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康民:总理邀我“一晤”

2011-09-21杨章怀崔义刚

博客天下 2011年10期
关键词:见面香港

■文/杨章怀 崔义刚

吴康民:总理邀我“一晤”

■文/杨章怀 崔义刚

■http://gcontent.oeeee.com/b/15/b1563a78ec593375/Blog/22a/4d5e4d.html

“以文交友”的方式,让吴康民结识了很多有名望的知识分子。

他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在媒体上发表时评文章,但不敢再惊动温家宝,“总理确实太忙了”。

4月23日,香港特区原全国人大代表、培侨教育机构董事长吴康民在北京参加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后,来到中南海,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畅谈了一个半小时。5天后,85岁高龄的吴康民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讲述了他和温家宝见面的前前后后。

吴康民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温家宝是在8年前,2003年6月30日,温家宝在香港会见部分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曾当选第四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吴康民也在其中。

当时,温家宝向大家提起,当年两会期间,有香港记者问他“国务院谁分管港澳工作”,他介绍完后,反问记者“你们还不知道吗”;事后,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吴康民在香港媒体发表了一篇短文,大意是“香港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都不知道,香港记者怎么会知道”。温家宝说,看了吴康民的文章很有启发,并向大家道歉,还特意介绍时任国务委员的唐家璇给大家认识,“这位就是分管港澳工作的国务院官员”。

“第一次见面,温家宝对我有了印象,还跟我握手。但十分短暂。”吴康民说。

吴康民有在报纸上写时政评论的习惯。2009年8月14日,温家宝给吴康民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称:“香港报刊上有时看到您的一些短文和评论,那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给人以启示。”温家宝还在信中说:“如来北京,可提前告知,甚思一晤,借聆教益。”

几个月后,吴康民受邀到北京参加60年国庆庆典,他提前写信给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负责人,请其转告温家宝。但温家宝国庆期间太忙,国庆后又要出国访问,没能抽空与吴康民见面。

去年10月,吴康民来到北京,当时正在召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全会结束后,温家宝又要出国访问,再次未能见面。

今年新年过后,温家宝给吴康民写信称,两次见面落空,希望今年春暖花开时能再有机会在北京见面。

吴康民,著名教育家,原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创始人。因经常在香港媒体上发表政见,获得了温家宝的关注,并最终促成了2011年4月的这次会晤。

随后,吴康民接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邀请函。他将就要去北京的消息通过中联办转告给了温家宝。一个多星期后,中联办有了回信,说温家宝定于4月24日上午10点与他见面,后又调整为4月23日。

吴康民到北京后,通过中联办在北京的负责人与温家宝办公室取得联系。见面前一天,吴康民接到温家宝的口信,说要单独见吴康民,并且中午请他吃饭,到时可以让吴夫人也来。

4月23日9时15分,中联办的小轿车来到吴康民下榻的宾馆将他接走。

进入中南海,汽车直接开到温家宝的办公室楼下。此时,温家宝已经在台阶下迎接。眼前的温家宝穿着十分朴素:黑色夹克衫、深蓝色裤子,脚穿布鞋。

简短的寒暄过后,温家宝搀扶着吴康民进屋。“我上下楼时,温家宝一手扶着扶梯,一手搀扶着我。”吴康民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十分感动。

温家宝先是带吴康民参观,其中一个小会议室只能坐4-8人,稍大一点的会议室可以坐几十个人。温家宝办公室在二楼,据吴康民目测,只有12平方米左右,一个大办公桌十分显眼。办公室里摆着沙发,还有一些朋友、国际友人的照片。

在吴康民的印象中,温家宝办公环境比较朴素,“没有豪华的设备,桌子都是很旧,给人朴素稳重的感觉,没有缤纷艳丽的色彩”。

温家宝的书房在一楼,靠墙是一排褐色的书柜,书柜中整齐地摆满了书籍。从吴康民提供的与温家宝的合影可以看到,温家宝书柜里有《二十四史》《辞海》《现代经济辞典》《中外历史名人传记》《中外历史名人之谜》以及德国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哲学家》等书籍。书柜里还摆放着温家宝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幅是身穿白衬衣的温家宝俯身看居民下棋的场景。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温家宝围绕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在广东考察期间。当年9月11日下午,温家宝来到广州逢源街看望居民、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当他俯身观看居民下棋时,这个瞬间被定格下来。

