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清代及民国时期窟檐研究
2011-09-22李江
内容摘要:在对敦煌地区现存传统建筑进行考察和走访工匠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查和以往相关论著,就敦煌莫高窟清代及民国时期窟檐进行了专题研究,其工艺特征与艺术风格自成特色,是形成敦煌传统建筑工艺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莫高窟;窟檐;清代及民国时期;敦煌传统建筑工艺
中图分类号:K87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2—0053—06
A study of the grotto eaves at Mogao Grottoesin the period of the Qin dynasty and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Jiang
Abstract: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to 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s in existing and inquiringlocal craftsmen, adding up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records and documents, this article tries tomaking a thematic study on the grotto eaves of Mogao Grottoes which have been built in the period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raft and style of 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 are unique and each with a character of its own and had been conformed themselv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Dunhuang local architecture.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Grottoes Eaves;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 Craft
(Translated by BAO Jingping)
一研究背景
莫高窟崖面在历史上曾为“檐飞雁翅,砌盘龙鳞……前流长河,波映重阁”,这是窟前建筑的真实写照。现存崖面上的洞窟,有很多以往窟檐木构件的遗迹。这些窟檐在开窟早期已经存在着。不过大部分窟檐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倾毁。现在保留下来的不过20座,其中有5座被确定为晚唐和宋代的。前辈学者从形制、构造、彩画等已经对此5座早期窟檐做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较而言,出于技术、艺术、历史价值认定和评价的不同,则很少有对其余窟檐的研究,而本文便是对这些窟檐的建造时间、构造特征、工艺做法等所进行的探讨,并重新评估它们的历史价值(图1)。
二时代考证
除上述5座唐宋窟檐外,莫高窟崖面由南至北现存的第138窟、第130窟、第177窟、第96窟(九层楼)、第94窟、第454窟、第16窟②(三层楼)等7座窟檐,木构件保存完整、工艺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同期窟檐的代表,除第96窟窟檐(重建于1928—1935年)、第16窟窟檐(重修于光绪三十二年)有明确的建成年代外,其余的均未有明确纪年。清道光年间《敦煌县志》中有对千佛洞(即莫高窟)的记载,但并无记录这些窟檐的建造时间,县志中的千佛灵岩图(图2)也仅是对散布在崖而上的窟檐用图示的方法象征性地表示出来,并无具体的对应关系,至于形制特征和时代做法则无从谈起。随着藏经洞的发现,1907年、1908年斯坦因、伯希和相继来到莫高窟,拍摄了当时莫高窟崖面状况的照片(图3、图4、图5),对石窟进行了测绘并绘制了崖面立面图(图6),使我们获得了当时窟檐状况的形象资料,为推断它们的建成年代提供了线索。
