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标、条形码和传感磁条的整合及其改进方案

2011-09-26王筱俊

图书馆学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书脊磁条防盗

王筱俊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知识储存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就目前而言,以纸质图书为主要馆藏形式的图书馆并不会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而消失,两者至少会长时间并存,所以对纸质图书的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需要对纸质图书进行一系列繁琐的加工管理过程,其中图书的书标、感应磁条(或软标签)和条形码的粘贴是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不仅耗资较大,加工结束后的管理也比较繁琐,在借阅等管理环节中更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环节做一定的改进,以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笔者在此提出一个将图书书标、感应磁条(或软标签)和条形码整合成一个合成标签来管理图书的改进方案,以便达到减少加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1 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书标使用现状

书标是用来印刷图书索书号的标签,对书标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图书的管理。书标使用中最重要的是书标粘贴方法和粘贴位置两方面,因为这两个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书标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1.1.1 书标粘贴位置

关于书标粘贴位置,比较实用的理论是杜定友先生提出的将书标贴于距离书根3公分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图书馆会将书标贴于距离书根5公分处或者直接贴于书根处。除此之外,有的图书馆还会将书标贴在书脊顶部或者书脊中部等。

1.1.2 书标粘贴方法

从目前图书馆对书标的粘贴情况看,各馆所采用的方法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说,主要有5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粘贴法,就是将书标直接粘贴在书脊上;第二种是在书标的上面再覆盖一层透明胶;第三种是在书标粘贴之前先粘上一层透明胶,然后粘上书标,最后又在书标上面粘上一层透明胶,形成双重保护;第四种是在书标粘贴时用电熨斗来辅助加温将书标粘得更加牢固,但这种方法很少被采用;第五种是书脊抛光处理法,有的书标脱落是由于图书封面过于粗糙,这时可采用书脊抛光处理法。先用抛光机对要贴书标的位置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再贴书标[1,2]。

1.1.3 书标粘贴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粘贴位置的问题,部分图书馆将书标粘贴在书根处,粘贴在此处的优点是很少遮盖书脊的文字信息,一般最多是遮盖住“出版社”三个字,不影响主要信息的显示。缺点是书标易受磨损,寿命不长。而大部分图书馆将书标贴在距离书根5公分或3公分处,这样书标的磨损程度可以相对减少,但是书标会遮盖很多的文字信息。以上两种方法除存在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书标可以同处在一条直线上,显得整齐美观。而将书标粘贴在书脊的中间或者粘贴在书脊顶部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不整齐,零乱而不好管理和查询,同样也会遮盖一些重要的文字信息。

陕西省职业教育中心图书馆的佘志成在《关于书标》一文中对一座书架上的946册图书的书标位置做过统计,其中书标遮盖“出版者”的313册,遮盖“著者”的140册,遮盖“卷、册”次及关于“卷、册”次的说明文字的61册,遮盖“书名”的167册,遮盖其他符号的82册,无任何遮盖的178册,总遮盖率为84.4%。另外,他还提到,共抽查1000册;其中127册书标破损,155册书标上索书号模糊不清。入藏仅3年的图书,不算自行脱落的书标,仅书标破损和书标上索书号模糊不清的竟达 28%[3]。

其次是粘贴方法的问题,使用直接粘贴法书标很容易脱落和磨损;在书标上覆盖一层透明胶的方法虽能保护书标不被磨损,但是更换书标不方便;双重保护的方法使书标不容易脱落,更换方便,但缺点是比较容易撕毁和被盗。

1.2 条形码使用现状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组数据的符号。它是一种信息代码,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以其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在图书管理(采购、分类、编目、流通等)及读者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4]。

和书标的使用情况一样,在影响条形码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因素中,最关键的也是条形码的粘贴方法和粘贴位置。

1.2.1 条形码粘贴位置

有些图书馆在对图书的加工过程中,将条形码贴在书名页上,这样做的优点是条形码相对比较容易,也不容易被磨损[5]。而有的图书馆将条形码粘贴在最后一页右上角处,或者将条形码粘贴在图书最后一页左上角处。条形码是标示一本书的唯一代码,是每册图书的“身份证”,其既要便于电脑识别和搜索,又要便于工作人员的验证。因此,为了图书加工和借阅流通的方便快捷,笔者建议把条形码粘贴在图书最后一页左上角处。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加工和借还书管理,而且便于扫完图书条形码时核对书名。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把条形码粘贴在书名页的偏下方时,并不方便查对书名,当用固定位置的扫描器扫条形码时,书名都是倒对工作人员的[6]。但是也有图书馆将条形码粘贴在书封面的左下角或书封底的右下角,并用透明胶覆盖。

