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需要更多“等待”

2011-09-24余国良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等待教育者规律

余国良

这里讲的“等”,既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闲晃悠,也不是“人在家里慢慢想,但凭麦子慢慢长”的懒汉思想,而是像农民种田一样,要遵循“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生长规律。

为何要“等”?因为育人的过程更像侍弄苗圃,中职学生中有很多孩子很像那发黄、落叶的小树苗,表面上所呈现出的许多诸如“无心上课”“无精打采”“无聊至极”等问题,往往是“自信心”这一根须缺少了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动力,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还有无数的“毛须”并没有“蜷缩”,还在努力地挣扎蠕动。因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保护这些孱弱的“毛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待它们慢慢地延伸到土壤里,再根据它所延伸的深度及温差变化并借助天时、地利的因素予以培植。因此,这是个急不来也急不得的事情,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许多时候是在等待中“期待”,同时又在期待中“等待”的事。

因此,对于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者来说,面对这群孩子常出现的“教了不听”“教了没用”等问题,就必须要想明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方面这些学生中较多的人是抱着来“玩玩”的心理才入学的,也有较多的人连他们的父母都觉得实在没“招”了,是让我们来替他们“管管”“关关”的。另一方面,他们的许多不良的习惯已经养成,且进入了“习惯顽固期”,我们想改变他们本就很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变;也不可能在和他们共同相处的两年时间内完全改变;更不可能凭借我们的几句暖心头的话或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彻底改变。因此,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对的,但由于他们还没到懂事的年龄,自觉性还不够,所以“等”也是必需的。

“等”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对这群学生实施教育,“等”并不是被动、无奈的行为,而是遵循教育规律。因为有时候急于去改变他、扭转他,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若急于用“软功”去“拉拢”,往往就会被他一眼看穿,认为你这是假惺惺。现实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我们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硬”的不行了,又换回“软”的。结果就是:反反复复折腾几个来回之后,我们老师没劲了,学生也将我们的“几斤几两”拎清了,许多教育中的“癌症”现象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产生了。

事实上,假如教育者怀揣一份美好的期待去“等候”时机,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氛围中与他们随便聊聊,让“教”与“被教”者都感觉不到这是“教育”,这时,实际意义上的“教育”就在我们的期待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

“等”是尊重客观事实的。这些年,许多教育一线的班主任,在面对中职学生“难教、难管、难留”的“三难”问题时,逐渐开始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放弃每一个”“从最后一个抓起”等这些教育观点产生怀疑。很纳闷这到底切合不切实际?会不会是误导?是不是口号?如果不是,那为什么我们会遇到那么多怎么教都“教不好”的学生呢?

笔者认为,看待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教育更要讲科学。既是科学,当然就不可能是“绝对”的。如果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能的”“教不好就是我们的无能”,就未免太无限夸大教育的功能了。这种理想化的认识,往往会使我们为了“不放弃某一个”而变得硬要与“某一个不断地纠缠”。结果也可能会把本该有发展的学生给耽误了,而这个特殊学生也没教育好。以至于教到最后我们是越教越忙、越忙越乱,没有一丝成就感,严重者还会因此郁闷并滋生出本不该有的心理问题。

这么说也并不是让我们教育者不作为,而是提醒大家在愁眉不解时,多等等看看,不要刻意地“教”;也不要不顾及孩子是否愿意接受硬要“教”;更不能明知他“反抗”了,我们还是要去“教”。这不是“闲等”、袖手旁观,而是充满自信,咬定目标地期待着、想象着学生迟早会有开窍时,届时再施把“肥”,哪有不收获之理?

猜你喜欢

等待教育者规律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找规律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