吴康民谈到内地造假的情况严重,认为是对年轻人道德教育不足所致。他本想与温家宝深入交流道德教育的看法,但“时间太紧了,没有展开”。

吴康民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发言。

温家宝与吴康民交谈的地点就在书房,两人坐在直角形的沙发两旁。“气氛十分轻松,一人一杯茶。交谈没有提前设置议题,没有记录,两人都没有准备书面材料,也没有旁人在场。”吴康民说,温家宝事先看过他提交的个人简历,所以对他比较了解。

两人开始是聊家庭,接着聊了一些个人经历。吴康民谈到内地造假的情况严重,毒牛奶、假鸡蛋、假文凭、假论文等,认为是对年轻人道德教育不足所致。他本想与温家宝深入交流道德教育的看法,但“时间太紧了,没有展开”。

温家宝提及内地的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时说,现在的中国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中国封建社会残余,另一股是“文革”遗毒,两股势力影响了人们不敢讲真话,喜欢讲大话,社会风气不好,应该努力纠正。

二人还聊到了香港问题。吴康民主动说,4月11日他在香港媒体发表了一篇《谁能“维稳”,便是“真命天子”》的文章,认为目前香港必须维持社会稳定,反对暴力和暴戾的行为和叫嚣,能维持今后香港稳定的能人,便是下届行政长官的理想人选。温家宝点了点头说:“看过这篇文章。”

“我在文章中也没有肯定任何一位热门候选人,温家宝更没有和我进一步讨论有关候选人的问题。”吴康民随后邀请温家宝再次到香港访问,温家宝说还需“国务院港澳办安排”。

11时30分,温家宝起身领着吴康民去离书房不远的小餐厅。当他们来到餐厅时,吴康民夫人、温家宝夫人张培莉都准时跟他们会合。没有刻意化妆的温家宝夫人显得很有气质:齐耳短发,系着橘红色的围巾,穿着粉色花纹的西服外套,黑色裤子。

“餐厅很宽敞,大概有30-40平方米,白色纱窗、一张大圆桌,铺着红色的桌布,四把旧式的椅子,唯一与普通餐馆包间不同的是,窗户底下立着一面国旗。”吴康民说。

温家宝靠着窗户坐下,吴康民在温家宝的右边,温家宝夫人张培莉在温家宝的左边,吴夫人则与温家宝面对而坐。席间,温家宝夫人说话较少,大部分时间是微笑着听温家宝和吴康民两人的交谈。

午饭吃得很简单。每人一杯茶、半杯红酒、烧饼、蔬菜、点心、鸡肉和一碗汤。席间他们边吃边聊。主要聊家里的事情,吴康民说虎年添了个孙子,温家宝也聊了些他孙子的事。

半个多小时的午餐结束后,温家宝赠给吴康民一本紫光阁藏画影印画册,并亲笔签名。吴康民则送给温家宝一张他近期获授香港教育学院荣誉院士的照片和一本政治评论集。

午饭后,温家宝带着吴康民参观紫光阁,还向他介绍了周恩来生前办公的地方。两人边谈边散步,大约5分钟后,温家宝夫妇将吴康民夫妇送上汽车,并挥手告别。

吴康民说,以前经常看到温家宝对老者十分尊重的新闻,这次亲身经历了温家宝的亲民,切身感受到平民温家宝对人亲切的态度。温家宝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对长者的尊敬,令吴康民印象颇深。

回到香港后,在征得温家宝同意的情况下,吴康民给香港媒体发了与温家宝见面的新闻稿和照片,被许多媒体关注。如今,吴康民仍被当地媒体和国外媒体追逐,“他们总想问我和温家宝聊了哪些秘密。我告诉他们这些后,记者朋友们总不满足,以为我隐瞒了什么”。吴康民说,此次会见并无既定议题,也并无向我征求对内地和香港社会政治情况的意见,偶有触及,都是闲聊,并无深入讨论,“温家宝也没有想通过我散播什么信息,总的印象是一种有益的交谈,亲切的慰问,他对60多年在香港从事爱国活动的长者表示敬意”。

猜你喜欢

见面香港
秀逗蘑菇村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开学”你好,又见面了
香港之旅
展与拍
不能见面
你好,春天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在钟塔见面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