1.2.2 条形码粘贴方法

有的图书馆使用的是直接粘贴法,即将条形码直接粘贴在书上。而有的图书馆采用胶带粘贴法。胶带粘贴法就是在直接粘贴法的基础之上,用略长略宽于条形码的透明胶带将条形码固定粘贴在书上[6]。另外,有的图书馆粘贴条形码的时候不是一条,而是两条。一条书名页,一条第某页[7]。

1.2.3 条形码粘贴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就粘贴位置而言,粘贴在书名页上,大多数情况是利于查找到的,但也有不利于查找的时候。一是遇到八开的书籍,扫描起来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这种图册在理工院校图书馆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开本比较大,一般都习惯于左右对折起来放置,时间一久,对折中间部位就易产生弧状凹槽,刚巧“殃及”贴条形码处,从而影响扫描器的识别能力[4]。二是有的图书在书名页前有衬页,少则1页,多则4页;有的既有衬页又有广告页等;有的则有厚厚的插图页;而有的连书名页、版权页都没有。这样。要找书名页就增加了许多困难。贴条形码时要找,借还书时也要找,非常麻烦[5]。图书出版的不规范,导致我们加工图书和办理借阅工作时查找书名页条形码的不便。

其次是采用直接粘贴法时,条形码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条形码印刷的污点、疵点;二是自然磨损;三是破损、涂抹、脱落、划伤等人为损坏;四是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等导致误读[4];五是有些读者不爱护条形码,在条形码上任意乱涂乱画,有的甚至撕毁,以致条形码无法识别[6]。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将条形码粘贴在书最后一页右上角处、书封面的左下角或书封底的右下角的时候最为明显。

1.3 传感磁条使用现状

目前在图书监测仪应用中,主要有用于电磁波图书监测仪的电磁波感应磁条和用于射频图书监测仪的软标签两种,电磁波监测仪不具有特殊性,所有的电磁波感应磁条经过所有的检测区都会产生报警行为,而不是只在本馆的监测区域内产生报警行为。而射频监测仪具有特殊性,它会根据频率来报警,也就是只对与检测系统频率相对应的软标签进行报警,不会产生误报行为。

2 书标、条形码和感应磁条整合概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将书标、条形码和防盗条分开进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三者的粘贴位置和粘贴方法对图书加工和使用的影响。除此之外,图书在加工过程中将这3个环节分开进行,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是加工环节多而复杂,其次是借还书操作步骤繁琐,再次是条形码、书标和防盗条分开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最后是生产材料的成本也会相对偏高。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套管理方案,就是将三者进行整合并作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所谓整合,就是将书标、条形码和防盗磁条加工成一个综合性标签,使得一个标签就能实现三者的功能。即一张标签分为里外两面,里面是软标签,外面分左右,左面印刷索书号,右面印刷条形码。

这里所说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标签的粘贴方法从原来的用不干胶等粘贴方式,转变为类似于图书胶装的粘贴。其次是设计一个自动贴标机实现贴标自动化。再次是借鉴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对书标的打印,设计一个合成标签的打印软件来实现合成标签的自动化打印。

对书标、条形码和防盗条的整合及其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将三者进行分开管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最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 设计主要内容

3.1 合成标签设计规格和式样

合成标签是指将图书馆中粘贴在图书上的书标、条形码和感应磁条(或软标签)组合成的一个整体。上面记录有图书索书号、条形码,并且具有防盗功能。

笔者根据对图书书脊的调查分析发现,一般图书馆中用胶装的图书页数都在100页以上,而由于各种书的纸张厚薄程度不一,书的厚度也不一定会相同,但是书脊的厚度是足够用来显示图书的分类号,但是要显示另起一行的种次号就不一定行。而一般在150页以上的图书基本都可以显示两行字体大小为五号的索书号(上一行是分类号,下一行是种次号)。所以如果我们将图书馆的索书号从目前分几行显示的格式换成另一种格式——在一排来显示(分类号在前,种次号在后),就完全可以在书脊部分将图书的索书号显示出来。

图书馆现在常用的条形码一般都是一维条形码,而条形码尺寸大小没有一个固定的值,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条形码直接设计在索书号的后面。