从拍摄的照片和伯希和一行绘制的崖面立面图,我们可以看到第96窟、第94窟、第130窟等三座窟檐与现在的形式相差较大,现今的第94窟、第130窟窟檐屋顶形式南硬山顶变为了歇山顶,檐下棋做法也有相当大的改变。而第96窟窟檐有明确记载,于1928—1935年重建,由五层变为九层,屋顶形式由硬山顶变为八角攒尖顶。考虑到这三座窟檐之间在关键性木构做法方面的一致性,后文将会具体讨论它们在角梁、斗棋等的共同特征,由此确定第94窟窟檐的重建时间可以参考第96窟窟檐,同在民国时期应该不成问题。据孙儒倜先生介绍,第130窟窟檐到1943年还没有最后完成,莫高窟收归国有时就停工了,直到1947年之后,才将没有完工的部分完成。此外,这3座窟檐的木构件上均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红颜料进行粉刷,而有别于其他窟檐。第16窟、第138窟等两座窟檐在伯希和一行所绘制的崖面立面图同为坡顶三开间,与今天的型制相同,檐下做法同为平板枋和檐檩之间使用破间踩为特征,因此第138窟窟檐参照第16窟窟檐的重建时间,应该也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左右。第454窟窟檐在崖面立面上为坡顶三开间,今天的型制为坡顶两开间。莫高窟绝大部分窟檐都为三开间,并且从第454窟窟檐暴露出来构件断面看,柱斗棋卯榫处原本还应连接有额枋、平板枋、横棋等构件,判断第454窟窟檐为1908年之后南侧次间毁坏后形成现今的两开间形式。孙毅华女士见过一张第454窟窟檐三开间的老照片,也印证了我们的推断。第454窟窟檐檐下部分与第96窟窟檐做法相同,应与1935年建成的九层楼为同一时期。我们判断第454窟窟檐主体部分在1908年之前就业已存在,次间在民国时期毁坏,檐下部分在民国时期重修。第177窟窟檐从崖面立面图上看,为坡顶三开间,与今天的型制相同,并且檐下雕刻手法与敦煌三危山上重建于民国时期的老君堂相同,而且两座建筑都在柱头上施用大额作为平板枋,敦煌仅见此两例,似元代建筑遗风,故以老君堂为参照,判断第177窟窟檐的重建时间为民国时期。通过对以上7座窟檐建造时间上的考证,我们得到的结论为:第94窟、第96窟、第130窟等3座窟檐建成于民国时期(30、40年代左右);第16窟、第138窟等两座窟檐建于清末;第454窟窟檐建于清末,民国时期重修檐下部分;第177窟窟檐重建于民国时期。
三工艺做法
根据对敦煌地区建筑实物的比较和对建筑工艺做法的饲查,初步可以得出:莫高窟及其敦煌地区的清代及民国建筑以其不同于官式做法和中原地区做法的工艺特色而自成一体。敦煌所属的河西地区,迟至晚清逐渐发展出具有地方建筑工艺特色的河西建筑工艺体系,与甘青地区的其他
工艺做法也有着显著区别。这种传统建筑工艺体系以抬梁式大木作技术为核心,斗拱做法、结角做法、角梁构件组合等关键工艺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1、阐扣踩
斗拱在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物的檐下安装斗棋,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斗栱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敦煌传统建筑斗拱做法经过工匠的传承与创造,至今已发展出了多种斗拱形式,形成了众多的檐下做法。
闸扣踩是莫高窟第94窟、第96窟、第130窟等3座窟檐具有地方特色的檐下做法(图7)。是伴随着甘青地区木赡工艺的发展和注重檐下装饰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斗拱的位置由实施雕刻的花板所代簪,既丰富了建筑的立面装饰效果,又成为了区别于它种建筑形式的典型特征。
闸扣踩是用板材将檐下分隔成若干段,板材形如水闸,所以称为闸扣踩(图8)。闸扣踩的主要构件是闸板和破间闸扣板。闸板的位置相当于斗拱中的横棋,所不同之处在于闸板连接其两端的破间闸扣板,贯通相邻的闸扣踩,使檐下的闸扣踩成为彼此正交拉接的板材网格。破问是用于分隔开间的构件,位于翘的位置,一个开问一般使用三到五个破间,视开间大小而定。破间所用的板材称为破间闸扣板,在柱头处的破间称为柱头破间。破间闸扣板随着出踩由下到上地层层向外伸出,闸扣板端头经常进行雕刻。雕刻的内容主要有鸽子头、象头、云头、桃形等。里拽闸扣板一般不出踩,只是把几层闸扣板做成上大下小的曲线形外轮廓。闸板下还有名为燕切子的小构件,从破间闸扣板上延面阔向伸出,作用类似雀替,其上支撑闸板,既可以减少闸板的简支长度,又起到了装饰效果。在闸板和破间闸扣板上进行雕刻,为该地区的木雕工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施展舞台。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的朴素无华相比。檐下的精雕细刻突出了建筑的装饰重点,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做法(图9)。
闸扣踩与一般的斗棋相互组合。可以创造出更为灵活的做法,基本方式为正斗踩(一般形式的斗棋)上加闸扣踩(图10),更加丰富了檐下的装饰效果。以丰富檐下装饰为出发点而产生的各种闸扣踩和斗棋之间的灵活组合,使传统建筑产生了充满变化,极富个性的檐下做法,这是工匠在长期的营建过程中,对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檐下装饰手法的不断发展(图11)。
