育国际论坛所作出的《媒体教育的挑战》声明书,亦或2005年美国加州媒体素养中心对媒体素养所提出的五大核心关注焦点,即“所有媒体讯息都是被建构的”,“媒体讯息是依据创造性语言及其内在的规则所建构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讯息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媒体隐含了背后既有的价值观与观点”,“大部分的媒体讯息是为了获得利润或权力而制作的”[1],媒体素养教育所着重的命题很明显地和一般传播专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希望透过教育的方式提醒阅听人对媒体所建构的讯息有所反思。“这种反思”其背后所隐含的媒体素养教的育意涵其实就是指引阅听人进入分析与评估媒体讯息时,必须思考五个必要问题:是谁创造了讯息?媒体讯息运用了哪些技术来吸引我的注意?他人对这讯息的理解可能有哪些不同?此讯息呈现或省略了什么样的生活型态、价值观或观点?该讯息如何被传送出来的?因此,面向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概念与关键精神,就是在释放与赋权阅听人具备跳脱媒体框架与产制公共议题讯息的过程中,强调阅听人的“批判性”思维。所谓的“批判”,犹如罗晓南在《批判的媒体识读》中所指出的,“批判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批评,也不是负面思考,而是出乎理性,看事证讲道理,也是一种保有原则性怀疑(principle skepticism)的观点……”[2],批判所强调的就是论证的基础,而不是为反对而反对。因此,从过去媒体素养教育相关文献的整理来看,媒体素养教育所着重的几个焦点,不论是批判思维、反思教育,抑或赋权阅听人近用媒体的能力等,其批判、反思与赋权这些思辨媒体的方法都是一种可被接受的取径,而这也是当前主流媒体素养教育的共同理路。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2002年所颁布的媒体素养政策白皮书亦采取这样的路径,从白皮书中所着重强调的媒体素养教育的几个核心面向来看,包括强调当代媒体公民应具备的五大媒体基本能力——“了解媒体讯息内容与符号特质”;“思辨媒体再现”;“反思阅听人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以及“实践媒体近用”等,无非是希望透过媒体素养教育的机制,强化阅听人对媒体应具备20项的媒体能力指针①,并以建立“健康媒体小区”为目标。若我们再深入这些面向的意涵加以理解,便可发现媒体素养教育的历程除了希望培养阅听人解读、思辨当前媒体讯息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期待阅听人能将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认为媒体素养教育主要是赋予阅听人应有的权利,那么一切更应起源于日常生活,提醒阅听人从日常生活中的媒体实践开始;一切从日常生活的媒体经验来,再回馈到这个经验中去,在这种对话与反思的过程中,启发和培养阅听人对媒体素养的不同想象与可能,而此亦正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
从这样的脉络来看,媒体素养教育的本质并不会随着传媒的新发展,或是科技的不断进步等“动态”面貌而产生质变,从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概念与根本精神便可得知:媒体环境的“问题意识”才是媒体素养的核心,那些阅听人所该具备的媒体基本能力和能力指标,都是随着阅听人所提出的命题来决定的内容;进一步,透过媒体素养辩证上的方法,使阅听人具备释放与赋权的能力。
二、媒体素养教育的“变”:阅听人的近用能力
从上述脉络加以观察可发现,媒体素养教育着力于阅听人应具有近用媒体与在媒体发声的能力,以期媒体可以作为公共领域中实现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而媒体公民发声的立论基础,可从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形成的公民发声来解释[3]:媒体公民的近用与发声除了需要从公共议题的角度出发之外,公民发声的内容更须出乎理性的沟通。因此“媒体近用”可以说是媒体素养教育最终的核心目标与价值;亦即从“媒体近用”的角度作为与阅听人共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观,才有进一步落实媒体素养教育精神的可能性。此乃个人与社会的生活主要藉由媒体联系起来(如有论者强调的,媒体是环境一般)[4],这就好比我们学习使用文字来表征事物用以人际沟通一般。媒体素养教育一方面希望藉由阅听人认识媒体产制过程,让阅听人清楚认识建构而来的媒体现实,去除传播媒体可能对我们产生的框架与迷惑,反思阅听人观看媒体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期待藉由近用媒体的手段,促使阅听人自身参与小区民主,实践公民身分的可能。简言之,媒体近用在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上,是引发阅听人参与小区生活的一种活动,使个人在媒体社会中能有参与感与权利感,此即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核心活动。