在图书馆的防盗系统中粘贴在书中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感应磁条,二是软标签。如果只是将书标、条形码和电磁波感应磁条组合在一起,能够实现防盗功能,但不能实现监测仪的特定检测功能,也就是对所有的磁条都进行报警,无形中又增加了图书馆馆员的检查和确认工作。而将电磁波感应磁条换成软标签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图书馆或者超市等使用的防盗系统大致有两种,而这两种防盗系统的原理有着质的区别,一种是基于电磁波的,叫做电磁波防盗仪;另外一种是基于射频的,叫做射频防盗仪。软标签就是射频防盗仪中用于贴在图书上、作用相当于电磁波防盗仪的感应磁条(或软标签)的标签,射频防盗仪可以通过设置射频频率的高低来将不同的图书馆特殊化和具体化,让其只识别本馆的图书。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图书馆监测仪的误报问题,因此我们选择用软标签和书标以及条形码来进行整合。

具体的标签如下:

尺寸:长:4.5cm 宽:0.5cm

①外层:分类号+种次号+条形码排列在一行而不是分几行显示。

②里层:软标签。

在标签的外层上,分类号和种次号之间用一个符号隔开,如“||”。具体的格式为:外层为分类号||种次号和条形码,里层为软标签。

例如一本名为《保险营销员培训教程》的书籍,其标签外层如图1。

图1

然后在其里层(背面)设计好与其规格大小相适应的软标签,便完成了图书书标、条形码和防盗软标签的整合。虽然从理论上说分里层和外层,但在生产的时候一定是将两层融为一个整体,是不可从中间撕开的完整标签。

3.2 合成标签打印软件设计

目前书标的打印流程是:先通过编目将图书的索书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直接打印出来。而条形码的打印也是通过相应的软件来控制的。

合成标签的打印是索书号和条码两者的结合,其设计的格式、尺寸和内容都不同于书标或条形码。所以,用于打印索书号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和用于打印条形码的软件都不可能直接用来打印合成标签。由此可见,实现图书合成书签的自动化打印,必须重新设计一个专门用于合成标签打印的计算机软件。将索书号和条形码同时打印在合成标签上,这样对于同一类书我们可以给出一个个的范围然后再打印,这样便可以实现合成标签的打印有序化和自动化。

3.3 自动贴标机的设想

由于自动贴标机的设计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所以笔者只对自动贴标机的原理进行大致的说明,对其实现方式进行基本的构想。

自动贴标机的工作首先是确定图书书脊部分的一块与合成标签尺寸大小相同的区域,其次是将书的封皮(纸质部分)去除,现出胶泥部分以便粘贴。最后将合成标签粘贴上去。

首先是在书脊部分划出一块和与合成标签尺寸大小相同的区域,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块区域要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一般开始位置确定在从书根往上3~5cm,例如合成标签的长是4cm,则需要在距书根3~5cm至距书根7~9cm的部分从书脊中部向两边延伸,直到满足合成标签的宽度(0.5cm)为止。

其次是当固定好位置后便可以开始将书脊的纸质部分去除,而平装书书脊的纸质部分的厚度是不一定都相同的,但由于相差的部分很微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精装书和词典类图书的贴标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粘贴。最后,胶泥显露出来以后的下一道工序是在胶泥处再加上熔化的胶泥,将合成标签紧贴在上面。待胶泥凝固以后,再在合成标签表面贴上一层透明胶来保护条码和索书号,增加其使用寿命。

上述便是自动贴标机所要完成的粘贴标签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图书放进自动贴标机进行加工,从自动贴标机出来后便完成了合成标签的粘贴。当然也可以省去切除封皮这个步骤,而将书标采用胶装原理直接粘贴在书脊上。只是这种方式可能会不太牢固,但有些情况就必须这样做,如辞典等工具书的装订方式就不能将纸质部分(封皮)去掉,因为根本就没有封皮。这样的书就适合这样的粘贴方式。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一般的胶装书每个环节结束后的效果图如图2。

图2

(2)对于非胶装的小册子,由于书脊的宽度不够,导致不能采用像一般胶装书一样的方式来粘贴合成标签,如果还是要将合成标签粘贴在书脊处会使条形码不能被识读,所以将其粘贴在书的封面靠近书脊一边,如图3。

