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合模型的海南瓜类产量分析预测

2011-09-26刘殿国

统计与决策 2011年21期
关键词:瓜类瓜菜反季节

亓 锴,刘殿国

0 引言

海南省地处热带,是中国热带农业主产区。作为国家“冬季菜篮子基地”,海南对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海南每年都不同程度出现瓜类滞销现象。要解决滞销问题,既需要影响大、见效快的短期措施,更需要有长远的政策考量,才能走出瓜类价格波动周期。而价格波动是由产量大小决定,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对瓜类产量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对于海南农业发展,专家学者多方探索,论证研究,许如意[1]等(2005)对海南反季节瓜菜发展,从反季节瓜菜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反季节瓜菜的栽培品种、反季节瓜菜的无公害栽培以及反季节瓜菜的销售渠道进行了研究;邓须军[2](2008)对海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春[3](2010)对海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战略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试通过组合模型,对海南的瓜类产量进行预测和分析,以期对海南瓜类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当我们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时,会发现对同一组数据,有多个模型可以进行预测,但并没有一个模型可以把数据全部包含其中。在试图降低拟合误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把多种单一模型进行综合加权处理,即组合模拟预测。通过对多种单一模型的综合加权,我们可以尽量排除单一模型中系统的独立信息对预测带来的影响,增加系统的拟合预测能力,提高预测成果质量,最大化的利用信息,指导实践。相对于用单一模型进行预测,组合预测无疑更加科学有效。

本文通过组合模型预测的方法,对海南省瓜类产量进行模拟预测,组合模型为

1.2 数据的来源

海南1980~2009年的瓜类种植面积的数据来自各年的海南省统计年鉴。

2 单一模型的分析预测

2.1 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指数平滑法是用序列的过去值的加权平均数来预测未来的值,通过权数大小,体现事物发展中不同时期间与现实联系的紧密程度的预测方法。通过指数平滑法可以很好的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通过比较多种指数平滑法的模型,最终发现霍特双参数指数平滑模型拟合度最高。因此,我们利用指数平滑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

2.2 曲线回归模型预测

在曲线估计时,我们首先用不同曲线进行拟合,最终发现二次曲线和Cubic曲线的拟合度最高,R方检验分别为0.976和0.981,显著性检验呈显著。因此,我们选择拟合程度更高的cubic模型进行处理。

2.3 ARIMA模型预测

根据图形辨别,我们发现产量序列是一个非平稳序列,它的变化呈指数变化趋势。通过对产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由于ADF统计值为大于在5%的显著水平,产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是非平稳的。对产量作自然对数变换,用LOG(cl)表示。由于ADF统计值为小于在1%的显著水平时间序列LOG(cl)拒绝单位根假设,LOG(cl)在1%显著水平上是平稳的。通过对序列LOG(cl)自相关和偏相关图的分析,以及对各种拟合模型的AIC和R2值的比较,确定ARIMA(1,0,0)模拟LOG(cl)序列比较适合。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得出随机误差是一个白噪声序列,模型有效。通过对数据的拟合,我们可以得出预测结果。

2.4 组合模型预测

利用研究方法中的权重公式来确定各个单一模型中的权数,结果为:W1=0.34094501,W2=0.174924,W3=0.484131,由此得出组合模型预测公式为:

Yt表示组合模型的预测值,Ŷt1表示指数平滑模型在t时刻得到的预测值,Ŷt2表示二次模型在t时刻得到的预测值,Ŷt3表示ARIMA模型在t时刻得到的预测值。

根据组合模型的公式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预测数据。

表1 四种模型对海南省2006~2009年瓜类产量的预测结果 (单位:万吨)

3 模型的比较分析

我们一般用绝对数值和相对数值进行比较,因此选择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希尔不等系数(Theil IC)三个指标来比较分析。如果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的值低于10、希尔不等系数(Theil IC)数值越小(一般在0-1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越小,则被认为预测精度较高。四个模型的三个指标如表2。

由表2可知,组合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700522是四个模型中最小值,均方根误差为3.987134,为四个模型中最优值,希尔不等式系数3.987134亦为四个模型中最小值。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四个模型中组合模型精度最高。拟合程度最好。

表2 四种模型精度比较

4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

我们利用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得出2010年海南瓜类产量将为83.1万吨,2011年将为86.7万吨,2012年为90.3万吨,2013年为93.9万吨,2014年将为97.6万吨,2015年将为101.4万吨。一直到2015年海南瓜类的产量将会呈现继续增加态势。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种模型的组合模型,实证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和拟合能力都优于单个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分析预测得出,一直到2015年海南瓜类的产量将会呈现继续增加态势。由此,未来几年,海南因增产引发的岛内瓜类滞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为寻求解决海南瓜类滞销的有效途径,促进海岛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海南瓜类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盲目开发,劳动力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瓜类种植业,加强对热带优质、高效、特色瓜类产品开发力度,适时种植反季节瓜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瓜类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农产品加工和运销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2)科学规划种植。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岛内瓜类种植规划。要按照科学的种植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种植,避免瓜农盲目生产;要适时调整瓜类种植品种,扩大反季节、热销品种种植,保持瓜类有计划的增量,保障供需的大致平衡,从源头防范瓜类滞销的出现。

(3)加强品牌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瓜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严把瓜类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把海南瓜菜做成国内外闻名的名牌。

(4)拓展销售渠道。要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地域和人文资源,如一些国内外重大会议、博鳌亚洲论坛,冬季农交会等,些重大的会议和论坛,加大宣传力度,拓展销售途径,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瓜农收入。

(5)加大扶持力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瓜类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方面,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助方式,积极吸纳民营投资融资,如吸收一些相关企业和民间人士民间资本,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最大化;在政策方面,要准确把握收获时节,为瓜菜出岛设置专门的绿色通道,及时研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稳定瓜类市场秩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海南热带农业的全面发展。

[1]许如意,李劲松,陈冠铭等.海南反季节瓜菜发展综述[J].中国热带农业,2006,(6).

[2]邓须军.海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08,32(2).

[3]黄春,黄卫.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现代农业发展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猜你喜欢

瓜类瓜菜反季节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青年“鹅倌”圆梦反季节养鹅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