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对策措施

2011-09-22叶世隆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印度贸易

叶世隆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

论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对策措施

叶世隆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

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下,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中印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两国迅速崛起,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是其必由之路。依据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运作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印经济等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框架协议、时间表、市场准入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有助于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建立。

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政策措施

一、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正在成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力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显著亮点。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于1994年组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启动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2年,随着欧元的正式使用,欧洲经济贸易一体化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在急剧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层出不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正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全球经济出现下滑的趋势,在西方市场萎缩的态势下,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却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道格拉斯·诺斯教授指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1〕14-15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间的经济合作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中印经济发展及经贸往来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努力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经过十多年艰难谈判,终于在2001年加入WTO。在2001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决定,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将在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新成员国在2015年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制度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就是实施“大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2〕。

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为了实现其大国梦想,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坚持国有化的发展方向,实行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等,印度朝着“有声有色”〔3〕的大国迈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印度经济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印度的GDP的增长率一直在3.5%左右徘徊,被人戏称为“印度斯坦增长率”。在外国人或是许多知情者看来,近几十年来的印度似乎更加关注自己的外交形象,而不是集中意志、资源并利用合作关系达到成功的目的〔4〕。20世纪90年代,拉奥政府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印度经济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因而“像中国一样,印度一直积极寻求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整合其外围(地区)。也像中国一样,印度追求与其增长中的经济大国地位与影响”〔5〕。据印度《经济时报》2010年1月12日的消息,2009年至2010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高于预期,预计将达到7.0%~7.5%,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6〕。

随着中印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及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印两国双边交往日益频繁。2003年印度首先提出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6年印度总统卡拉姆访问韩国也提出成立“泛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以加强亚洲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关系。2009年,印度与东盟签署了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从2013年到2016年,东盟成员国和印度之间将实现对80%以上的交易产品取消进口税〔7〕。协议签署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夏尔玛对媒体说:“考虑到印度和东盟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这一协议签署是一项有历史意义的进展。”〔8〕

中国和印度两个经济体始于相似的基础和发展水平,通过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印经济都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而且都意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7年度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0%和9.1%〔9〕,两国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之最。雷曼认为,印度正在努力转向高速增长,“这种增长不会是昙花一现”,印度的低成本经济正从市场自由化中受益;而且印度企业(最初是服务业,现在也延伸到制造业)抓住了新科技和更开放的经济给予的机会〔10〕。

近年中印贸易呈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至2010年进出口同比增长都超过20%(见表1)。中印贸易额年平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对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对印度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倍,对印度贸易有望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又一新的增长点〔11〕。

表1 中印进出口总额统计表

未来几年,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彼此间在经济上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强,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将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加上两国临近的地缘优势,中印经贸合作将有良好的潜力和前景,这为中印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经济基础。

二、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措施

由于中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与开放性,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印自由贸易区未建成之前,中印自由贸易区在全局上应当按照WTO规则办事,在WTO框架下遵循“渐进、开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原则。总体上讲,从中印两国基本国情出发,吸取其他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相关协定和规则,通过吸收APEC模式的创新特点,借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比较符合实际;在机构建立方面,可以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并在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文件中规定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范围;表决机制宜采用协商一致的表决制(通常可以分为一国一票制、集团表决制、加权表决制和协商一致四种),而不宜采用欧盟的做法;对于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未来走向,则要借鉴欧盟的做法,根据该区发展情况、周边国家的反应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来确定中远期发展目标。中印自由贸易区最终建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签署中印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

此协定是为了明确自由贸易区的宗旨、目标、原则、模式、合作领域及两国相互给予的优惠问题。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序言、宗旨、原产地原则、商品贸易、投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公共部门采购、劳务贸易、陆路运输和边境贸易、电信和港口、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组织存在的法律基础、海关管理、公平招投标商务人员的临时出入境、紧急措施、保留与例外条款等。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先要从关税减让开始,由于中印两国都是《曼谷协定》(全称《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关于贸易谈判的第一协定》,是1975年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主持下,发展中成员国之间达成的以相互提供优惠关税和非关税减让为主要内容的贸易优惠安排。有五个原始成员国,即印度、韩国、孟加拉、斯里兰卡、老挝。1994年中国正式申请加入《曼谷协定》,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第六个成员国。)的成员国,中国与印度可以在《曼谷协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进出口关税减让问题,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商品的互惠种类与程度,为两国进一步贸易往来提供更多便利,也为两国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降低关税将使中印之间的贸易量显著增长,并因此拉动双方的GDP增长。根据原国家计委的研究,以2001年的数据计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通关程序的协调简化将减少25%的成本,相当于贸易点值1.75%~2.5%的收益,也就是可以使我国至少增加7.2亿美元的经济利益〔1〕171。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同样也会使我国经济收益增加。

