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的实践

2011-09-24飞,凌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体格检查诊断学

王 飞,凌 厉

(嘉兴学院医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医学生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的实践

王 飞,凌 厉

(嘉兴学院医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以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2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97人在“诊断学”教学期间和毕业实习前实施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并与对照组185人仅接受传统课堂实验训练的体格检查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表明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能提高医学生体格检查水平,既可行又实用。

开放实验室模式; 医学生; 体格检查训练

体格检查是诊断学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医学生临床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的主要内容。然而,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发现相当部分考生在体格检查时,临床常用的查体手法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偏弱,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同时,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也关系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的成败,关系到执业医师考试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医学生真正能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水平。这一客观形势要求医学院校应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此,本文以本校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管理,进行“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的实践,旨在探索培养和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

1 开放式训练模式的必要性

诊断学中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是诊断疾病的三个步骤,而前两者是教育医学生发现、认识和确定患者有无疾病的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简便的方法和手段,即使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必须坚持首先从患者出发的问诊、体格检查程序。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卫生部规定: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试两种方式。规定必须先通过技能考试才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而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大部分为诊断学学习的内容,可见,扎实掌握诊断学知识和技能对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至关重要。而实践技能形成的唯一途径就是练习,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训练,在反复的实际演练过程中把多项技术牢牢掌握,尤其是体格检查的操作更体现了一名医师的基本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医学生的人数进一步增加,老师指导训练的机会大大减少;加之国内“诊断学”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时少,教学和考核方法传统、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医院实习期间,实习医师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才可进行体格检查操作,造成了实习医师临床锻炼机会的丧失,影响其向住院医师角色的转换。这些都促使医学院校必须在校内加强体格检查等技能训练。因此,开放式训练模式势在必行。

2 开放式训练模式的设计

在嘉兴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82名中随机抽取2个班97名组成实验组,实施开放式体格检查技能训练模式(以下简称为“开放式训练模式”),其余4个班185名仅接受传统课堂训练为对照组。两组间任课教师、实验带教老师、学习情况(诊断学前课程)相同。

设计方法。在诊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期间,由实验指导老师和诊断学课代表、学习委员共同商定开放式训练项目,指出每项项目要点,每项训练4学时,然后各班分组,每组人数约10人,任命组长,利用课外时间在实验室按体检项目,先观看执业医师体检教学光盘,然后学生结对医患角色互换,相互练习,边操作边描述体检结果,自主反复操练,每次训练均由组长管理并带领全组同学对每位同学做出评价,实验指导老师不定期抽查、随时纠正错误,酌情总结讲评。最终与对照组同样参加课程实验操作考试。毕业实习前2个月在临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的课余再次由学生课代表与实验指导老师商定以全身体格检查为主线,加入诊疗技术等的开放式训练项目,如上训练,最后操作考试。取诊断学课程结束前体格检查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与照组进行比较。此外,对实验组97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作出统计分析。

考试评分标准。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实践技能考核评分细则制定。

考试办法。教师、学生一对一进行考核。考核分必考和抽考两部分,分别占84分和16分。必考三项包括心脏、肺脏和腹部的视、触、叩、听诊检查,学生抽签后立即考核其中一项,要求在10 min内完成,每超时1 min从总分中扣除2分,抽考二十四个项目包括一般、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由主考教师指定考核某一项目。要求学生考核时边操作边汇报检查结果,主考教师酌情提问,根据学生表达和手法的准确性、熟练程度按评分标准给予评分并纠错指正。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 <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通过开放式训练模式,学生体格检查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课程结束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格检查技能考试成绩分布比较 人(%)

3 开放式训练模式的管理

时间管理。选择两个时间段进行,即诊断学教学期间和毕业实习前两个月。具体安排在学生平时自修时间和双休日,由各班课代表、学习委员与我校医学实验中心指导老师联系预约相关实验室,在规定的开放实验室内进行集体训练,每生计训练32学时,并可根据学生训练情况酌情增减课时。

小组式管理。首先以班级为单位由课代表将所在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10人左右,分组要求组员最好与课堂实验教学分组交叉组合,以便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不同组带教老师的授课特点,丰富训练内容);采取组长负责制,如组长不称职或者在自主训练考核中没有通过,将被撤换由责任心强并且考核合格组员替代。

项目训练管理。训练项目既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项目有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廓和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和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肺听诊等项目。由指导老师、课代表召集组长布置,按实验教学要求指出项目训练特点、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管理要求等,然后由组内结对训练学生相互评价和纠错,再由组长对小组成员的该项技能训练进行监控和评价。每次集训开始,各组组长向组员传述指导老师讲述要点;实验室循环播放执业医师体格检查项目教学光盘,先组织观看,接着可在结对操作训练中必要时观看;结对2~3名学生训练后相互评价;组员每人轮流做1遍,其他学生找出不足,当场纠正,组长记下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教师阶段辅导:集中每组组长,组长反馈训练情况和提问,老师解答或集体解答,解决学生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组长组织1次强化训练,再进行考核、总结、汇报结果;辅导老师不定期抽查各组训练效果;毕业实习前强化训练:在体格检查项目基础上增加临床常用诊疗穿刺、心电图、影像读片等项目训练,既增加趣味性,更能使学生为临床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更快适应临床工作。

实验室管理。开放的实验室有:体格检查技能训练室、多媒体心肺触诊听诊训练室、多媒体腹部触诊训练室、穿刺技能训练室、读片室等,可同时开放接待学生。事先告知学生实验室管理条例,尤其是爱护模型等实验器械。每次实验室开放训练前,提供指甲钳或剪刀,由组长管理,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修剪指甲,穿整洁白大褂,并保持实验室清洁和实验器械完好。

4 开放式训练模式的评价

学生体格检查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平均分90.0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1,显示了开放式训练模式在我校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以学校培养“实用型”医学高等人才目标为导向,紧紧围绕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学生自主训练中,1人做,多人看,可练胆量,克服手抖等紧张状态,为日后应对招聘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避免紧张做好心理准备;相互讨论,集体训练,能培养团队精神;每次训练目标明确,每位学生把练习当考试对待,提高了每次训练的效果,又节约了教学成本。从调查问卷对体检训练有兴趣的94%,对诊断学课程感兴趣的90%,充分说明了该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训练环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自己训练项目并组织实施和自行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和管理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抽查、适时点拨,既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起督促作用,提高实践效果,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都是有备而来,在训练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和科技动态,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开放式训练模式对教师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考核难度及评分标准客观,考核办法公正,具有可操作性;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1] 吕新胜,虞建新,洪永春,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诊断学》教学改革[J].九江医学,2009,24(4):73-74.

[2] 施桂英.也谈为什么会误诊[J].中华内科杂志,2010, 49(4):288-289.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4] 戴震,官德元,张逸,等.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对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6,19(7):866 -867.

[5] 欧阳钦,万学红,刘文秀.强化三基训练完善诊断学教学改革[M].//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第五次教学改革暨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 2002:10-15.

[6] 易礼兰,蒋建国,邓开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 45-47.

R-4:G642.4

A

1671-4733(2011)01-0107-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1.032

2011-03-01

嘉兴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85150622)

王飞(1970-),女,安徽安庆人,助理实验师,执业医师,从事临床医学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15990325290。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体格检查诊断学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2022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2018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新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公布实施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