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法融入教育技术培训
2011-09-25邢磊
文/邢磊
将教法融入教育技术培训
文/邢磊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十多年来,北京大学对教师开展了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普遍越来越好,他们不再需要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原有的一些培训内容对他们来说显得过于浅显。
同时,随着教师队伍的更新,教师之间的信息技术基础差距也拉大了。这些变化给培训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参加培训的教师结构在发生变化,教辅人员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在降低,学员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培训的起点在提高。如何促进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以及在保证基本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个体的差异需求,成为我们工作的新侧重点。
大部分高校教师并未接受过师范教育,他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体验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的培训过程,以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缺乏了解。教育技术一级培训不应再以计算机技术培训为主,而应培训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应该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一些创新的教法,并且能够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基于上述考虑,北大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2007年开始了对教育技术一级培训教材的改版工作。
以往教育技术一级培训教材要么偏重教育技术专业的理论讲述,要么以学习软件功能为目标,但是对于从事专业学科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如果要求人人学习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改版后的培训教材采用学习活动设计理论,用活动来引导培训进程,所选择的活动注重趣味性,尽量贴近高校教师的工作需要;同时将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多种教学策略融入培训活动设计中,既避免了理论传授的枯燥,又增进了教师学员对先进教学理念的体验。
1.技术与工作结合,融入教学理念
新的教师教育技术一级培训课程共计24课时,总计8个模块,包括20个技术应用任务,不同任务涉及技能各有侧重,涵盖教育技术一级要求的5大技能领域。新教材不再是呈现系统的教育技术知识点,而是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不同的技术应用任务。不让教师为了学技能而学技能,而是通过创造各种软件在工作中应用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意义,如图1。
培训设计了“整理电脑”、“人物档案”、“通知”、“年度总结”、“年度绩效表”等几乎每位参训学员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涉及的通用活动;另外,培训还根据知识点侧重、学科和学员兴趣,设置了多个可选活动。
通过完成这些活动,学员能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同时,这一培训过程也给他们完整地展示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在自己创新教学的动机。
2.增加难易度弹性,适应不同基础
每个培训活动都对学员提出了从易到难的多个操作要求,其中普通步骤和重点步骤需要每个学员都掌握,另外还设计了挑战任务,让有余力的学员自己尝试,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小窍门,帮助学员了解不常用却非常实用的一些操作技巧。这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学员技术基础差异大的情况。
3.参与式教学增进经验交流分享
每个培训活动都遵循导入、想一想、做一做、放入档案袋、秀一秀的培训流程,为学员设计了充分参与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导入环节,学员会根据活动主题分享各自不同的经验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想一想环节,学员能够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分享完成活动的思路。完成作品后,学员还会通过展示活动来秀一秀自己的作品,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反思技能的习得和迁移,接受其他学员的建设性反馈,并在全体学员中分享优秀经验。
4.技能应用目的与具体操作分离
在新的培训教材中,教材主体中不再出现详细的技术操作步骤,而是对技术重点和难点采用知识卡片索引的形式,培训另外开发了专门的《软件技能速查手册》,该手册包含且不限于操作系统、因特网、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等软件的共9大技能领域,涵盖648个技能点。培训活动所涉及的操作都可在其中查到。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学习的重点得到了突出,学员为了完成活动去查阅相关的技能,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一个个技能细节。这一做法还基于我们的这一认识,即技术是需要用到什么就学习什么。教育技术一级培训重要的是培养教师技术素养,而不是技术能力。强调自主探索和自我引导的培训教材及《软件技能速查手册》更有利于教师技术素养的养成。
5.过程性、真实性评价促进学习
过去的培训评价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主要通过标准化的技能操作性试题来确定学员是否达到培训要求,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于要求学员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在新的培训中,我们主要通过学员完成活动的过程和活动作品,观察其对相关技能的掌握以及是否能在教学工作中合理使用技能。这一评价过程更具真实性,其评价的侧重不在于掌握技能本身,而是更强调学员对相关技能的理解和合理应用,有利于促进学员应用技术改善教学工作。
新的培训教材在使用中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并已经得到出版。培训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技术基础教师的需求,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习需求差异大的问题。这是高校教师培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新教师和老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只要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培训方式,学习需求的矛盾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可能完全调和。要提高培训的参与率,还需要展开更加细致的培训配套工作,包括进一步细分教师的需求,对每位教师进行技术素养评级,建立档案,定向推送不同层次的培训。
同时,作为培训的延伸和补充,可能还需要提供上门解决问题、技术答疑等服务。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技术培训需要进一步赋予新内涵。在培训内容上,需要更加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应用,将技术培训融入教学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需要示范并带领学员体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混合式教学策略,做到知行合一,有效促进学员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