(二)制定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

目前中印双方信任度和透明度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中印双方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增强信任度,通过努力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尤其是要增加关于市场规则的透明度,使双方政府、企业和普通公民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对双方经贸往来产生理性预期。制定一个关于贸易区建立的时间表,一方面可对中印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可使两国贸易参与者做好战略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由于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制定一个相当准确的时间表,但在时间表的制定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自由贸易区最终建立的时间;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时间区间;自由贸易区开始建设之前存在的过渡期;自由贸易区建设期间关于逐步取消贸易限制的时间阶段安排等。建议中印两国借鉴中国—东盟和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验,在2010年12月前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协议,开始自由贸易区建设,用5~8年左右的时间,最终建成中印自由贸易区。

(三)市场准入问题

所谓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WTO体制所要求的市场准入是有保障的、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这里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业贸易、技术贸易、直接投资等方面来分析中印两国市场准入问题。在这里,中国有个特殊的问题,世界大多数国家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因此,中国在选择双边FTA的伙伴时,可以将对方是否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作为主要依据之一〔12〕。

货物贸易占据中印经贸关系的主导地位,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通过降低或消减关税,最终实现零关税,取消关税壁垒,从而促进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近年来,印度的关税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降幅不大,印度依然排在高关税国家之列。

《联合国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认为,国际技术贸易是指“转让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仅涉及货物买卖或货物出租的交易”〔13〕。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技术贸易仅指商业性国际技术转让,即政府机构或企业之间按照商业条件签订技术协议或合同进行的有偿的技术转让。由于中印两国经济起步较晚,科技水平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条件还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中印两国政府都推行了大力吸引外资和积极对外投资“两手抓”的发展战略,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两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莱伯津斯基的理论(在贸易领域,莱伯津斯基定理讨论了非均衡的要素增长模型对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假设国际市场上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即X商品与Y商品的交换比例同以前一样,生产技术条件也不变,那么,密集使用增长要素的商品的生产量会有较大的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的商品的产量会绝对地下降。而在投资领域,该理论则将增加的外商投资划分为主要在初级产业和制造业或者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分配。)直接投资的增加将扩大产出水平,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增加3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领域和重工业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0.853%和0.983%。

(四)自由贸易区的扩展

在中印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可以考虑自由贸易区向纵深发展,一是两国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给予金融和投资领域更多的自主权,使两国资金可以在贸易区内相对自由地流通,达到区域内资金领域的资源配置相对优化。加强两国联合开发和科研的力度,提高技术的推广范围和使用效率,向着形成统一大市场方向努力。二是要积极接纳新成员,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中国参与南亚地区事务,为建立“中国—南亚自由贸易区”打下基础。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也都是《曼谷协定》的成员,尼泊尔正在申请加入,巴基斯坦与中国早有优惠贸易安排。南亚各国都有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只要中印之间率先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将迎来更好的前景。对符合条件的亚洲其他国家开放,争取将中印自由贸易区做大做强,惠及各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领航者。世界银行关于《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报告指出:“因为两国经济正在崛起,加在一起规模巨大,且中国产品具有世界竞争力。印度贸易转向的风险比在南亚自由贸易区小。中印自由贸易区也为最终成为亚洲自由贸易区提供最佳前景。”〔14〕

(五)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机构

机制,简言之,就是制度以及方法,或者称为制度化了的方式与方法。保障中印自由贸易区顺利推进和实施的重要条件是首先建立高效良好的运作机制。北美自由贸易区运作模式很值得未来中印自由贸易区制度设计参考和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机构完善,职责明确,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能充分保障自由贸易区各项制度和举措落实到位,可以最大化实现预期效益。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具有严密的组织性但并不失灵活性,成员国可以在区外自由地发展本国同他国的经贸关系,只要遵循WTO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定即可,这种灵活性给成员国留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很容易被双方接受。

