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2011-09-20宋文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3期
关键词:脉压左心室左室

宋文东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江苏徐州,221000)

脉压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及血管硬化的指标之一,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尽管刺激左心室肥厚,导致左心室功能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高血压,但是血管因素对心脏收缩功能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尚不清楚[2]。本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脉压大小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冠心病患者 96例,男 60例,女36例;年龄 54~76岁,平均67岁。所有患者排除合并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均以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证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中至少有1支或以上狭窄>50%。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平均脉压将患者分为3组:A组30例,脉压≤45 mmHg;B组35例,55 mmHg≥脉压>45 mmHg;C组31例,脉压>55 mmHg。3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Mobile-Graph动态血压检测仪,24 h内测量血压 40次。有效收缩压(SBP)测量范围:60~260 mmHg;有效舒张压(DBP)测量范围:40~150 mmHg。平均脉压脉压=(平均SBP-平均DBP)/40,平均动脉压=(平均SBP+平均DBP×2)/(3×40)。

1.3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采用HP-5500彩色超声心脏诊断仪测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2 结 果

对3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各指标监测结果显示,C组患者 LVEF明显低于A、B组;LVMI、IVST明显高于A、B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PWT、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患者左心室肥厚指标比较( ±s)

表1 3组患者左心室肥厚指标比较( ±s)

与C组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LVMI(g/m2)IVST(mm)PWT(mm)LVDd(mm)A 组 30 55.6±3.4** 9.04±1.11** 7.11±1.08** 8.07±1.24 49.5±2.58 B组 35 58.2±2.1** 9.25±1.35** 7.24±1.47** 8.14±1.85 49.6±2.36 C 组 31 44.1±2.0 12.04±2.40 7.94±1.20 8.69±1.80 51.7±2.27

3 讨 论

脉压是反映大动脉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3],脉压增高是可以独立引起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是独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平均动脉压之外的可以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者对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脉压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脉压差越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下降程度越明显。有学者认为[5],脉压对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较动脉血压更加明显。但目前,脉压引起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6],脉压导致血管因受牵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壁弹力纤维发生退行性病变,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发生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7]。

动脉高血压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环节是左心室肥厚[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的回忆指南中提出,无论患者的血压水平如何,只要存在左心室肥厚的现象即提示高度或极高度危险[9]。刺激左心室肥大的直接原因及导致心功能降低的原因都是压力负荷[10]。心脏收缩能力及动脉血管的顺应性高低决定了脉压的高低。血管顺应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糖尿病患者的大动脉顺应性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1]Roy M,Mahmood N,Rosendorff C.Evidence for aggressiv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goa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urrAtheroscler Rep,2010,12(2):134.

[2]Danad I,Raijmakers PG,Appelman YE,et al.Coronary risk factors and myocardi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quantitative[(15)O]H(2)O PET/CT study[J].Eur J Nucl M ed Mol Imaging,2011:[Epub ahead of print].

[3]Wang H,Liu J.Plasma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nd L-arginine level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ou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Cardiovasc Dis Res,2011,2(3):177.

[4]Kohro T,Yamazaki T,Izumi T,et al.Intensively lowering both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blood pressure does not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Japane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J].Circ J,2011,75(9):2062.

[5]申 岩.脉压和左室肥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082.

[6]杨震坤,廖玉坤,王 敏,等.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5):325.

[7]刘力生,龚兰生,陈盈勤,等.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9.

[8]陈 葵,邓汉华,葛 建,等.脉压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372.

[9]张慧芳,佟淑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损害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56.

[10]戴秋艳,孙宝贵,何 奔,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396.

猜你喜欢

脉压左心室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