由此看来,进一步探讨与诠释“媒体近用”即有其必要性。国内外有关媒体近用的相关文献不多,林承宇曾在《识读广告中的健康讯息:从概念到行动》一文中整理出媒体近用实作上的想象层次[5],见图1。
图1 媒体近用的层次
此系所指在论及阅听人近用媒体的议题时,除了不应只是纸上谈兵,更要在做中学,以强调媒体近用之“能动性”的必要性。因此在诠释媒体近用的概念时,本文以为命题上应该是放在媒体近用“可以有”什么样的想象,而不是去定义媒体近用的范围。按照作者的原意,系指每个阅听人都有其接触媒体的不同历程,在近用媒体时就必须与自身的媒体经验做扣连,并在此发挥各种不同面向与不同层次的近用媒体方式的作用。图1中所提供的四大类同心圆的近用层次概念,目的不在穷极媒体近用的各种可能,而是透过阅听人可以自由地组合四大类交互作用的24种不同媒体近用的模式,进而创意性地展现阅听人媒体近用的可能性。这当中最重要的精神,自然是反映每个阅听人的媒体经验脉络,而不是按表操课,而这正是本文所强调的“变”。
因此在四种近用的大类中,所谓的“干预性作为”,系指阅听人运用介入式方式表达自己对媒体再现的公共性意见。例如,读者在报纸上的投书,在电子媒介上的Call in,甚或抗议媒体的行动等即可属之。第二个层次的“干预性抵制”,比较于干预性作为,其行动力更深入,作者借用“文化防堵”的概念发展出强调与媒体理性对话后的行动“媒体防堵”概念即属之。“媒体防堵”主要概念聚焦于阅听人反思媒体再现内容,透过论证与理性对话过程,进而采取主动的更正行动。例如,阅听人透过实验拆穿不实的广告;举证新闻不正确及虚伪之处;或是对节目误导和污蔑之情事,以具体发声行动表达意见。因此,“媒体防堵”亦可解释成“阅听人以批判思维与媒体内容对话后所采取的具体发声的行动”。而第三个层次“产制性参与”意指阅听人以产制讯息作为近用媒体的表达方式,就像是阅听人运用自己可以发声的媒体,进行公共性议题的产制内容发声,便是此概念的具体作为。最后的“产制性整合”近用层次,指的是透过媒体所形成的小区改造等作为(类似小区营造的概念)即可归纳于此。
此处四大媒体近用层次的论证方式,本文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诠释媒体近用概念,因此本文认为,只要是与媒体可以扣连上的近用议题与方法,均可视为媒体近用的范畴。为避免挂一万漏之憾,本文仍要强调除了上述媒体近用的整理与想象,仍有其它不同关注、不同面向、不同层次的媒体近用可能性,阅听人应视上述媒体近用方式为一种“启示”,重点在于将此响应到自我媒体经验的脉络中,如此,媒体近用的能动性与生命力才有启动的可能。再次重申与印证,本文如此的论述脉络正符合媒体素养教育面临流动的媒体环境所应着重的“变”之所在。
如此而来,则媒体近用的“手段”即符合这种变的意涵。当前因为网络媒介的兴起促使近用的方式大有不同,如过去web2.0及web3.0的时代,一直到现在图书馆学领域的学者Stephen Abram所提出一般阅听人可以在网络上做的15种近用手法[6]:YouTube,Second Life,Facebook,MySpace,Flickr,Podcasts,Wikipedia,Ning,Twitter,Mozes,NowPublic,Blogging&RSS,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e Surveys-SurveyMonkey&Zoomerang,LinkedIn/Plaxo,均已显示传媒科技为媒体近用方式的手段带来不断更新的改变。总此,媒体素养教育的变与不变至此应已有相当清楚的轮廓。
三、变与不变的启示:教学实例及其印证
本文最后以两个实际教学案例来说明媒体素养教育者在体认其核心精神与价值时对媒体素养教育落实的重要性,并期待藉由这样的案例剖析能对媒体素养教育者带来不同面向的启示。