成立、完善和健全权责明确的组织机构是未来中印自由贸易区良性运转的组织保障。高效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是保证自由贸易区各项规则顺利实施的必要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机构设置为:自由贸易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秘书处、劳工合作委员会、环境合作委员会、北美发展银行、边境合作委员会、咨询机构、仲裁法庭和保护仲裁法庭程序的特别委员会。

中印自由贸易区可以依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机构设置,结合中印两国实际情况,来设置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机构。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机构应包括:中印自由贸易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秘书处、劳工合作委员会、中印合作银行、各类咨询委员会、仲裁法庭及特别委员会,其职权可以比照北美自由贸易区机构职权划分进行定制。考虑到中印边境的现实,可以成立一个特别边境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印边境地区的安全、边境贸易以及边境地区的环境保护相关事务。对于专门领域的合作,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成立合作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委员会可以包括理事会、工作小组和联合咨询委员会。

(六)争端解决机制

国家间的矛盾和贸易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减少摩擦或在摩擦发生后迅速、有效地解决,就需要自由贸易区内有完善的法律秩序的制约。自由贸易协定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及时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地区贸易环境〔15〕。在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对中印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更具有借鉴意义。北美自由贸易区根据不同的类型的争端设有9套争端解决机制可供选择使用。这9套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是规定以法律方法解决争端中的仲裁方式,但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仍强调有争议的成员国应首先试图通过磋商或谈判等外交方式解决争端〔16〕。总之,中印之间建立的争端解决机制要有充分的权威性可以推进自由贸易区高效运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准司法性模式,操作简单易行又不失效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印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首选。随着中印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深化和范围的拓展,除了完善上述争端解决机制外,还应该在以下领域进行协调:紧急保护机制,许多区域一体化协议都建立了紧急保护机制,以限制区域内贸易的不公平竞争。

不可否认,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将充满风风雨雨,但是只要双方本着从维护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世界和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某些阻碍双方友好关系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加以和平解决,克服内部障碍因素,排除外来干扰,相信用5~8年的时间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1〕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

〔3〕〔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中译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57.

〔4〕〔美〕拉斐奇·多萨尼.印度来了〔M〕.张美霞,薛露然,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2.

〔5〕阮金之,曹云华.印越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动因及影响〔J〕.南亚研究,2010(2):46.

〔6〕殷永林.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1):39.

〔7〕陈继东.近年来中国、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态势〔J〕.南亚研究季刊,2010(3):75.

〔8〕新华网.东盟与印度在曼谷签署《货物贸易协议》〔EB/OL〕.(2009-08-31)〔2010-11-0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8/13content-11878158.htm.

〔9〕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58-103.

〔10〕雷曼.金融危机十周年 亚洲需警惕三大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7-06-06(1).

〔11〕张宇燕,赵江林,刘小雪,等.新时期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战略思考〔J〕.当代亚太,2006(8):13-15.

〔12〕刘晨阳.中国参双边FTA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0.

〔13〕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2.

〔14〕李涛,荣鹰.南亚区域合作发展趋势和中国与南盟合作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25.

〔15〕宫占奎,刘晨阳.APEC走向亚太自由贸易区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08.

〔16〕杨艳丽.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20-321.

(责任编辑 杨朝霞)

On the S trategy of E stablishing Sino-Indian F ree T rade A rea

YE Shilong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Under the tide of global integration,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s quickly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strength to promote global integration.In the 21st century,the global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violent.In order tomaintain a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ealize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and Idea,establishing the Sino-Indian free trade area is the only way that the two countries must take.Basing on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India,this thesis will put forward strategies from six aspects as building framework agreement of the Sino-Indian free trade area,the timetable,market access and so on to facilit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no-Indian free trade area.

China;India;free trade area;policymeasures

F740.2

A

1672-2345(2011)03-0021-05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9XGJ001)

2010-11-01

2010-12-20

叶世隆,讲师,主要从事南亚政治、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印度贸易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贸易统计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贸易统计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