2、结角
结角做法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坡屋顶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敦煌传统建筑在结角做法中多使用隐角梁法(图12)和老角梁压金做法(图13)。隐角梁法即老角梁近乎水平地置于金檩之下,其上除前端置有仔角梁外,后部还置有隐角梁。隐角梁用于找坡及固定翼角椽后尾,两端分别搭在金檩与采步金相交处和老角梁中段;仔角梁用于出檐和起翘,紧贴在老角梁上。敦煌传统建筑南于接近檐口处的屋面平缓,隐角梁与老角梁的距离十分接近,在翼角构造上作为屋面找坡和固定翼角椽后尾的隐角梁,它在结角做法中的重要程度明显降低。老角梁压金做法中,老角梁两端分别搁置在搭交金檩和檐檩上,老角梁也是近乎水平,略成一定的角度,产生了十分平缓的屋面檐口,取消隐角梁。在结角做法方面,敦煌工艺做法中隐角梁的重要性下降,与甘青地区并存的工艺做法中大量使用隐角梁不同。这主要是敦煌地区的降雨量非常稀少,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屋面在接近檐口处做得非常平缓,以至于檐椽通过老角梁的高度就可以达到檐口屋面的坡度。老角梁以上的那一段屋面接近水平,可以用老角梁直接承担屋面的重量而没有使用隐角梁的必要了。
3、角梁构件组合
敦煌传统建筑的角梁构件组合,与官式做法中仔角梁和老角梁通长、仔角梁贴附在老角梁上的做法不同,与甘青地区其他工艺中的角梁构件组做法也有所区别。敦煌传统建筑中角梁构件组从下至上南握角梁、结刻和假飞头组合而成,合称为挑脚(图14),与甘青地区工艺中三件角梁构件做法相同,但在结刻之上的假飞头弧腹向上,似长颈鹿的脖子向天翘起,而成为敦煌传统建筑的典型标志(图15)。另外握角梁伸出搭交正心檩或搭交挑檐檩不多,常雕刻成龙头形状,握角梁上的结刻伸出较大,其上再做假飞头,假飞头和结刻之间由销子连接,销子在结刻下皮雕刻成吊花收尾,此时吊花刚好垂挂在雕刻成龙头的握角梁头前,被形象地赋予了一个优美的称谓——“吊花引龙”。“吊花引龙”和假飞头弧腹向上共同成为了敦煌传统建筑中角梁构件组合的典型特征。
弧腹向上的假飞头作为河西建筑的典型标志,这种做法还影响到邻近地区。新疆天山地区、宁夏平原地区也是弧腹向上的假飞头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与新疆天山沿线、宁夏平原地区在地理、历史上,特别是移民屯垦方面与河西走廊具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有关,再加上工匠在本地区内的流动,使这些邻近的地区都以弧腹向上的假飞头为其传统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四大木作工艺特征比较
敦煌传统建筑工艺作为一种工艺体系,现在就工艺术语与甘青地区的秦州(天水为中心)、河州(临夏为中心)工艺体系和官式做法之间作一相互比较,以期对莫高窟窟檐及敦煌传统建筑有一个总体认识。敦煌传统建筑工艺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术语,现对照清官式做法术语,并与秦州、河州工艺术语相互比较,列表如下:
五结语
通过对莫高窟清代及民国时期窟檐的研究,我们得以重新评估它们的技术、艺术和历史价值,并由此初步揭示出敦煌地区建筑工艺的地方性特色。这一建筑工艺体系不同于官式做法,是甘青文化圈独立存在从建筑领域提供的依据,由此形成的甘青文化圈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又随着人员的流动、文化的交往而影响到更为广泛的地区。
参考文献:
[1]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3(1):56。
[2]吴荣鉴,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J],敦煌研究,2003(5):45。
[3]李江,明清甘青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119—121。
[4]梅林469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J],敦煌研究,1994(4):187。
[5]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D],天津:天津大学,2006:48—49。
[6]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4。
[7]严文明,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J],文物,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