案例一为阅听人检举夸大不实的食品广告。其背景系为世新大学学生修习“媒体识读”课程过程中的实际近用媒体状况。本近用实例系源自学生对于某食品公司在其电视广告与网页中介绍该公司“松芽醋”产品时,一再强调“即使喝到烂醉,只要饮用该饮料后隔天绝不会不舒服”。广告影片中更是一再提到在去除尼古丁、预防动脉硬化、治疗糖尿病上,松叶萃取物具备保持人体血液之清洁,使血管柔软等功效。该产品登记的是“食品”,却一再强调“疗效”,值得阅听人反思。从批判思维来看,这样的广告文本,除了我们应思考广告的本质与特性外,更应了解到业者可能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会采取夸大或不实的言辞误导阅听人,如此极有可能使阅听人深受其害。尤其是在现代忙碌的商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鲜少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以此类健康诉求作为主要产品的宣传亮点也就非常普遍。如何激发学生媒体近用的思维与行动,媒体素养教育者可以提供的面向包括向国家相关单位检举类似案例,或赴主管机关递交违法情事报告等,都是可以建议的方式。本近用案例从学生呈现此媒体近用的报告内容可看到,阅听人运用媒体素养知识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包括遇到对法律规定不清楚的部分会上相关的“食品信息网”中,针对有关的法律规定加以研读等,均可了解在媒体近用的行动中,既有的客观事实与规定可能是阅听人必须先具备的知识。而从学生此份成果报告加以检视,媒体近用的目标自然是希望可以进一步“为达抵制不实广告或不良食品等”之目的,就应善用媒体作为发声管道。因此,该组同学亦以制作和发送相关宣传单、与寄电子邮件的方式(以该有线电视收视户涵盖的台北县小区)作为实际媒体近用的行动。如此,这样的媒体近用概念到具体的行动过程,本文认为,媒体素养的媒体近用目的不在驳倒该产品或以该讯息为唯一目标。从媒体素养的核心目的来看,阅听人采取了这样的媒体近用行动,就赋权的角度而言,业已完成阅听人个人取得、诠释、理解基本媒体讯息和服务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讯息及服务为个人的权益做适当决定这样的媒体素养命题。因此,媒体近用在此案例的表现上,即是一成功的具体作为。类似的媒体近用议题,在本文作者的教学现场中亦有近用媒体上诸多与此案例讯息相关类似的议题。例如,检举违反善良风俗或不实的壮阳药广告,女性丰胸或塑身的广告等,这些案例甚至因阅听人在近用媒体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单位的响应与解决,均可谓成功的阅听人近用媒体案例。
另一媒体近用的案例为防堵误导阅听人的饮料广告。其背景系为逢甲大学化工系同学在修习媒体素养课程中实际践行的媒体例子。同学针对果菜汁广告一再强调“一日所需,一瓶就够”的内容诉求,并以喝该果菜汁便足以提供政府所倡导的国人应摄取足够蔬果的579观念为重点的问题广告,来进行媒体近用的实作。亦即,本案例缘起于同学实际生活中因不爱吃蔬菜水果而长期消费该果菜汁的结果,造成体重增加,甚至因此有便秘现象的状况发生。但该公司却仍不断地播送该广告所建构的健康概念,以每天喝一瓶该果菜汁即可不必再摄取其它新鲜蔬菜水果的方式,大力鼓吹阅听人消费。其批判思维与发想在于广告再现的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是否符合?每天喝这样的饮料真能取代新鲜蔬菜与水果的纤维质吗?进一步解读广告的内容,“每天忙碌的工作,还要忙着摄取500公克的蔬果,您能轻易过关吗?我有该果菜汁,含有500公克以上的蔬果榨取,真正100%纯蔬果汁,一日所需,一瓶pass”,一再显示该广告只想传达一日蔬果的概念,由该饮料即足以提供的框架。因此,阅听人应从不同的角度检视广告中所建构的真实。而同学的媒体近用思维与行动首先表现在其从对该果菜汁内容物含有的“成分”着手,并从不同管道的文献中了解到不同年龄层的人一日所需的纤维质含量的差异性。接着检视果菜汁中的营养标示与广告诉求是否相当。同学发现实际饮料内容物所含的果菜汁其实添加了许多香料,而且,饮料内容也与实际新鲜的果菜汁有极大的出入。同学透过实验,比较新鲜蔬果汁与该蔬果汁的化学反应状况,指出蔬果汁饮料对身体的可能影响。最后该组中的四位同学更记录一个月以来每天依照广告所言,饮用一瓶该饮料后未食用新鲜蔬果的身体状况,却发现因此而有便秘的现象,同学进一步将该过程纪录后,在网络媒体上以类似文化防堵的方式,做媒体防堵的发声。对此案例的媒体近用评论,本文认为同学能从反思具体的电视广告出发,进一步思考广告中再现的情境与现实差异,并将其内容与生活经验相互比对,实属具有创意的媒体近用方式。类似的媒体近用与本案例相关的议题,过去学生亦以曾运用媒体近用的方式来实现赋权自我的媒体素养能力,包括从反思一般的提神饮料、酸奶,到强调去油等健康诉求的茶类广告等媒体再现文本;甚者,像是保健食品或药品相关的感冒药、肝药、胃药等,都是值得阅听人在处理这些与健康相关的讯息时所应考虑的。
总之,本文对于当前媒体素养教育所应持有的“变”与“不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教育现场的整理与见解,希望藉此对媒体素养教育次领域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注释:
① 参看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2002年10月所提出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其20项能力指标所指为:了解不同媒体的表征系统(媒体语言与成规);了解媒体类型与叙事如何产制意义;了解并能应用媒体制作技巧与技术;了解科技与媒体文本的联动关系;辨识媒介内容中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阶级、性倾向等各种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权力阶级间的关系;比较媒介内涵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与社会真实的关系;解读媒介再现所潜藏的价值意涵与意识型态;反思个人的媒体行为;了解个人与文本的意义协商本质;了解文本的商业意涵中“阅听人”的概念;认识广告工业的主要概念:收听/收视率和广告的社会与文化意涵;了解媒体组织的守门过程如何影响文本产制;检视媒体组织的所有权如何影响文本选择与组合;了解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的区别;检视信息私有化的影响;了解媒体公民权的意义;实践接近使用媒体;区辨被动媒体消费者与主动媒体阅听人;主张个人肖像权、隐私权;主张公共信息开放。
[1] Thoman,Jolls.Five Key Questions of Media Literacy&Five Core Concepts[EB/OL].[2010-12-01]CA: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CML,2005Retrieved at http://www.medialit.org/.
[2] 成露茜,罗晓南.批判的媒体识读[M].台北:正中出版社,2009.
[3] 展 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DB/OL].(2006-10-29)[2010-12-01]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1029/24452_3.html.
[4] 吴翠珍,陈世敏.媒体素养教育[M].台北:巨流出版社 ,2007:6-13.
[5] 林承宇.识读广告中的健康讯息:从概念到行动[M]∥成露茜,罗晓南.批判的媒体识读.台北:正中出版社 ,2009:353-370.
[6] Stephen Abram.Technologies to Promote Your Libraries[DB/OL].[2010-12-01]http:∥www.thepartnership.ca/partnership/bins/calendar_page.asp?cid=85-1711&lang=1.
(责任编辑 文 格)
New Media,NewLiteracy:the Change and Uniformity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LIN Cheng-yu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Feng Chia University,Taichung,Taiwan)
Media today has greater been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audience is not only up-down or producer-receiver as before,which is being in various and diverse connection in our media environment.To face the reality of media,what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changed is the ways for media access by audience.What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kept are still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s media citizenship for audience.
new media;new literacy;media literacy;media literacy education;media access
G206
: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1.014
2010-12-27
林承宇(1972-),男,台湾省高雄市人,台湾逢甲大学专任讲师,主要从事媒体素养教育、传播政策与法规、媒体营销与广告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