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61例临床体会
2011-09-20张丽
张 丽
(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连云港,222100)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主要手术方式,更是基层医院最主要的妇科手术,随着“微创”理念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视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切除不再是经腹完成的,开展新技术已经成为基层医院的重要课题,作者自2000年在我院率先开展阴式子宫切除以来,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并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对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有初步的体会,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61例作为研究组,年龄38~63岁,平均50.5岁,其中子宫肌瘤36例,合并贫血18例;子宫上皮内瘤变(CIN级)12例,其中合并单侧卵巢囊肿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其中合并贫血9例,行输卵管绝育术7例。同期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9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子宫肌瘤51例,子宫腺肌病1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子宫上皮内瘤变1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3例,贫血17例,2组病例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术前均常规行宫颈涂片及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手术步骤:①无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宫颈旁注射0.1‰的肾上腺素盐水1~20 mL,减少出血。②在膀胱与宫颈间隙下方约0.5 cm处作一环宫颈的切口,深度为宫颈前筋膜与阴道黏膜全层,以食指钝性分离宫颈膀胱间隙至折腹膜处,打开前腹膜;向后方分离子宫直肠间隙至子宫—直肠反折腹膜,打开后腹膜,放置前后阴道拉钩。③紧贴宫颈电切主韧带及骶韧带,活动性出血处电凝止血。④显露子宫血管,钳夹、切断,7号丝线缝扎两次。⑤钳夹、切断部分阔韧带,缝扎,不可强行过牵子宫防阔韧带撕裂出血。⑥自前穹窿或后穹窿翻出子宫,子宫角处钳夹,切断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或骨盆漏斗韧带),断端7号丝线缝扎两次,保留结扎线。⑦若阴道较紧,牵拉翻出子宫困难,自宫颈开始纵向切开达宫体,切割一半或挖除瘤粒缩小子宫,再处理附件各韧带,防撕裂出血及损伤。⑧关闭腹膜腔,将两侧角各以8字缝合,将各韧带线端置于腹膜外。⑨0号可吸收线缝合阴道断端,附件的保留线缝扎于阴道断端中间,防止阴道脱垂。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平均时间、排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术式术中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使用镇静剂病例数少,心理负担轻,疼痛感相对较轻,下床时间提早,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短,下肢血栓发生少,住院时间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P<0.05
3 讨 论
在基层医院脱垂子宫阴道切除是很常见的手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开展非脱垂子宫阴道切除术具有可行性。作者自2000年开展阴式子宫切除术以来无1例因失败而改行开腹手术。选择合适的病例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最初从小子宫做起,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排除严重的盆腔粘连,这样手术难度小,操作轻松,不会因过力牵拉或翻出子宫是造成阔韧带或膀胱三角区撕裂,减少损伤及出血量,切实做到微创,同时对麻醉技术方面的要求也降低,确保手术成功率。
对同时合并阴道脱垂或陈旧性会阴裂伤者进行修补术,这是腹式子宫切除术做不到的,避免患者有“二次”手术的心理负担,此类病人的术后护理和指导值得重视,如膀胱功能锻炼,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慢性症状及习惯,减少使用腹压对保证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马 翠,晋家萍.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28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6):471.
[2]杭国红.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8):623.
[3]陈 龙,柳晓春.644例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临床总结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6):360.
[4]刘珠风,郎景和,孙大为.阴式子宫切除术25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3):456.
[5]伍凤莉,罗立华,申桂华,等.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适应证与并发症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7):439.
[6]林 琼,曾荔萍.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和经腹部切除术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357.
[7]鲁永鲜.子宫切除途径的选择趋势[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8):507.
[8]孟庆芝.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改进[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3):192.
[9]叶 明,唐家龄.80例大子宫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310.
[10]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6.