图3

(3)对于词典、精装等装订形式的书籍,由于一般不采用普通的胶装形式,所以需要省去切除封皮的环节,在确定粘贴区域后就直接粘贴上去,如图4。

图4

除了以上所叙述的功能,还可以设想将加盖馆藏章的步骤也在这个机器中一并完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及出版事业的不断进步,这一切的实现都不是问题。

3.4 合成标签扫描设备设计

因为合成标签中将条码和用于防盗的软标签设计在一起,因此我们就应该把条形码识读器和使软标签失去作用或者重新恢复作用的仪器(类似于电磁波防盗仪中对感应磁条进行消磁和加磁用的充消磁仪)设计在一起。使得在图书借阅的时候可以在扫描条形码的同时使软标签失去作用,从而使借出的图书不会再使监测仪产生报警行为,简化了管理。当读者还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扫描条形码的同时将软磁条恢复作用,继续其防盗的使命。

合成标签扫描设备中,实现条形码识读功能的设备原理不变,而对软标签作用的仪器,最好是让软标签绝对失去对射频检测的功能,因为如果采用改变其频率来让本馆的检测仪器检测不到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当本馆的软标签将频率改变以后可能会与其他馆的监测频率一样,导致误报,反之,其他馆的软标签的频率改变后也可能由于和本馆的监测频率一样也同样产生误报行为,从而失去了特定馆采用特定频率来防止误报的这一层意义。

4 合成标签的功能

合成标签的出现可以解决很多图书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一是对书标、条形码和感应磁条(或软标签)进行整合以及提出改进管理的方案能有效地解决图书馆对书籍加工的繁琐、加工成本过高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通过将三者整合到一起,使图书在加工过程中减少了两道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采用自动贴标机更能实现合成标签的自动粘贴,大大地降低了劳动量。

②在图书借阅的时候只需要刷一下,而不是既要刷条形码又要将传感磁条消磁,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图书借阅和归还的时候不需要翻开书的封面甚至更多的页码来查找条形码,而是直接将图书推到扫描和使软标签失效的组合仪器上,让合成标签接触到组合仪器的扫描装置,完成后立刻移开就可以完成图书借还工作。

二是使图书馆的书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丢失率。由于不能撕毁防盗条,也不能更换条形码,同样无法破坏书标,这几个措施可以让图书馆丢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是有效地解决报警器的错报、漏报、谎报、误报。通过特定频率来控制图书监测仪的谎报和误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四是节约成本,只需要生产一个合成标签而不是条形码、书标和传感磁条都要生产,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5 合成标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展望合成标签的利用对图书馆管理带来变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合成标签要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自动贴标机的设计问题,自动贴标机的设计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图书馆界与机械设计界的通力合作才能很好地解决。而合成标签则需要一个能够将标签里外层有效结合的专门生产设备。

其次,合成标签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书脊部分的文字仍然会被遮盖,甚至可能它遮盖的信息比目前书标遮盖的信息还多一点,因为合成标签虽说不宽,但它比较长,其长度大致相当于目前常用书标的1.5倍。如果要使用合成标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建议国家对书脊的出版格式进行硬性规定,让出版社在出版图书的时候预留一定的空白来粘贴书标,这个办法也是具有可行性的,一是图书出版后流向图书馆的数量占据了图书总量的很大比例;二是从个人藏书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将空白处用来作一定的标记。如果出版社在出版书的时候遵循这样的格式,书脊上的文字信息就可以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6 结语

从理论上讲,“合成标签”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改观,它减少了图书加工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使得图书馆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使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然而改进方案的提出只是在理论上实现了管理效果的大幅提升,而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尚需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在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下,笔者相信这个构想终将变成现实。

[1] 钱红.防止图书书标脱落的试验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8(7):41-42.

[2] 毕德强.图书馆中书标的学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5):60-61.

[3] 佘志成.关于书标[J].当代图书馆,1999(2):36-37.

[4] 孙彦萍,刘秀荣.八开图册的条形码粘贴位置商榷[J].图书馆建设,2002(5):114.

[5]梁惠霞.档案馆条形码管理系统码制选择原则与方法[J].政务办公商务办公,2008(7):18-19.

[6] 吴丽华.对图书条形码粘贴方法的改进[J].兰台世界,2006(1):34.

[7] 孙会云.关于图书条形码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3(4):57-58.

猜你喜欢

书脊磁条防盗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防火防盗报警器设计
2017年凯迪拉克XT5电路图
能装订书脊的订书机
能对书脊装订的订书机
透视眼
刮磁条
书脊上作画
超强防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